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盛宴,其实是“我在秦朝吃烧烤”,大秦的食物都还不丰富。陕西凉皮?西安肉夹馍?根本不存在的。
在这个无麻无辣禁止杀牛宰马的时代,美食多以煮(煮粥)、蒸(蒸饭)、炒(将米炒熟),饼(将麦或米捣成粉后,加水团成饼状,入开水锅煮熟)为主,肉食多以炙(肉切细穿上,架在火上熏烤使熟,类似烤肉)、炰(用烂泥涂抹食物并置火中烧熟,类似叫花鸡)、燔(将动物杀死,连毛带肉直接用火烧熟)等烹饪。
所以吃烧烤是最常见的美食,鸡鸭鱼鹅,羊肉串,摆满了青铜盘底,时不时还会上些野味肉类。烤熟后蘸着大秦秘制酱料,味道还真不错。
莺歌燕舞,酒过三巡。张三旗觉得气氛到了,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于是张三旗起身,朝嬴政鞠了一躬,开口说道:“陛下,我自远方而来,想为陛下表演一个节目助兴。”
嬴政正想试试他的实力,听他如此说,当然是快速应允。
见张三旗开口说话,刚刚还是人声鼎沸的大厅,此刻顿时安静下来。
张三旗故弄玄虚唤了一声:“来。”小秦秦就瞬移到了跟前。当然,在百官眼里,他们认为这是无中生有的能力。
张三旗也不去管他们震惊的神情,毕竟从第一次见他们,他们的震惊之色就没完全褪去过。
“各位,谁愿意贡献一根自己的长发?”张三旗慢慢环顾四周,稳稳地说道,最后目光落在了始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蒙毅身上。这个威震四海的大将军,深得嬴政信任,几乎是形影不离。嬴政虽多疑,却知人善任,爱才若渴,敢于接受新事物,比起枭雄曹操来,他绝对算得上真正的英雄。
蒙毅被目光点名,自然明白张三旗的意思,于是手一拉,一根长发就拽了下来。身边太监赶紧接过,递到了张三旗手中。
张三旗走到小秦秦面前,然后神秘地说道:“各位,请认真看,这根头发,我将把它变成一张幕布。”
此话一出,四周众人皆再次倒吸一口凉气。头发还能变成幕布?
张三旗双手拉直这根头发丝,然后若无其事地吩咐小秦秦道:“来,我们对这根头发进行二维展开。”
小秦秦收到指令,只见它一拉一退,众人根本没看清怎么回事儿,一条黑色锦帛就出现在了小秦秦和张三旗之间。
这并没有结束,只见小秦秦用另一只手随手一番,这条锦帛硬生生被番成两倍宽,接着同样的动作,随着无限翻页,一条变成了一面。
“这!”百官皆目瞪口呆。
“这只是我们那个国度最常见的技术。”张三旗也没做过多解释,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解释清楚反而就没有神秘感了。
“现在,请人把这张幕布找个架子,竖着悬挂起来,我要为大家表演隔空猜物。”看到众人的反应,张三旗突然就多了一些自信和稳重。
嬴政转眼看了一眼身侧的大宦官,还在愣神儿的大宦官赶紧下令:“来人啊,把幕布固定起来,垂着。”
宫人领命,很快几人便将这块由头发丝变成的轻若鸿毛的幕布给固定好了。
“大家现在看一下,这块幕布黑如墨,站在前面是无法看到后面的情景的。”张三旗说完目光投向嬴政,现在最前面的是他。嬴政点点头应声道:“朕确实看不到后面。”
“那好。现在请宫人自由摆放任何物品在幕布后。”张三旗看了看那几个固定幕布的宫人,其中一个宫人抬眼看了看大宦官,确定完眼神,就匆匆带着其他人下去准备了。
不一会儿,就有一排宫女提来一个个食盒,站在了幕布后面的不远处。秦朝是漆器的黄金时代,从宫女们提出来的食盒就可见一斑。这些食盒大都是黑色,表层绘有统一的花纹,像是批量生产出来的。
看到张三旗挥手示意,第一个宫女上前把食盒内的物品拿了出来,是一只碗状容器。
小秦秦在前面射出一道光,很快,黑色幕布上便清晰地显示出了幕后的景象。一只半成新的陶量。
“陶量”。嬴政淡淡说道。陶量,秦时的半斗量器,陶瓷制品。他们虽没有各类塑料、玻璃制品,但不妨碍他们发挥智慧力量,就地取材,物尽其用。
幕布后的一部分人和宫人们由于看不到前边的景象,在听到他们的皇帝准确无误地说出摆放的物品时,皆崇拜地一呼:“陛下万岁!”
嬴政似乎很喜欢这样的氛围。
第二个宫女上前把食盒内的物品拿出来。只见她一抽,一把闪着金属光泽的崭新的长剑出现在眼前。这是一把锋利度与柔韧度均上佳的秦制长剑。如果没猜错的话,这把长剑可能正是秦朝独家发明的合金剑,它在战场上可谓销铁如泥,无往不利。张三旗只在博物馆目睹过它几千年后的尊容。
秦朝独家武器还有一种,张三旗记得是一种秦努,有专家推测,秦弩射程能达300米,有效杀伤距离约150米内,射出去的爆发力惊人,百步穿杨应该是不在话下。这些也是秦朝统一华夏的制胜关键。
这些历史上的黑科技武器,如今能亲眼看到,张三旗不由得心生敬意。秦朝,果然是个创新力极强的王朝。
“长剑。”嬴政的声音再次传来。“陛下万岁!”又是一阵呼声。
第三个宫女继续上前拿出食盒内的物品,这次是一只三足的瓷釉酒杯。
“鐎(jiāo)斗”。一种古代的温器,多军旅温羹只用。秦始皇攻打六国时,很多将士会随身携带。历史上的大秦朝很是有趣,士兵上阵打仗,吃穿用度皆是自给自备,没有军饷,只有梦想,依旧可以一呼百应,所向披靡。
“陛下万岁!”众人的声音中满是崇拜。
第四位宫女上前打开食盒,从里面拿出一件青铜器,是一个壶状物品。这个应该就是在后世非常著名的秦青铜蒜头壶。只见它高约小半米,环形腹,细长颈,在壶的近口处鼓大呈蒜头状,分为6瓣。盖底,圈足,通体素面。
新鲜的青铜器散发着哑光,通体顺滑,完全没有后世的斑斑锈迹,更像一个制作精美的工艺品。确实,你可以永远相信秦朝工匠的高超技艺,之所以每出土一件就能成为震惊全球,成为稀世珍宝,绝不仅仅是因为它足够古老,更多是被它的工艺所折服。
“酒壶。”嬴政厚重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张三旗的思绪。
“陛下万岁!”比起这些习以为常的器物,这些臣子宫人们更关注皇帝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