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一份期刊第007期,尾页上书:
【石头记作者曹公已逝,其一生跌宕坎坷,唯留存书稿八十回。遂本刊亦止步于“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一回。本刊与诸君饮恨告别,实为憾事。然,红楼中事未完待续。今本书斋欲寻续篇。从即日起受各方人士文稿投送,至来年三月末为止。投稿请送至琼楼期刊部。届时,将择其中最解前篇意境之二者,分而刊印成书。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又见下方一行小字。
【写书不易,琼楼已备小礼静候。中稿者享有刊物版权,自续篇出版之日起,享有《石头记》续篇销售所得利润之三成,有效期二十年。】
苏洵父子,如今客居于友人家中。昨晚回去自是与之提及在那琼楼的所见所闻。友人手捧最新一期《石头记》,兴奋非常,直呼幸运,又于书架最趁手处取出前面的六期来,说道:“苏兄,你恐怕还不及了解前情,不如先拿这些去读。至于这第七期,愚弟昨日事情繁杂,还正愁去何处寻它。能否先借于我?明日便归还。”
苏家人本就是洒脱个性,这点事哪里算什么,大袖一挥:“贤弟若喜欢拿去便是,还计较这些?说来这话本文笔非凡,我正读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不到偏你就驾车来接了!”
友人哈哈大笑,言道:“唉,只是我这前面六期中,止其二为正式刊印本,其余皆为手抄。”
苏洵道:“无妨无妨。”
友人低头羞赧道:“兄有所不知,当时那原本被人催的要命,我那字啊,写得颇为潦草,要叫兄台见笑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二苏的房门被人敲的一阵急似一阵。一开门,这友人一把拉了苏大才子。苏洵见主人来的着急,忙回身安顿好儿子,便一道出门去了。途中才得知缘由。啥?这年头居然就有人想玩断更?!在未来,遇到断更的事,也就是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发发牢骚。搁在北宋年间,还有人敢玩断更,哼哼,不怕人直接找上门去?啊不,是打上门去啊!
这次出行两人改乘船为骑马,行至琼楼路口,傻眼了,再不敢冒失上前,唯恐失了礼数。平日里从未见到有这么多夫人小姐一起出门子,连带相陪的丫鬟婆子们,恐怕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那边几位淑丽佳人,手拿丝绢不停拭泪。苏洵伸长了耳朵,只听一女子断断续续的道:“我道那曹公是懂得我等女儿家许多苦楚的,便是像宝二爷一样的人物,就这么撒手去了。那后面便再无好文字了,不看也罢了!”一旁一黄衣女子道:“十娘,你倒说得洒脱。可你怕不是口是心非吧。若不然还来此做什么?应也同我一样,是抱着一丝求全的希望来的。”两人身边路过一位三十上下的少妇,不同于一般温婉女子,却有一派飒爽气质,眉眼间透着几番阅历。她听了两女子的对话,狠狠地一跺脚:“你们这些妹妹,还真是偏听偏信。曹公不是写了,且听下回分解吗?我怎么看,那第八十回也是没有一点儿仓促下笔、草率破败的迹象。我才不信,当真是写到了泪尽而逝的份上了。说不定啊,是这商家要卖什么关子,气煞我也!看我这就去踢她们的门。说罢,竟自拨开人群上前去了。
在不远处听话音儿的苏洵等人听了这话,苏大才子那位友人可真是个急性人,赞同的道:“这位夫人所说也正是敝人看法。我等石头记书迷。今天便要向店家问个说法。”
此时此地,路口还有人不断往这边赶来。虽然目前得知断更消息的人还不算太多,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口口相传,事态还在酝酿发酵中。
五妹与许琦山站在楼上,张望着越聚越多的人群,皆是手里捏了一把汗。琼楼开业以来首次公关危机,两人要如何化解,咱们也且听下回分解?
这种事,轻易可是不能干呀!咱们还是接着往下说。
眼看着已经有人要上前来叫门踢馆。这里面不一定都是激进的书迷,保不准还有一些眼热的商家派来拱火闹事的。五妹瞧着几个闹得欢的,虽然身着书生袍服,可那气质里却一丝文气也无。她手压打狗棒,随时准备见机行事。
人也来得差不多了。但见琼楼二层窗子齐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随着歌声递进,大门缓缓打开。一颦颦少女,弱柳身姿,向着门外众人左右一望。被那含情目看过之处,喧嚣声立时止住。早有店员于这少女行进路上铺了毯子。女子徐徐行了几步,琼楼本就高起,少女立于台阶之上,下面一干人见了,不由发出感叹:咦?这个妹妹我见过。
而二层的严歌伶一曲罢了,便将红楼梦插曲中表现离别的《分骨肉》《秋窗风雨夕》两首再依次唱了。
许琦山听的都有些眼角湿润,五妹一拉他衣角,指着楼下一众书迷道:“咱是不是有点过了呀?我真怕他们哭抽了。啊,那边有人晕倒!”
《枉凝眉》,是综诉梦中主要人物命运的判词,在古音之上结合现代元素做了加工改良,再配上这年代顶尖歌伶的传唱,演绎得如泣如诉,道尽了命运中求不得的悲凉;而《分骨肉》本是唱探春远嫁他乡。这正与这世间许多女子的命运同频;《秋窗风雨夕》应了时节,一番离愁别绪对着这一群唱,你道这里是一群什么人呢?平时没事都容易伤春悲秋的。再被投喂了这词曲,这就不亚于发射了无数颗催泪弹呀!
不过俗话说,一而兴,再而衰,三而竭。曲唱三首便就此打住。群众的情绪也宣泄得差不多了。
“黛玉”上前说话:“书中所绘本是幻境一场,众位请醒醒。曹公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试问,谁又能说清这人间百味呢?我却是尽信这世间定有缘深之人,为我等梦中人续写这木石之前尘往事。”说着,少女自袖中取出一簿册,上书“章回体话本写作要旨”。又微微向人欠身施礼,将手中薄册递给面前一男一女。转身面向众人,又说道:“奴这里有些书写章回话本的要义,如哪位需要,可自领取。感谢大家抬爱。”少女说罢,不等众人回复,便抽身离去。
待众人反应过来,再去找那位妹妹,却还哪里捕得到人影。
后来,分发小说写作指南的过程又是一番折腾。这过程就不再细说了。
半月前。
“啊?这行吗?”
“哎呀,解铃还需系铃人嘛!让我们几个人出去,面对群情汹汹,说破嘴都没用啊!这话就得黛玉说。”王小楠回五妹的疑问。
两个人核计了个大概对策,就跑去最开始落脚的那家琴肆,又找了当初合唱明月几时有的严歌伶,说出合作事宜。没想到严歌伶听了那唱曲的邀请,竟坚持分文不取。所说理由是,当初合唱明月词,已助我得了许多名声。如今又是这般神来的词曲,端得我有些受宠若惊。还要什么钱财?”
又说到要找适合饰演黛玉的少女,王小楠她们可有些犯难。严歌伶一听,道:“我知道哪儿找这样的妙人。”不久回转,便带来一位少女。左右一说这位少女的经历,几人都不禁唏嘘命运无常。这原是大家闺秀的,如今却落入了官方乐坊为妓,小小年纪才华了得,却命比纸薄,恰似那黛玉与湘云的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