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皇子看向郑洋,郑洋没说话。
就算是个傻子,但也是个人。
这种事情还犹豫?
“本宫随你去!”
十皇子跟着杨进出发了。
郑洋等人则是紧随其后,防止布粥现场发生骚乱。
……
一个时辰后,北寒关内的一处空旷地带。
这里本是北寒关将士拉练的场地,现在却是支起了三百口大锅,正在煮着稀粥。
北寒关将士们围成圈,汇聚在周边,并且每一位布粥人的旁边都站着两名将士。
第一批百姓已经汇聚,来了整整三千人,为百万人布粥,杨进特地采取了分时、分批次布施。
这样方能将骚乱将至最低。
除了布粥之外,杨进还做了些其它安排。
百姓之中,不少人正在私语。
“炎京来了位大官,据说是什么……斩妖使?”
“布粥就是斩妖使安排的,他真能斩妖?”
“皇帝都昏聩成那样了,炎京当官的哪有什么好东西……”
通过百姓的私语就能看出来,他们对于炎国皇室的信任感已经来到了冰点。
对于皇室供奉的真神大炎皇又岂会有半点好感。
骚乱的根源有两个,一是饥饿,二是百姓对于当权者的失望。
饥饿无法解决,只能缓解。
杨进真正要解决的是百姓对于朝廷的不信任。
来到了百姓队伍的前方,布粥尚未开始。
“诸位,本官乃斩妖使,奉命来此斩妖,有尚方剑为证!”
百姓看不懂朝廷的文书,但看的懂尚方宝剑。
“尚方剑?那不是个剑鞘吗?剑呢?”
“管他剑哪去了,什么时候布粥?我一家六口人已经饿了两天了!”
“布粥!”
人群中少有百姓愿意听杨进讲话,他们是来领粥的,不是听废话的。
杨进深知百信的心态,也不墨迹:“大家或许好奇,为什么这尚方剑只有剑鞘?”
“那是因为,本官来了,无需宝剑,便可斩妖。”
“五日之后,本官便出城斩妖,来人,布粥!”
没有太多废话,如今百姓唯一的诉求就是食物。
杨进特地让今日的粥稍微煮的厚实了些。
十皇子站在杨进的身旁,并不明白杨进做这一切的目的。
“殿下,今日我们只需布粥,真正的麻烦在后面几天。”
杨进的脸上没有表情。
说到底,他在欺骗百姓,让百姓在死之前始终抱有一丝希望。
这丝希望落在何处?
皇室?
皇室早就不能给百姓带来希望了,只能给百姓带来绝望。
不要忘了,杨进来到北寒关,身份不止是斩妖使,更是征税使。
直至今日,炎国的皇帝陛下依旧想着北寒关的税收。
百万人口的税收,即便是边疆之地,不会比江南道的繁华城市少太多。
“这斩妖使真是好人呐,竟然不说废话,只是布粥。”
“赶紧去排队吧,家里人都等着呢。”
“五日后斩妖?是不是五天之后,粮食就能运进北寒关了?”
正如杨进所料,新的希望诞生。
希望落在了五日后可能出现的粮食身上,落在了他这个五日后便会出城斩妖的斩妖使身上。
第一批百姓领完粥,第二批百姓抵达。
依旧是相同的话,杨进又说了一遍。
第二批离开,又来了第三批。
等全城百姓领完粥,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九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