连山穿着红黑相间绣着火焰纹的祭祀袍,脸颊勾画着复杂的藤蔓密纹,腰间系着法铃,乐曲响起,手持龟甲,在香火缭绕中起舞。
宽袍大袖如同流云般飞扬,腰间法铃空灵悠扬,英俊的觋虔诚地以歌舞娱神,呼唤神明的灵应。
云雾在他舞蹈中慢慢交织成型,龟甲上也出现被火灼的裂纹,仿佛被乐曲吸引的神祇,亲自降世给出呼应。
乐曲进了尾声,连山应和节拍舞姿收势,待云消雾散之后,才将兆示的龟甲双手捧给炎帝。
“请陛下验看。”
围观祭舞的大臣们,也在此声中如梦初醒,如此精彩绝伦的一幕,让他们下意识地保持了寂静。
“你直接说结果吧,是吉还是凶?”
已经看过很多次的炎帝并不在意,他只需要保证龟甲上的裂纹不是人烧的,作假糊弄他就行。
连山仔细辨认上面的结果,却疑惑不解:“是……空。”
“空?”炎帝沉了脸,“什么意思。”
“吉者不吉,凶者不凶。”连山说的都有些艰难,“就是不确定的意思。”
“如此,你退下吧。”
炎帝对结果若有所思,连神祇都不能确定,那必然是中间生了某种意外,女娃未必就遇害了,或许只是失踪。
但是寻找女娃不宜大张旗鼓,只能动用一点非常规的手段,炎帝想了想,便召来了给他看着烛火的三只鸟——鵸?、赤鷩和毕方。
“你们速度快,去东夷、轩辕和凶犁土丘查访女娃下落,不管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要在第一时间报给我。”
“是。”
……
“把你惊讶的表情收一收,表现的稍微稳重一点,不就是几条颜色鲜艳的蛇么,怎么跟从来没见过似的。”
完全不知道自己失踪后在帝都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精卫正在叽叽喳喳地吐槽白羽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那是几条?”白羽忍不住反驳,“这明明就是蛇窝好不好。”
由于她们几个人的身份都比较尴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于山林中行走,并没有选择官道,尤其是为了不引起注意,还都伪装成了普通行路人。
只不过这样的行进速度太慢了,身上携带的物资也被消耗的七七八八。
他们本来想找一处有人聚集的部落交换一些衣食用具,没料到竟是在群山环绕之中的平缓坡地,见到了一处聚落之所。
村落的周围种植着刺竹,形似营寨,紧邻溪流,田地多呈小块分散状,是一处不小的聚集之所。
这里与凶犁土丘那种尖顶鸟巢样式的居所不同,他们的屋顶有点像是乌篷船的船篷样式,用竹子和茅草编织而成。
房子前后分为两节,也没有刻意要做成椭圆形的那种,长而阔,茅檐低矮,错落有致地排布在山林中。
除此之外就是无所不在的蛇,白羽第一次对花花绿绿形容蛇,有了直观而恐怖的既视感。
远看着就像是花圃,实际上却是五彩斑斓的蛇,要不是她时刻记着自己现在正在扮演“女娃”,早就跳脚跑开了。
“背靠山,前环水,随形就势,隐于山林,此地……”
“好了,好了,有人出来了,准备上前打招呼。”
白羽还没感慨完就被精卫直接打断,然后再看到里面走出来的人,比龙威还要黑,身上挂着的蛇比他更多的时候……
她默默地转头看向虬渊:“这是龙威老乡,让他过去帮忙说一下吧。”
“嗯。”虬渊吩咐龙威去交涉,主动给白羽解释,“您不必怕,这里的蛇和人相处的很好,龙威就是一个很厉害的驭蛇人,若不是碰上了您的侍卫,他未必会输。”
白羽紧急挽尊:“我不是怕,就是惊讶,没想到这深山里居然还有人类的聚集之所,还能和这些蛇类相处的这么好。”
虬渊笑:“雨师妾国民就是这样,他们喜欢与蛇居住在一起。”
“好吧。”白羽点头,随后看向应龙,“你有准备黑色的衣服吗?”
应龙疑惑:“为什么要准备黑色衣服?”
“入乡随俗啊,万一就是黑色对蛇类有克制作用呢?”白羽一本正经地瞎分析,“你没看本地人都是黑皮肤么,想来一定有……”
“你快闭嘴吧。”精卫实在听不下去了,“雨师妾国在汤谷的北面,那里是十个太阳洗澡的地方,深色皮肤能够有效保护他们的身体,对蛇没有任何克制作用!”
听不到精卫说话的虬渊,却被白羽的问题给问住了,他是真的不知道雨师妾国人为什么会长成这样。
不过还是尽量给她解释:“也不能说是皮肤问题吧,至少我没听说过不死国、劳民国的人,有什么与蛇友好相处的趣事……”
“龙威回来了,我们去问问他结果。”
白羽看到龙威交谈完往回走,压根没有听到虬渊的后半句话,立刻迎了上去。
“如何,人家同意和我们交换物资吗?”
龙威摇摇头:“他并没有多余的口粮,这座山被太昊下令给封了,原来在这里居住的人都被赶了出去,只有他没走,负责在这里养蛇……”
“哦,还有这个。”龙威说完后,递给了白羽一袋子黑乎乎的东西,“这是烤盐菽,还是他省吃俭用才留下来的。”
烤盐菽就是粗盐豆子,烤的乌漆嘛黑,塞在嘴里咬一口能把牙咯掉。
白羽险些咬到自己的舌头,便不敢再不敢轻易下嘴拿第二颗,看到虬渊眼巴巴地看着她,索性便塞给了他。
“那我们能在这里暂住一晚么?”
“这倒是不妨事,就是有一点,别伤了这里的蛇,这里的蛇都是有数的,若是少了,他不好交差。”
“那我们注意些,找人家借住一晚,回来看看有什么力所能及,也给人家帮帮忙。”
虬渊疑惑:“啊,我们付火珠给他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做这些?”
火珠就是炎帝发行的所有货币统称,不过最初这个名字,是炎帝研制出来的一种治病的药物。
后来这种药随着炎帝发扬神农治世之志,让无数的医祝去各地辨药制针,帮助那些弱小的方国解决恶疾横夭之祸。
后发恶疾越来越少,火珠这种药便慢慢地退出了主流,然后大家为了纪念这位“功臣”,便将日常用的货币称也为“火珠”。
“人家可以完全不收留我们,这是好心,我们也得回以好报。”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