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渊学成之日,正恰逢黄河水患,太后看着折子说:“黄河水患,乃是黄河堤坝修建不当所致,众位爱卿,有何看法。”
顾渊站在朝堂之中,看着太后和诸位大臣争论着黄河水患的问题。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顾渊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到太后面前,躬身施礼道:“太后,微臣有一言。”
太后抬头看了顾渊一眼,道:“顾爱卿请讲。”
顾渊道:“太后,微臣认为黄河水患并非堤坝修建不当所致。”
这句话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众人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赞同顾渊的观点,有的则表示怀疑。
太后举手示意众人安静,道:“顾爱卿有何高见?”
..顾渊道:“太后,微臣认为黄河水患的主要原因在于河床淤积。”
太后听后沉吟片刻,道:“顾爱卿有何方法治理?”
顾渊道:“太后,微臣建议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在河床淤积严重的地方,可以组织人力清淤,以降低河床的高度。”
太后听后点了点头,道:“众大臣认为顾爱卿所言可行否?”
“顾渊,你是说我们的堤坝没有问题?”一位大臣质疑道。
顾渊回答道:“堤坝确实没有问题,但水患的原因并非堤坝不坚,而是因为黄河泥沙淤积,水流不畅。”
另一位大臣不以为然:“这么说来,顾渊,你是觉得我们过去的治理方式都错了?”
顾渊说了个比较中和的话,“治理方式并非全错,只是我们需要更全面的解决方案。河床淤积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无论堤坝多么坚固,水患依旧会发生。”
这时,一位支持顾渊的大臣站出来说话了:“我觉得顾渊说得有道理。我们应该听听他的建议,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这样也许能解决我们的问题。”
一位保守的大臣则反驳道:“修建水库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我们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年轻人的想法就轻易尝试。”
顾渊不卑不亢地回答:“我理解您的担忧。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人定胜天。”
太后见众人争论不休,便发话了:“好了,大家都别争了。就让顾渊试试吧。如果他真的能够治理好黄河,那也是大功一件。”
楚易站起出道:“太后,微臣对此深信不疑。只要朝廷能够大力支持,想必三皇子必定能够完成此任。”
太后听后站起身来,道:“好!本宫这就下旨,命你负责治理黄河水患。你若有需要,尽管向朝廷提出。”
顾渊跪在地上,道:“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朝廷分忧解难。”
顾渊回到永安宫,楚玥已经知晓了顾渊又去处理黄河水患,楚易微微一笑,道:“殿下,你处理黄河水患之事,令人钦佩。这是造福百姓,行善积德的好事,也是你树立民心的一大重要机会。”
顾渊如果治理成功了那么他就是民心所向,到时候他继位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的阻挠。
顾渊低头道:“太尉过誉了臣只是尽职尽责,为皇上分忧解难。”
楚玥为数不多的夸他,淡淡道,“顾渊,你无需谦虚,你不仅有才华,更有担当。这次的黄河水患,如果不是你挺身而出,不知道要有多少百姓受苦。”
楚易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心道:“你此去辛苦,要注意身体。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楚家绝对会帮助你。”
顾渊感激地道:“谢太尉关心。臣会尽力而为,不负太后和皇上和太尉的期望。”
楚玥放扇子,“黄河水患之事,关系重大。我希望你能够多加小心,务必保证万无一失。”
顾渊点头道:“我定当竭尽全力。”
楚易满意地点点头,道:“殿下有此决心,我就放心了。”
顾渊再次行礼道:“谢太尉信任。本王定当不辱使命。”说完,楚易转身离开了永安宫。
顾渊有些紧张地开口道:“南笙,嗯…你和我住得比较近,随行的官员都有家属帮忙整理行李,可…可我家母妃去得早,你…你能不能帮我整理一下?”
楚玥一脸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请求。她愣了一会儿,然后微微一笑道:“可以,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
顾渊听到她的话,心中一喜,他知道南笙并不喜欢自己,但只要她愿意,他就已经很满足了。他淡淡地笑了笑,道:“那就麻烦你了。我会尽快赶回来。”
过几天就动身了,顾渊已全权负责治理黄河水患。他深入黄河上游,亲自下去检察监督,看图纸和农民交流。
一位农民道:“顾大人,您说我们能清淤,真的能行吗?”
顾渊耐心的回答:“我了解你们的担忧,但清淤是必要的。我们可以逐步进行,先选择一些容易的地方开始。”
在朝廷的支持下,顾渊开始组织民工进行河床清淤。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心和策略。
一位姓张的官员道:“顾大人,清淤是个大工程,民工们的安全和生活如何保障?”
顾渊想了想说:“我们不仅要治理水患,更要关心每一位参与的百姓。”
此后一个月,顾渊一直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工作。“南笙虽然我很想回去见你但你应该能理解我,等着我。”
水患治理的差不多了,太后得知治理黄河的进展后,特地召见顾渊。
太后得知治理黄河水患的喜讯后非常高兴,特地召见顾渊入宫。她看着顾渊微笑道:“顾爱卿果然不负本宫所望,治理黄河水患有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本宫一定满足。”
顾渊躬身施礼道:“太后过奖了。微臣并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朝廷能够继续支持治理黄河的工作,让百姓安居乐业。”
太后点了点头,道:“顾爱卿一心为公,实乃国之栋梁。本宫一定铭记在心,说到底你是当今三皇子,是该为你选三皇妃的时候了。”
顾渊听到太后的话,心中不禁一紧。他并不愿意选妃,因为他已经有心仪的人了。
他低头道:“太后娘娘,臣并不想选妃,臣现在还不想成家只想一个人。”
太后微微一愣,道:“哦?顾爱卿一个人终归会孤独寂寞,哀家只是想让一个人来陪陪你,可别误了哀家一番好意。”
顾渊犹豫了一下,道:“臣,还不想……”
太后眉头微皱,道:“顾爱卿,你是皇族之人,婚姻之事岂能儿戏。本宫希望你能够认真考虑,不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顾渊心中苦涩,他深吸一口气,道:“太后娘娘,臣会认真考虑的。但请娘娘给臣一些时间,让臣好好想想。”
太后点了点头,道:“好吧,本宫就给你一些时间。但不要让本宫失望。”
回到永安宫,顾渊有些犹豫地对楚玥说:“太后在金銮殿上提出了要为我选妃的事,你…你去吗?”
楚玥微微一愣,她知道顾渊并不想选妃,这让她心中涌起一丝怜悯。但她也明白,身为皇家子弟,婚姻并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家族和皇室的利益。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我当然会去,如果不去怎么成为你的正妻,只有成为你的正妻,未来才有可能做皇后。”
顾渊心中有一丝开心虽然他知道楚玥不是因为自己才去,但起码她答应会去,虽然是为了利益。
两人默然相对,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沉重和压抑。
一大早顾渊进宫对太后说:“儿臣愿意选妃。”
“渊儿,选妃是一件大事。你真的考虑好了吗?”太后也只是客气一下问道。
顾渊点了点头,道:“是,儿臣已经考虑清楚了。儿臣知道这是皇室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了皇家的荣誉和利益。所以,儿臣愿意选妃,为皇室和朝廷尽一份力。”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多么的无私奉献,表面委曲求全,实际心里早就乐开花了。
太后听得出顾渊的话中有些无奈和勉强。她知道顾渊并不喜欢这种安排,但这是皇室子弟必须面对的现实,就好比他当初被兄长强制送进宫来为嫔妃,自己也多么的无奈,有什么办法呢。
“好,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本宫就为你安排选妃事宜。”太后说道,“不过,你要记住,婚姻是人生大事,不能草率行事。一定要慎重选择。”
顾渊再次点头,:“儿臣会认真考虑的,不会辜负太后娘娘的期望。”。
不久后,选妃的诏书传遍了京城。各家千金纷纷前来应选,一时间,金銮殿前热闹非凡。太后坐在高高的龙椅上,目光犀利地审视着下面的一群秀女。
顾渊心里清楚,这些秀女中既有真正的才华美貌,也有心机叵测之辈,但他的心思都不在他们这些人上面,连眼皮都不带抬一下。
“楚太尉嫡女楚玥年16。”李公公念到楚玥的名字时,顾渊目光中闪过一丝惊喜的神色。
太后知道楚家在朝中的地位和实力,也知道楚玥才貌双全,是所有秀女中的佼佼者。。
“臣女参见太后娘娘。”楚玥行礼道。
太后微笑着道:“楚家千金果然不凡,才貌双全。你可有意中人?”
楚玥心中一紧,知道这是太后的试探之语。她从容的道:“臣女并无心仪之人。一切听从太后娘娘和皇上的安排。”
太后点了点头,道:“好,既然永嘉郡主已经入住永安宫,那本宫就留你在这儿。”
楚玥心中暗自苦笑了一下,但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的神色。她知道楚家的利益和未来都在这场选秀中,她不能有任何的松懈和大意,必须要做到让太后满意。
其他的秀女也都一一接受了太后的询问和考察。有的秀女娇羞可爱,有的秀女端庄大方,但谁也无法与楚玥相比肩。太后心中清楚,这场选妃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顾渊也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这些秀女们。看着这些人都是一个样子,因为他喜欢的人已经被入选了。
在这场选妃的角逐中,各家秀女之间的明争暗斗和勾心斗角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选妃的大殿中,一位名叫婉容的秀女优雅地走到顾渊面前,她巧笑嫣然,眼中闪烁着势在必得的光芒。
“三皇子,奴家婉容,自幼精通琴棋书画,愿为殿下分忧解难。”婉容柔声细语,姿态妩媚。
顾渊礼貌的笑了笑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这一幕被旁边的一位秀女看在眼里,她名为秋月,一直默默观察着婉容的一举一动。
“哼,就凭你也想争宠?”秋月轻蔑地嗤笑一声,“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
婉容听到秋月的话,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了平静。她转头看向秋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秋月姑娘,选妃比的是才艺和品貌,可不是出身。”婉容话里有话,“在这场比赛中,胜者为王。”
“你……”秋月气得说不出话来,脸色涨得通红。
而此时,大殿的角落里,楚玥正静静地观察着这场争斗。她心中暗自感叹:这皇宫之中,果然处处都是陷阱。
兰儿有些不服气的说:“郡主您真的不用过去和她们一起吗她们怎么能抢了您的风头”
太后似乎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他轻咳一声,转身对三位秀女说道:“你们都很出色,但选妃不仅仅是琴棋书画,还有贤良淑德,今日大家都累了不妨小憩一会儿,本宫先去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