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发酵(二)(1 / 1)

与此同时。

四川梅州地界,苏府的少年手捧话本,正看得起劲儿。他时而拍着大腿笑评:这个女子说话办事也太带劲儿,属实是个辣子。咦,辣子?那是什么?应是茱萸、胡椒一类。可是,这两样来形容凤姐都还不够味儿呢。嗯,还有什么味道更辛辣的佐料不为我所知吗?这个事可顶顶重要,我暂记在备忘录里。等一过完年,江南那里便要开续篇的发布会了,死活也得让爹爹带我同去。务必要搞到那真真正的辣子来。

正想着,自书里那“那晴雯只穿着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那页中掉出一薄薄小册子来。小苏捡起来拍拍土,原来是那本副刊。上面写着好生荒诞一个短篇章呢!道是什么典故?却更像是宝玉胡诌杜撰出来的故事呢。

说,也不知是何年何月,一富户人家,无儿无女。这日偶遇一人牙子贩一童子,谁知那童子净了面后,竟是个十分标致的。这人家便欢喜地收养了。又听人说,这童子如此标致,可惜生了一对儿天足,不如给缠了足,今后更能攀上门好人家。这主家也是急性,好一番折腾,急三火四的给这孩子裹了脚。等脚伤痊愈,给这孩子洗澡时,这才发现原来是个男童。这可如何是好?谁知还有那等将错就错的人家,把童子当女孩儿来养。时光荏苒,一晃,这男做女养的孩子长到十五岁。人出落得极美,连隔壁镇子的人家都竞相下聘。最后由一个某家翁抱得美人归。要说,这男新娘的一双小脚裹得也算到了极致,人都称道“三寸金莲”,而这一位的玉足比那还要小上一寸。只一样不好,便是出来进去,这娃全然无法自行行走。然则,这某家翁却是爱得不轻,连男女乾坤都不管了,整日里放在床上吃喝用度,直养活到老。

说来,这出版商也是用心,一个小故事,却也讲究个图文并茂。那健康的足骨,如何一步步被人弯折着,掰瞎拆散的样子。那足弓在何处断裂,脚趾骨以何种姿态折向足底,完完全全呈现在小苏的眼前。看得小苏苏打了个哆嗦,从凳子上站得猛了,足底传来一阵颠得疼。心想,那童子好生可怜,犯了何错?竟被这么折腾了。好好一个俊美男子,却被生生弄残。咦?不太对,女子们岂不更加娇弱?便理应当受这份罪了?还好还好,现今这风气不盛,我也只是听闻,从未亲见哪个真的裹了小脚。想不通,想不通,那变形的脚丫子有何美感?

“唉!”一声长叹。短短八十回,三月间,苏洵父子已各看了两遍不只。两遍也不多啊!殊不知,这还要刨除期间,因拿到的话本期数不全,两人奔走求借的时间。待各种版本的全八十回集齐了,这才勉强慰藉了两颗书迷的心。但是,问题又来了,下文呢?更是另一番抓心挠肝的开始。苏轼道:“爹,真是等不及,不如儿子我也来执笔写那续篇吧?”苏洵听了儿子这话,本想大笑出声,却唯恐伤了孩儿自尊,险些憋出了内伤。带着尚且不住抖动的胡子循循善诱,道:“哦,我儿有何构想,不妨说与为父听听。”此时的小苏,人生经历尚未铺开,要写这大部头的悲剧,还远不到火候。谁知小苏无意间一瞥这书房中的陈设。“爹,咱们上次自江南采买的书册,不是放于这个书架吗?难道是改换了位置?”

“哦!是啊。怎么一册也不剩了。”苏洵向来是个心眼大的,这等琐事问他还真是不知。一旁的管家说话了。“老爷,这些书册不是让您借给亲朋好友了吗?您看看这借书的名录就知道了。”

“嗯,对。我记着是借出去几本。可,我总觉还应该剩下几本在的。”

老家人默不作声,只是将那名录摊开给二苏看。

小小苏这一看,脸都垮了:“爹啊爹,连我挑选的图册文集,也一册不落地借与人了?好些本我还没看完呢啊!”。

苏洵道:“学问自在心中,越是分享研讨越是长进。”一边说,一边脸红。最后气道:“这文远、江心、见州、衡召,哪个人不是一借月余。寻常百姓也知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也太,太过份了。今天,我就上门去要去,看他们哪个还有脸不还了?”

上门要书时气势汹汹,回还时仍是两手空空。蜀地的文人圈子就这么大,苏家与文远家隔着半条街,信步前来叫门,几句寒暄后,苏大文人便说明来意。听了是还书之事,这位张文远摆弄着袍袖,面露羞赧道:“按理说,也到了归还之期。只是,前些日子岳父大人他来了家中。无意间翻看那本《楔形文字》。苏兄也知道,他老人家是个字痴,自那日后,连我也无缘再见那书册了。不过,今日既然苏兄已上门来,总不能再拖延不还。我这就走一趟岳父家,兄台若是有时间,不妨一同前去。”。待苏张二人驻足在文远老丈家书房门外,见一眼生的书童立在门外,一开口便道:“传老太爷的话,若是二姐儿的夫君来说讨书之事,便说老太爷忙着,不见!”。张文远面色尴尬,一边是自家岳丈赖着不还,一边是原主已追讨上门,自己两边不是人。只得呐呐地说:“老人家眼神没年轻时清爽,许是看得慢些。苏兄,你看是否宽限个几日?”。苏洵一摆大袍袖:“这说哪里话,老人家嘛!正好,过些时日,我还可以讨教些这文字研究的心得。”,愤愤地来,潇洒地离去,到了也没带走一张纸片。

接连走访几家,情况类似!二苏父子跨千山过万水,好不容易搬回来的书,已像暴发户洒钱一样,散播到四邻八里。各家有各家不还的充分理由,言辞恳切态度端正,但,还书,没门儿!任凭苏洵再大的心眼,再好的涵养,最后也是绷不住,就要原地暴起之时。最早拜访的文远、江心两人从远处一路小跑而来。

文远道:“苏兄莫要急惶!我等商量了一下,现如今人多书少,大家对那外来学问又太过好奇。不如把人召集起来,将家中事务紧着处理,改日一同前往钱塘去团购一把。”

江心接口道:“是啊!苏兄,连我蜀地最大书局的掌柜也动了心。已放了话,他愿为我等出些车马之资,待天气转暖也要派商队一道前去。”

当新鲜的故事、想法、逻辑、形式、历史传播开去,就犹如古老的内陆湖,此时又打通了一条直通内外的运河,虽然尚且涓涓细流,却是新的源头活水。开始搅动原有水质,物质与其对应生态正待发生微妙的变化。

最新小说: 无限神座 玩家里怎么混了个外神 天真 末世,我骗男主说我是他女朋友 分手后,我把前女友炼成僵尸! 末世神话降临 殿上欢 民间诡闻实录 深情已迟暮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