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明下山以后,足足坐了六个小时的高铁才回到家。
在车上,袭明也不禁感慨,他本来应该像其他的普通孩子一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然后结婚生子,平淡而又幸福的度过一生,自从五岁那年,大发善心,“施舍”了穷困潦倒的吴通道人一顿饭,命运的齿轮就开始转动起来,吴通道人吃完饭以后,一定要拉着袭明当他的关门弟子,嘴里说着什么天生道种、大道根苗诸如此类晦涩难懂的话,本来袭明的妈妈是不希望袭明去当什么道士,这老道士都混成这样了,还要毁了她的下一代,这是说什么都不行的。可架不住袭明的好奇心爆棚,老道士梳洗过后确实有那么点仙风道骨的意思,还保证不会耽误袭明的正常生活,只需要寒暑假随他上山修道即可,袭明妈妈和袭明爸爸一商量,一块去看看,可以就试试,也算让孩子从小收心养性,不成的话也就算了。
到了道观,一看道观这副破败相,袭明妈妈本想掉头就走,可架不住老道士的苦苦哀求和袭明的又哭又闹,还是进去转了一圈,进去以后发现,虽然道观外表破旧,但内里整洁有度,老道士还拿出了道观的证件和自己的道士证,老道士又说,袭明这个名字起的好,道德经里也有袭明二字,其解释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袭明到了山上,都不用另起道号,且袭明的人生轨迹大抵也和名字相符,袭明的爸妈当时也没想什么道系青年以后会有多吃香,只想着孩子愿意,而他们从小就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且修道可以趁机修身养性,而且中国人对道教,又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于是也就没再说什么反对的话,在祖师爷的见证下,认下了这段板上钉钉的师徒缘分。
于是,每年的寒暑假,袭明都在浮来山度过,跟着师父、师兄一起打坐诵经、修身养性,还学会了很多货真价实确不为人知的道法,袭明自己的家,在燕省。
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了,开门还没来得及换鞋,一股拉长的声调响了起来:“妈,有我的饭吗,妈,妈,妈,妈。”见没人回答他,叫妈的频率越来越高。“你叫魂呢,吵死了,一回来就吃吃吃,先去洗澡,你这头发是打算孵小鸡?明天赶紧剪了去给我。”袭明妈妈是一个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和大部分的母子一样,即使心里再想念自己的孩子,嘴上更多的还是唠叨,而且袭明的妈妈是很反对袭明打扮成道教弟子模样的,在她的心里,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同龄人,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袭明哦了一声,换上拖鞋去了卫生间,一刻钟以后,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商讨着几天以后的开学事宜。
“真不用送你是吧。”袭明爸爸夹了一筷子菜到袭明碗里,问道。
“哎呀,爸,放心吧,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又没多远,津门而已,高铁两个小时就到了,到了给你们说啊。”袭明回答道。
袭明妈妈一巴掌打掉袭明在盘子里挑挑减减的筷子,“怎么教你的,不长记性是吧?”
“哎呀妈,这不是在家吗?”袭明一脸不悦。
“在家也得保持住习惯,怕你出去忘了,怎么,不让我们去,打算跟你的小女朋友去,真实有了媳妇就忘了娘,还没娶媳妇呢你。不过卿卿那个孩子真是越大越漂亮了,人家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气,人家家里条件也好,你可得把持住,大学里比你好的男孩子可多……”袭明妈妈又开始了碎碎念。
“哎呀妈,吃饭呢,你说啥呢,我都快走了,让我消停歇会行吗,求求你了妈。”袭明有点遭受不住老妈的岁岁念了。
袭明的爸爸适时出来解围,“行了行了先吃饭吧,哎,小明你东西买完了吗?上学用的。”
“买完了爸,生活用品去了再买,拿着不方便。”袭明赶忙接住老爸的话头赶紧转移话题。
“行,你自己决定吧,不过,真的不用给你生活费吗?要不先给你点,等你自己挣了钱再自己攒着呗。”袭明爸爸继续问道。
“不用了爸,我师父头我回来都说了,这次下山我就可以凭道士的身份办事了,我这么多年在观里也不是白待的,我已经想好怎么赚钱了,放心吧爸。”袭明放下筷子,认真的回答道。
“没钱了就给家里要,穷家富路知不知道,男孩子在外面花销也大,别硬撑着,花爹妈的钱不丢人。”袭明的妈妈总归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孩子,再怎么说也才刚满18岁。
“好的妈,我吃饱了,今天累死我了,就不帮你刷碗了,我回去睡觉了。”袭明说道。
“嗯,去吧,哪次真让你干过活。”袭明妈妈回答。
袭明嘿嘿一笑,回到自己房间,反锁上了门,躺在床上,回忆起了这十三年修道的经历,一开始吴通老头把自己骗上山以后,父母待了几天就回了燕省,于是袭明的生活就开始了数不清的念经,念经,打坐,打坐,扎马步,砍柴。一开始还能咬牙坚持,可是五岁的孩子哪有什么毅力,十几天以后就哭着闹着要回家。吴通道人连哄带骗地也不管用,最后一咬牙,小小地漏了一手。
当袭明看到自己的师父吴通道人不靠任何外力,双脚悬空,飘在自己面前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连呼吸都忘记了,吴通道人就只说了一句话:“只要你刻苦修行,也能和我一样,但是现在基础一定要打好,如果你实在吃不了苦,你可以联系你的爸爸妈妈来接你。”
当时怎么回答的袭明已经记不清了,但他现在能记住的是,五岁的自己当时的脑子里都是,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会,这个太酷了,打死也要学会!
十三年里,吴通虽然平时没有在山上,但是没有一天忘记修行,每天都要打坐吐纳,修行对身体的好处就是使得大脑愈发清明,现在的袭明不能说过目不忘,但也相差不远,要不仅凭修行之余的那点时间,高考根本考不了600多分,其实还能更高,但是袭明为了和自己的青梅卿卿上同一所大学,稍微地控了控分数,年少时的誓言历历在目。
“袭明,你去哪了,怎么一到寒暑假就消失不见,你都不陪我玩了。”
“卿卿,我去道观找我师父了,我师父在教我修行。”
“什么是修行啊?”
“修行,修行就是……”本来想在小青梅面前展示自己的过人之处,但袭明时刻谨记着自己第一次学道法之前在祖师像前立下的誓言:“弟子袭明今日在祖师面前立誓:‘道不可清楚传,不可示于旁人,如有违背,天诛地灭。’”话头一转:“修行就是使自己变得聪明。”
“好的,我爸爸妈妈也经常夸我聪明,那等你变得聪明了,我们以后可不可以一起上大学,你以后能不能一直陪着我?”卿卿问道。-
“好的,我答应你。”袭明回答。
“那我们拉钩,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变了谁就是小狗。”
“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两只小手各自伸出小拇指,紧紧的拉在了一起。在路人的眼中,两个小孩子之间,只有真诚。
摇摇头摒弃了这些杂念,袭明盘膝而坐,开始默念上清心经,开始了这一夜的修行,就连门外的袭明爸爸妈妈,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正在走在一条与常人截然不同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