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怀念有智能手机和5G网络的时代,有问题马上能够在网络上搜索答案。
BP机和大哥大是这时候的通信设备,但却不是一般人用的起的。
唯一能让学生有收入的合理兼职,只剩下杂志投稿了。
杂志有《故事会》还有《知音》《读者》等,谎称给杂志投稿,悄悄汇款给自己不就行了,
陆云没见过杂志汇款单,自己随便填就可以了。
一个小时后,陆云回来了,租房确定下来。
由于经济窘迫,她说了许多好话,磨破了嘴皮子,章子刚才同意暂时不收取押金,房租一个月一个月的交。
外公外婆的房间亮起了灯,屋子里传出电视节目的声音,但是他们的房间门却关得很严实。
90年代的娱乐生活主要依靠电视机,电脑还没有普及。
家家户户基本都安装了闭路电视,每个月的费用20元。
插上闭路电视,准点收看电视台的固定节目,是每家每户都热衷的事情。
节目错过了很少有重播的,不像现在可以随时回看。
外公家的彩色电视机只有19寸,本来放在堂屋里,陈陆和陆云回来后,他们就把电视机搬回卧房里。
他们把门关得严严实实,深怕陆云母子俩听到声音跑进他们房间,蹭着看他们的电视。
谁稀罕你的电视,陈陆对外公外婆的做派十分鄙夷。
要不了多久电脑就要普及,只能看一些电视频道的电视机算什么。
“陆儿,想看电视吗?走,我带你去找卫华阿姨,他们家有一个大彩电。”陆云双手画圈一边比划一边苦笑。
卫华是陆云在许阳镇的好姐妹,对陆云多有关照,她的老公许冠是个醋坛子。
即便陆云是女人,他也要吃醋,陆云一过去找卫华,许冠就满脸不快,嫌恶明晃晃的摆在脸上。
“不用了,妈,我想尝试写稿子给杂志投稿,赚取稿费贴补家用。”
为了看个电视就要去找卫华阿姨,忍受他老公的冷脸,真大可不必。
“妈妈支持你,你先收拾,我去租下的房子里打扫卫生,你弄完了就过来帮我。”陆云摸摸陈陆的头,露出欣慰的笑容。
儿子这么体贴,做母亲的心里是既感动又温暖。
第二天陈陆和陆云就搬进了新租的房子。
这处房子就在外公家的旁边,靠近院子出口的那条小道。
房子只有两个房间,外间是厨房有灶台和水槽,十分狭窄,只有2米宽。
按现在的房屋设计标准,这套房子的设计非常不合理。
墙壁黑漆漆地挂着油,应该是前人多年做饭炒菜遗留的痕迹。
厨房中间有一个蜂窝煤炉子,旁边是灶台,灶台用于切菜放调料,最里侧就是水槽。
蜂窝煤需要向煤厂订购,他们可以送货上门。
厨房里侧角落通一个洞保证水能流到下水道,洗菜洗手洗脸洗澡倒水直接倒在地上,水流可以顺着洞口流到下水道就可以了。
因此洗澡的地方也在这里,平房里的住户大多没有通天然气,洗澡都是用水桶洗。
烧热水兑上冷水调试好水温,用毛巾浇着身子洗澡,条件很寒酸。
里间是通屋,做隔断只能发挥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陆云去糖果厂采购了一堆床上用品,回家后用一块布帘做格挡,隔出了卧室和客厅。
床是老式木床,没有床垫,只能把棕垫作为床垫,上面盖一床棉絮再铺一张床单,这样就铺好一张床了。
左边一张右边一张,两张床铺中间有一米宽的过道,同样挂了一块儿布帘做格挡。
左边的木床归陈陆,右边的木床是陆云的。
客厅里有桌子、木柜等一些简单的家具,陈设很简陋。
他们花了两个小时在房间里布置整理。
接着陆云又出去采购日用品,手里的九十块很快就花了一半。
许阳镇的糖果厂是日用品批发的集散地,镇上的人都喜欢来这里买生活用品。
既然是搞批发的,卖的东西自然要比零售商店的便宜。
那会儿还没有超市,买东西主要去糖果厂、南华宫、西街、西南街等地方。
南华宫西街、西南街等地方的摊位以售卖百货服装为主。
水果则主要集中在东街、南街等地方,要买水果就要去那里。
陆云走后,陈陆准备也出门了,他估算了一下陆云手里的钱不多了。
他得尽快给她补货,不然陆云又要去跟卫华阿姨借钱。
完成了第二天的签到,这次除了得到物资现金,居然有电器。
【签到成功,您已获得现金150元,鸡肉5斤,鱼肉5斤,牛奶5斤,VCD一台,长虹电视机一台,已自动放入系统空间。】
缺啥就来啥,这个系统不要太贴心,身体营养不良,这就给自己各种肉类还有牛奶。
看不了电视,彩电就送了过来,还有VCD,这俩搭配起来精神娱乐生活就丰富了。
那时候VCD、DVD一问世就风靡一时,港片、好莱坞电影、动画片等发行了许多碟片。
许多影迷为了珍藏买了一书柜的高清蓝光碟片,1995年DVD还没有诞生,VCD已经够用了。
这下他可以去音像店租碟片来看电视了,大部分住户还买不起VCD,不少人都喜欢去录像厅看电影。
未来随着科技发展,看电视十分便利,但是许多影视被各大影视平台垄断,各类VIP烦不胜烦,比不上90年代纯粹。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依然是那个老问题,怎么解释这凭空冒出来的电视和VCD?
钱倒是可以用给杂志写稿赚的稿酬为借口,那电器呢?
电视机差不多两三千,VCD影碟机也是最近的产品价格也要两千多。
这两个电器加在一起,价值抵得上普通人一年的积蓄了。
不好解释,这些东西对现在的陆云来说,简直是超级奢侈品。
有了,还是依靠邮局,匿名寄到自己家就行了,陆云就算疑惑,她也无从查起。
等到离河街15号院落较远以后,陆云找了一个没人的角落,从空间里取出了长虹彩电和万利达VCD。
他把电器搬到路边,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师傅皮肤黝黑,穿着白色背心,看起来三四十岁的模样。
看到电视机和VCD,车夫师傅利索地帮自己把家电搬到车上。
“师傅,送我去邮局。”
“哟,小朋友你搬家吗?这两样家电可不便宜,你家大人呢?”他伸长脖子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两台家电,眼神充满羡慕。
人力三轮车一天8小时下来扣除租车费,顶多赚个二三十块。
这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属于社会底层,与上辈子陈陆父母的收入差不多。
“赶时间,麻烦师傅快点。”陈陆不想跟无关人员套近乎。
许阳镇的治安还算安稳,但也没有想象中的太平。
他只有15岁,被别人发觉自己一个人出来,说不定会勾起人的邪念,半道把他东西抢了也不是不可能,小心些总没错。
“好的,坐稳了。”师傅也很识趣,直起身来开始哼哧哼哧地踩踏板儿卖力加速。
到了邮局,陈陆直接给了三轮车师傅10元钱。
ps:萌新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跪求大佬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