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观前浮着一条清溪,穿过观廊缓缓朝着东流去。
溪水中多了几只大白鹅在拔波戏水,人走在廊桥之上,脚踩在桐木桥上发出了踏踏的声响,惊得池中白鹅一阵扑腾呱叫。
有春风伴着日头斜斜拂过,落得小书生满肩细簌的叶......
慈济观内的陈设依旧是当年的样子,外墙青石塌土作白,内侧用了几块儿修整的平滑的桐木拼接,落了不少浮土。
几盏叫不出名字的明灯点着观廊,中间的一翁香炉上还铺了厚厚一层炉灰。
细细感受着眼前熟悉而又有些许邋遢的一切,陶李心中除却怀念还有几分无奈:
‘就知道姨娘还是老样子......’
女人将整个身子靠在陶李胳膊上,紧紧挽着他的手,浮凸有致的身子挤在单薄春衫下,鼓囊囊作一团儿。
她自然不在乎陶李有些嫌弃的目光,多年来慵懒随性惯了,出脚将一只凑近的大白鹅踢老远,惊起一阵鸡飞狗跳,嘴巴喋喋不休着关心话语:
“五斤,道院的伙食怎么样?有姨娘做的好吃吗?”
陶李瞥了一眼落满尘土的灶房,显然已经许久没动过火了。
嘴角不自然的咧了咧,有些心虚道:
“恩,味道一般......实在是念着素姨做的面条。”
——这话若是让道院的胖灶神听到,绝对要朝他吹胡子瞪眼了。
但很显然女人没有意识到这是陶李充满善意的谎言,藏着秋水的眸泪汪汪的,小手拢着他的大手:
“这么多年了五斤还记得姨娘的面?”
“那道院的伙食得多难吃......让咱家五斤记这么久......”
陶李不自然地笑笑,也没有吭声。
倒不是他有心记性好,实在是因为姨娘只会下面条......
许是因为自己的厨艺得到了认可,虞锦素大胸脯一挺,一手挽着陶李的胳膊,一手叉腰,一脸神气赳赳的傲气模样:
“这八年可是苦了咱家五斤了!”
“不就是馋这口面吗?今晚姨娘下面给你吃个够......”
一边说着,女人松开了挽着陶李的手,挽了挽袖口:
“五斤先歇一会儿,姨娘和个面。”
“......”
她随手自折了根柳条做簪,束了满头披散的发,转身朝着灶坑走了过去。
陶李望着灶房忙忙碌碌的背影,小臂上还依稀留存着女人的余温......在这偏安一隅的小道观中,少有香客来访,只有几点油灯微弱,不及富裕之家的灯火通明。
纵使道院有星河烂漫,有仙人抚顶以授长生,可吃着女人曾为年少的自己做的少有油腥的素面,谁又能说,这一段日子不是幸福呢?
陶李没有歇着,挥了挥手,一抹灵气自指尖溢出,伴着风拭去了香炉上堆积的厚厚一层香灰。
这是他在道院所学的低阶术法,借风——
风打着旋在观中转了几圈后,扫净了堆积在墙角的枯叶,崭新的青石板,不染半分尘。
陶李坐在了观中那块儿石头上,缓缓闭上了眼眸,脑海中顿见那株寿桃,挂在桃树顶端的一颗青色桃子摇摇晃晃,呼之欲坠。
【缘结慈济观:(200/3200)——暂无法结缘】
【赐福:万鳞龙衣·极(四品法器)】
......
严格意义上来说,陶李并不是人。
十八年前虞锦素出来晒太阳,在经过门前的老桃树时,正巧被一颗掉下来的大桃子砸中了脑袋。
她用小刀剖开桃子,一脸惊讶的瞅着桃中坐着的带把儿娃娃,男娃不哭也不闹,瞪着乌漆嘛黑的眼睛像个李子一样,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所以,虞锦素给他取名为陶李。
因为诞生于桃树,所以陶李出生时脑海中便存了一株宝树,也正是因为有了寿桃的存在,陶李才能在道院那种天下生灵聚集,英才辈出的地方脱颖而出。
只用了八年就修成了其他生灵二十年乃至半个甲子的成果,入伍九品山神庙祝行列。
寿桃所结出的果实共有九品,最下品为白色,再往上便是红橙黄绿青蓝紫黑,依次递增。
眼前这颗青色果实,就代表着陶李同‘慈济观’结下了四品的缘分,若成功结缘,就可得到桃叶上所赐福的物品。
同理,那颗已快通体红色的果实则代表着陶李同‘瑶池昆仑道院’的缘分,倘若陶李实力晋升为八品,加强同‘瑶池昆仑道院’的缘分,便可再次结出赐福奖励。
通常赐福之物必然同结缘的对象有联系,暂且不论为何慈济观会有这么恐怖的品阶,让陶李所不解的是,为何自己能和四品的慈济观结缘......
——明明上面确实显示的为无法结缘。
自陶李出生之时就同慈济观有了100的结缘值,在慈济观的十年来,陶李无数次试探过,可那数值就是没有半点增长,除了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姨娘被雷惊坏了,抱着自己睡觉后,增加了100......
最初陶李猜测要和姨娘有肢体接触会增长结缘值,可小时候同姨娘一直都挤在一个被窝里面睡觉,也没见数字动过......
在慈济观中探寻多年无果,最后陶李只能将这一切归咎于慈济观外的那颗古桃神异。
在外求学八年,陶李最惦记的就是姨娘,一个女人孤身在道观这么多年,若是能有这件龙衣法器为姨娘庇体,自己也能心安许多......
所以在报考仙官时,陶李义无反顾地考到了扶摇山这座偏僻之地,只为了照顾姨娘。
——若是治安有功,官衔上去,还有机会受邀参加在瑶池举办的蟠桃大会,为姨娘得来一颗蟠桃延寿......
就在陶李思索地时候,不觉间天色已晚。
日头落下,夕阳西下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五斤,吃饭了......”
虞锦素同以往那般,搓了搓陶李的脑袋,又抬起头来瞅着干净的院落,温笑道:
“呦,这学没白上,扫的怪干净,以后姨娘这院子就交给你了......”
陶李嘴角抽了抽,多年学来的仙术到姨娘的口中倒成了专业扫地户。
“尝尝,还是那个味儿吗?”
虞锦素将手中热气腾腾的素面递到了陶李手中,蹲在他的面前,双手拄着脸颊,满怀期待地瞅着他。
陶李接过素面,大口大口的吃了下去,一边吃一边点头:
“嗯嗯,好吃,姨娘下的素面最好吃了。”
虞锦素的美眸弯的嫣然,将手在裙子上擦了擦,拭去了陶李嘴角沾着的细碎面条,柔声道:
“慢点吃,也没人和你抢。”
陶李吃到一半儿的时候,兀地想到了什么:
“姨娘,咱们这慈济观有没有什么传说啊?”
“传说?什么传说?”
虞锦素有些疑惑地瞧着他。
陶李猛吸溜了一口面条,随口问道:
“就......慈济观当年是不是和龙族有什么渊源?”
毕竟这慈济观所赐福之物是件龙衣,免不得让陶李多想。
他的话语落下,虞锦素的手微微停顿了一下,眸光不着痕迹地暗淡了些许,鼓囊囊的胸脯轻轻起伏着,好似要平静下那躁动的内心:
“为什么会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