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朝堂不太太平,“近日百姓可好,天下可好。”萧太后坐在高堂之上,面色严肃,问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也知道太后肯定听到了什么如实禀报,“陛下,官场风气腐化,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国家危在旦夕。”
户部尚书还算聪明,说一半儿漏一半儿,尽量让自己不触怒天威。
萧太后一拍桌子怒吼,“燕赤建国不到百年,就出现了此等现象,尔等该当何罪。”
“太后息怒。”众大臣跪倒一片,千万引火烧身“那你有何良策?”萧太后冷静下来,紧追不舍。“臣愚钝,未能想出良策。”
户部尚书知道如果自己说了出来就是下一个活靶子,所以想把这个烫手的山芋甩出去,再说了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萧太后询问大臣们的意见,然而他们都低着头不说话,无一人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萧太后听后有些愤然,满朝文武竞无一人可用,但顾计到自己的身份还是端着架子,“此事重大,需要慎重考虑。你们继续商议,尽快提出解决方案,救黎民于水火。”
楚易也是个会活稀泥的,会说漂亮话向太后施压,“如今贪官污吏横行,国家财政枯竭,百姓生活困苦,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萧太师不能要这个风头被楚易抢去连忙跟风,“先帝在时也曾尝试提出解决方案,但都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顾渊读了这么多书识了这么多经文,脑袋里已经想好了对策,走上前说:“臣有一计,不知可行不可行!”
“靖王但说无妨!”萧太后好像看到了救命的曙光,笑着说。
“必须采取铁腕手段,从根本上治理。”顾渊声音掷地有声在金銮殿回荡。
“若要治理贪官污吏,首当其冲便是建立监察制度。这不仅仅是一个机构,更是对官员行为的严格监督。”
顾渊对这个深有体会他的外祖父就是因为不向贪官屈服,才会被安上莫须有的罪名郎荡入狱,他这次也不仅仅是想出风头,更是想让天下百姓不做第二个顾渊。
萧太后面露不解,曾经也不是没有建立过:“先帝在世也曾下派御史,无果,如何确保监察的公平公正?”
顾渊微微俯身,想好了对策“选拔忠诚正直之士,给予他们监察权力。这些监察官员需经过严格的考核和筛选,确保他们具备清正廉洁品德和才干。他们的地位必须独立于朝廷之外,不受其他官员的干扰。”
萧太师想趁此打压,挑点儿毛病,毕竟上一次拉拢无果:“这监察之权会不会过大?”
“回太师的话,这正是为了制约权力,监察官员的任免需直接隶属于陛下,确保其行使监察权力时不受其他官员的干扰。”
顾渊说的在情入理那些大臣也不好鸡蛋里面挑骨头。
楚易摸摸胡子,颇有些满意,“嗯,靖王言之有理。那么对于那些已贪腐的官员该如何处理?”
顾渊正过身来,“严惩不贷。对于贪官污吏的惩治力度必须加大,让所有的官员都明白,贪污不是一条容易的路,而是一条不归路。”
萧太后总算听到一个中听的回答,:“此法甚好。除此之外,爱卿可有何建议?”
顾渊想了想不能光打压不给甜头,这样不利于他在朝中拉拢官员,谁会和银子有仇,那便投其所好。
“臣建议适当增加官员俸禄,确保官员的收入稳定且足够生活所需。这样一来,有一部分官员们便无需为生计而贪污受贿。”
萧太后有些担忧毕竟这种法子有很大风险,“此策一出,是否会引起百姓的反感?甚至发生暴动,”
“太后明智。但正因为此,更显改革之必要,虽然有许多百姓可能会不满意,但他们大多数挣的都是辛苦钱,适当减免赋税这样百姓也没什么怨言了。”
顾渊这话还是托楚玥的福,晚上在读书的时候提到过额定之法。
萧太后知道人没找错,赞许的点头,“顾渊,你此策真乃治国之良策!本宫现在右相被派出去做事了,左相你立即着手实施。”
但一些贪污的人坐不住了说:“三皇子这样未免会让朝中大臣寒心。”
“只有这样,才能断绝贪念。”顾渊语气坚定。
萧太后听后默然许久,最终点了点头,“靖王,你此策若能成功,便是国家之福。”
下朝以后,顾渊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楚玥道:“南笙,今天在朝堂上……”
“顾渊,你提出的想法虽好,可你刚入官场不了解,在朝廷内部,反对派官员们暗中使绊子,利用谣言和诽谤你,试图在朝廷中制造混乱。”
楚玥虽然是女子但是世家贵女从小没上明争暗斗,自然是懂得一些的。
不出楚玥所料第二天上朝一位姓张的大臣突然站出来,向萧太后举报顾渊:“陛下,臣有要事禀报。据可靠消息,三皇子与一伙贪官污吏相互勾结,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串通一气,欺上瞒下,严重损害了朝廷的利益。”
顾渊用一种果然的表情看着他。
萧太后听后眉头紧皱,“此事当真?你有什么证据吗,空口无凭污蔑皇子可是死罪。”
张大臣傲慢地回答:“臣已掌握确凿证据,三皇子等人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利用手中职权,收受贿赂,甚至参与走私。”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来附和:“没错,顾渊等人行为不端,已经引起了朝廷内外的不满。他们严重破坏了朝廷的法纪和道德底线。”
顾渊想到了一句话墙倒众人推。
萧太后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她看着顾渊,眼神中充满了疑虑。顾渊心中清楚,这是他们的阴谋,必须揭露他们的真面目。
顾渊挺身而出,冷静地反驳道:“陛下,这些大臣所说纯属无稽之谈。他们不过是想通过诬陷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臣附议!”楚易站了出来,他不能让自己培养的实力倒台,他的一些党羽也跟着站了出来
张大臣冷笑一声,不,目中无人,“哼,你说我们诬陷你?那就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顾渊不慌不忙地回答:“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这些大臣与贪官污吏勾结的蛛丝马迹。”
张大臣听后气急败坏:“你这是血口喷人!你有什么资格指责我?”
顾渊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张大臣:“我不过是为国家尽忠职守而已。要不是我提出制裁贪污的方法,你们又怎么会串通一气。而今却倒打一耙,真是恬不知耻!”
此言一出,整个朝廷顿时一片哗然。萧太后也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她不禁对顾渊产生了信任危机。
下朝以后,顾渊找到楚玥,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南笙果然不出你所料,今日在朝堂上,一些官员们对我的提议极力抨击,诬陷我与贪官污吏勾结。”
楚玥听后眉头紧皱,像是在思考对策,“这帮人向来是自私虚伪,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不惜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带头煽风点火的那个人是谁。”
顾渊叹了口气:“是一个姓张的大人。”“张佑宁,是吧,那我就去找他好好谈一谈。”楚玥眼神变得冰冷,她知道这个人,投靠父亲不成就记恨在心。
刚要起身顾渊拉住她说:“你一个人去他们家,太危险了,万一他们狗急跳墙伤到你怎么办。”
楚玥有些诧异看着顾渊:“他没那个胆子,他敢动我,那就是活的不耐烦了。”
顾渊紧紧地拉住楚玥的手,还有一些着急,“不行,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去冒险。”
楚玥看着顾渊的眼神,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感觉到了顾渊对她的关心还有几分说不上来的感觉。
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说:“顾渊,多谢你的好意,我也活了20年了,我自己可以处理好。”
顾渊皱起眉头,不解地问:“这么笃定?”
楚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却又有着超出常人的沉稳,“因为我了解张佑宁。他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但他也怕死。他不会轻易对我动手,因为那样只会给他带来麻烦。我并不是想去说服他只让他心里产生恐惧。”
顾渊仍然不放心,“但我还是不放心你一个人去。”
楚玥轻轻拂开他的手说:“三皇子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还有注意分寸。”
楚玥像是一个生长在冰山上的雪莲,高贵冷艳,拒人于千里之外,不食人间烟火。
顾渊无奈地松开手,像一个老父亲一样嘱咐道:“一定要小心,随时保持警惕。”
楚玥点头答应:“我会的,你等着吧。”
顾渊看着楚玥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担心她,明明是各取所需,说的难听点就是互相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