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文化输出#
17年,有一则新闻——沉迷中国网络小说半年,漂亮国一小伙成功戒掉独瘾。
这也成了人类医疗史上,非药物戒断最奇葩的野路子,文学戒独流~
凯文·卡扎德,从来没来过中国,但是却对中国的道教、太极、神仙等汉语词汇了如指掌。
每天他都要在网上跟人交流最新听到的东方故事,一度让人误以为他是毕业自孔子学院的中华文化宣传大使。
但在14年,他还只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瘾君子,生活中除了独品,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他感兴趣。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一次网络聊天。
在网友推荐下,他点开了中国玄幻小说《盘龙》(Coiling Dragon)的链接,其中描绘的仙侠世界令英语读者大开眼界。
半年后,他成功戒掉了可咖茵,从独品给他营造的迷幻世界,跳进了另一个由文字构成的太虚幻境。
凯文废寝忘食沉浸在仙侠世界里,最疯狂的时候,他找到三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风格迥异的中国网络小说。
……
“过去我回家后只想着吸独,现在我回家后,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小说。”
17年,他在网文翻译论坛里讲述了自己通过中国网文戒掉独瘾的蜕变经历。
“它们像独品一样让人上瘾,但不会伤害身体。”
……
在中国网文翻译第一阵地(Wuxiaworld),每天都会更新大量翻译作品,这些来自东方的神秘仙侠小说,在国外读者面前徐徐展开。
通过鼠标点击任何一部故事的章节,就能开启一段奇妙的冒险。
真正有效率的文化输出都是从流行文化开始的。
中国文化趁着网文这股风,刮到了国外。
国外的一名游戏爱好者和发行商Davis,经常看中国的一些古装剧和网络小说收集灵感。
不过他吐槽中国的小说结构都太庞大了,光每个朝代的官制都颇费脑筋。
为了辅助阅读,他还买了一本《中国古代官名辞典》来参考。
中国外文局曾在美英澳等8个英语圈国家的民众中做调查,并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少林”、“阴阳”、“气”、“气功”等词语挤进top10。
有人特地分析统计了爆款网文的传播路数,在十大外国人最爱读的网文中,“重生”、“穿越”、“炼丹”、“开金手指”等情节出现率极高。
50%的主角要修真,80%的故事里出现过怪物、兽类;60%的故事有多个界域;而90%说的是男主角由弱变强的故事。
油管上的博主“Cover to Credits”曾做了一期讨论中国网文套路的内容——
1、主角总是和天才女孩订婚,然后被悔婚。
2、普通的主角总是能在树林里遇到一个神秘的女孩(还身怀绝技)。
3、主角掉下悬崖也不会死,还发现一门绝技。
4、主角总是开始很弱,后来慢慢成长。
5、主角是穿越过来的,所以有很多别人没有的知识,很强。
……
随着中国网文在国外的流行,这套体系也逐渐被外国读者所接受,甚至有一些揣摩透了方法论的外国人,开始尝试写起了中国式网文小说,并且还卖得不错。
丹麦网络作家Tina Lynge就是其中一个,人们称呼她赛珍珠转世。
“我读的中国网络小说越多,我的幻想越多,我想写出我所想的剧情和故事,因此我开始创作《蓝凤凰》,我想在我的故事中展现和传播中国古代的神话和文化。”
……
只能说,恭喜我们中国网文,打响“文学戒独”第一枪!!!】
评论区
(等到书荒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痛苦了)
(要不是过不了审,根本限制不了作者们的脑洞[看])
(我们的小说题材很多,而且经过中国市场的毒打,放在国际上什么不牛[酷])
(至今都记得当初打开一本破镜重圆的文,刚开始女主都还是一个客栈的老板,到结局她成了外星人[微笑])
(作者一年比一年卷,类型一年比一年多)
(不说影视动漫,有一说一,我们的小说不论男频女频真的吊打全世界)
(我很好奇他们真的能理解我们网文的某些名词吗,然后我去查这些问题……当时我惊呆了。
虽然知道他们理解的和我们脑海的东西有比较大差别,但是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逻辑自洽,这个逻辑自洽更是把我再次惊到了。)
(真的,我邻居就是一个英国小伙。他说他是看了中国小说来中国留学的,现在在这工作了[捂脸])
(我外教老师说她在看一本总裁小说,还问我看没看过……[尬笑])
(在澳洲的书店能看到有一个书架全是中国网络小说[笑哭]天官赐福什么的都有)
(学生最好不要看,太影响学习了,我就是例子[流泪])
(wuxiaworld被韩国公司买下来了)
(韩剧也有我们古早小说套路了,全是绿江梗)
(韩国已经偷武侠了,把汉语词武林用朝鲜语发音叫成murim,偷了[微笑])
——————
汉,刘彻眼睛都发光了,别说那些番邦人,他听到什么仙侠小说,都感兴趣的很啊。
这世上到底有无鬼神,看后世对迷信嗤之以鼻,但竟能把仙侠世界写的头头是道,令不懂华夏文化的番邦人都痴迷不已,这怎么不令人心动!
甚至还有什么气功!
这又是什么神奇功法,能让朕更加长寿吗。
“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着的《净明宗教录》一书。《净明宗教录·松沙记》云:“学道之士,初广布阴骘,先行气功,持内丹长生久视之法,气成之后,方修大药。”
由此可知,最初,“气功”这一术语具有道家修炼技术的色彩,后来又开始在中医临床和养生保健的学术领域中使用。
……
处于汉初的刘彻对这词语陌生的很,可一和修仙扯上关系,他瞬间精神起来。
哪怕再在心中告诫自己迷信害死人,已经栽倒过一回了,汉家险些被霍霍没,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吗。
可毕竟是长年来的爱好,谁不想长命百岁呢。而且是后人的修仙,后人肯定是比前人捣鼓的东西更加“安全”些的,既然他不能信巫蛊,让他信一信后人的“仙侠”总没问题了吧……
可惜时间的鸿沟是这样巨大,他无法品读一番后世的流行文学,这番邦人总结出的规律也是令人哭笑不得。
里面的主角总是大难不死,由弱变强,而女子则是身份高贵?
……这是什么特殊的定律,难道想要修仙必须得先满足这些要求?
刘彻若有所思,那可如何是好。他自认自己一点也不弱,从头到尾都很强,为何非得由弱变强,一直都很强就不配修仙了吗!
猪猪十分不服。
……
唐,李世民也饶有兴致。
后世番邦人竟然还去研究每个朝代的官制,那本《中国古代官名词典》,他也很想拜读一下呢。
之前天幕说过某些朝代有“冗官”问题,可官员太少,又怕管理不足。
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
“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奉常为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及文化教育。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还建立了中朝制,即选用一批地位较低的内廷人员参与朝政。
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李世民也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官阶进行完善。
比如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
六部则分吏、户、礼、兵、刑、工。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这样的制度看起来好似已经很完善了,可几千年帝制,肯定有他顾及不到的地方。所以未来官制的演变,李世民十分好奇,甚至巴不得天幕拓开来说说。
远的不说,唐之后的宋朝,说是重文抑武,那宋代官制是怎样的呢,与大唐相比有何变化?
……其实除了宋还有辽和西夏呢。二凤也是被天幕带跑偏了,哪怕知道宋时没有大一统,对于宋代的关注显然还是大于其他割据政权。
北宋时按“分化事权”原则,三省六部渐渐形同虚设。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真宰相之任,参知政事为副相,总揆行政;又设枢密院掌军事,转运使司、铁盐使司、度支使司等三司掌财政,这样形成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的局面。
辽国则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
西夏实行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
这些都是根据国情而更改的制度,其实前朝想要借鉴,也并不一定完全适用。
……
明,朱棣听到天幕提起小说,再想想曾经见过操控天幕的这后人看的某些小说,颇有些牙酸。
这种书在番邦很受欢迎?那肯定是苏粒这姑娘看的书不对!番邦必不可能喜欢什么“奶屁”文学!!!人家读的是仙侠!!!
可又看天幕说什么外教老师看总裁小说,朱棣有些怀疑了……
不过不管是什么,能读到中原小说,那些番邦就偷着乐吧,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对于番邦人来说就全都是精华!朱棣确信。
况且能让人这样喜爱的东西,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朱棣对仙侠小说那简直是兴致盎然了,有人因为这东西都解毒了呢,还什么“打响文学解毒第一枪”,听起来就不明觉厉。
后世的仙侠小说,和如今民间的那些小说有什么区别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肯定是更精彩璀璨的吧……
古代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山海经》等。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学的自觉和文人的参与,小说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志人小说如《世说新语》,记录了当时文人的言行和生活轶事,展现了魏晋风度;志怪小说则以《搜神记》为代表,记载了神灵鬼怪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
到了唐代,小说创作进入成熟期,以唐传奇为标志。唐传奇不仅篇幅扩大,结构安排和人物描写也更加成熟,内容从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
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话本小说兴起。
话本小说是民间说书人的底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表达了市民的道德观念和社会愿望。
明清,就是小说高峰期了。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长篇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
中原的小说甚至比某些国家的历史还要长呢。
怪不得天幕有评论说吊打全世界呢。
朱棣本来还不觉得什么,一听到韩国就开始生气了。
这小破国家,什么都爱掺上一脚,之前是不是还说了后世的什么韩剧,竟然幻想C鲜的王子用剑指着威胁他?!
呵,朱棣笑了。
好好好,之前顾着打倭国,倒把你们这小玩意儿给忘了,还敢用剑指着朕?!!
哪怕你们子孙的幻想也不允许,简直不自量力,蚍蜉撼树!!!
朱棣表示自己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