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李家村的村间小巷响起一阵悠远的铜锣声,还有汉子在旁配着吆喝。锣声随着人的脚步越传越远,最后响遍了整个李家村。
不少人都站在院门旁,好奇的向外张望。部分人知道发生了什么,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少数人出来的晚了,也相互间左右询问,才知道是叶家要签绣楼的那个合同。
微凉的风轻轻地拂着,不时地传来几声狗吠,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平静祥和之中。
昨晚叶涟从老宅回来,就跟张正扬和林风连夜赶出了近四十份合同,确定无误以后才睡下。合同是照着以前叶涟签订的部分合同拟定的,张正扬还提出了几点意见,现在就等着村民签好后,拿到县太爷那走个流程就能生效。
那边锣声阵阵,叶家门前也摆好了摊子,新房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事先准备好的印泥摆在桌子上,张正扬在旁边解释着合同的内容。乡亲们大多都是听完略微思考后就按了手印。因为之前沟通过,所以进行的格外顺利。
新房外还站了一群看热闹的乡亲,大都是跟着锣声过来的,而且隐约间还有越聚越多的架势。
没多久李朗就过来了,在桌案前仔细看了合同,又帮忙维持了秩序。小小的村子因为这件事沸腾了起来,不管走到哪,大都在讨论着这件事。
叶家人用了一个时辰左右就把相关的信息整理好。
张正扬在叶家住了几天,整理完伸个懒腰舒展筋骨,发了一会儿呆,对叶涟道:“师妹,我出来也几天了,打算下午回医馆。你家现在也没什么事情,你也应该回去学医了。嗯?”
这几天家里一直有事,叶涟也是忙的团团转,已经快忘了正事,经张正扬这么一提醒,脑袋里仿若惊雷炸开,瞬间清醒了许多,犹豫半响,道:“行,那下午我跟你一起过去。”家里的事扔给爹就行了,有肖战在旁边帮忙,叶涟倒也不担心。
林风正坐在书桌旁小口的喝水,闻言,放下手中的杯子,道:“你们俩今天下午就走了?那我在这也没什么意思,下午也回去准备考试。”
“啊?表哥,你也要走?我姐和正扬哥走了就算了,你就再住几天呗,你再一走家里又空了。”叶帆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声对着林风抗议,双手还耍赖的扯着林风的袖口。
叶涟见叶帆的样子摇摇头,对着林风道:“就是,表哥,你考试不是早就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你越复习反而越容易紧张,你在我家再放松几天。”
林风看着一边叶帆可怜兮兮的小眼神,无奈了笑了。
刚过午饭,师兄妹二人就各自拎着一个包裹赶去镇上。
村里的小溪边一群妇人仍旧在敲敲打打的洗衣服,你言我语的嘀咕着村里的琐事,一切好像似乎和以前一样。看着路过的风景,叶涟知道,一切还是在悄然改变的。
千福镇的街道上仍然热热闹闹的,小贩的吆喝声几乎传遍了每一个角落。有的人行色匆匆,有的人站在一旁讨价还价,还有的人走马观花,图个新鲜,小小的镇子,万般景象。
张家医馆里面,排着一溜儿的汉子,药童在里面忙的团团转。
张正扬和叶涟赶到医馆,看到这副场面,就连忙放下手里的包裹,跑过去帮忙。
其中有几个大汉,头晕,恶心,面色赤红还不住地向外冒着冷汗。叶涟一看见,就知道这些人是中暑了。这几天天热,这些人都身着粗布衣,应该都是镇上做工。有的汉子严重一点儿,已经跑到医馆外面吐了好几回。
这边情况紧急,张老大夫手头上也还有病人,暂时顾不上。张正扬就让几个药童把汉子们都扶到旁边的椅子上,自己也是去准备凉水和酒准备降温。
眼见着这边帮不上忙,叶涟就跑到药房抓了些清热解毒的药材,包好以后拿到后院熬煮。
此时,虽然已经过了阳光最烈的正午,但是空气中仍然漂浮着闷热的气息。就算偶尔有微风拂过,那温度也是热的。
叶涟被药锅里腾腾的热气熏着,脸色已经白里透红,就连脸上黑色的胎记看上去都没有那么明显了。
因为要顾及到煎药的火候,叶涟只能寸步不离的守在旁边,额头上的汗刚擦掉一层,没多久就又浮了一层。要说这夏天生病,不仅病的人难受,这熬药也是份辛苦活儿。
等到好不容易把药煎好,叶涟才一碗碗的倒出来放到托盘里,紧忙喘了几口气,就稳稳的端起托盘走进医馆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