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是一年过去,刚过去的冬天好像特别冷,一尺半深的雪说是雪灾也不为过!古人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也不知道这算不算瑞雪,毕竟干旱许久的北方大地大范围降雪确实可以缓解已经连续好几年的旱灾。
精武门在这个冬天发动了弟子上街进行救助,费用是张家出的,可惜有些去晚了只能去抬尸。一个冬天下来,精武门的众师兄弟平均每个人都捡到过冻得硬邦邦的尸体,特别一些小孩子,那叫一个惨!张定文整个冬天的心情就没有好过!
对于无家可归的小孩子,张定文说服张家务必收留,刚好张家也正在蚂蚁搬家一般往南进行搬迁,这些收留的人就一起随之南迁。北边越来越乱,老弱、家属是张家优先搬迁的对象,因为他们最容易在接下来的乱局中受到伤害。
经过前后一年左右的调整,张家北方的产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四哥张定志操作的手法明显比较激烈,比张定文预计的速度还要快得多,所有土地终于全部转手成功,店铺转出去了大半,家属及附属子弟的搬迁则慢了很多,毕竟广州与香港那边才刚刚开始,各种安置的环境需要一个建立的过程。
大伯张继统在张家南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将大量的白银换成了黄金与英镑,还通过关系直接在香港购置了大片的土地,尽管这些土地现在很多都是滩涂。
张家原来的产业主要是粮食、布匹、食盐、药店、钱庄、金银器件、当铺,可以说这些在旧时代就是典型的来钱业务,但张定文知道这些马上都不好做了。粮食在失去土地的控制权后立马就要黄,布匹更麻烦,大量的廉价外国布匹将很快蜂拥而入,食盐的暴利也很快结束,张家的药店只有几家,主要是给富人看病服务的,都在京城,也没有什么竞争力,而钱庄、当铺生意也没有几年好日子过了,特别是国外的银行正在大量引入国内,白银将快速贬值。金银器件可以做,但地域性太强,一旦搬家这生意也很难保全。张家的搬迁简直就是伤筋动骨,如果没有新的生意进行替换,张家这么多人生计都要出问题!
从几年前张定文就开始谋略并帮家里进行策划,未来张家的生意将彻底转型,现有的生意基本全部放弃,唯一保留的就是药店,但药店的经营方式要改变,主要以成药及贵重药材为主,坐堂业务取消,这点在广州试点已经十分成功,成本大幅下降,利润大幅提高。
新增加的生意有几项,一个是转口贸易,在天津、福建、广州、上海、香港这五地建立货站,购买商船进行运输货物,张家的人脉基本已经大通这五地,上海与香港稍弱一些,不够运转问题不大。
二是军火及国外的机器设备,这个需要老爹张继成的参与,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基本理顺。
三是香港的房地产与店铺生意,二伯张继业已经过去香港专门打理这个事情。
四是烟草生意,通过云贵、河南等地购入烟叶,德国购入设备、在广州、香港两地建立生产线。
五是火柴生意,分别在天津卫及广州建立工厂。火柴的生产十分简单,设备小、成本低,需要进口的设备也少,配方则十分简单,这个张定文自己前世刚好研究过,主要难度是如何安全地将白磷转变成红磷。在现代火柴都已经找不到了,但这个年代火柴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关键是其中的配方无人知道,更是几倍的利润空间,毕竟化学工业才刚刚起步。
六是肥皂生意,生产工厂设立在香港,从东南亚进口油脂,在天津搜集劣质天然纯碱并运输到香港进行加工提纯,两种主要的原料就齐备了,这个生意其实也是大生意。
七是古董生意,这两年利用多余的资金在京师及天津卫大量廉价搜集古董,转运香港。
八是·金银业务,这与之前张家的金银首饰加工完全不同,主要是通过金银比赚钱,买入黄金,卖出白银,因为很快白银将急剧贬值。
当张定文参与规划并制订张家全新产业布局的时候,张家所有人男丁都刻意保守着那日张家中堂张定云半句话中透露的秘密,只要是张定文做出的方案,没有明显错漏的,从老爷子开始都极力赞成并切实落实,背后发生了什么张定文并不知道,他只感觉诸事顺利,至少张家是全力支持他的。哪怕当他说要张家放弃经营了百年的几个核心产业的时候,从老爷子开始都没有蹦出半个“不”字,他设计规划的八个产业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快速推进。
**********
八月,张家老家祠堂侧厅中,老爷子坐着首位,张继成、张定襄、张定志、张定云分列下首,气氛十分沉闷。
见大家都到齐了,老爷子拿起手边茶几上的一封信,抽出其中的信件,抖开后直接交给了张继成,他的手都有些抖。
这封信张继成看完之后,又依次传递下去,待大家都看完之后,都可以见到每个人的脸色都十分庄重,同时都在压制内心的震惊。
“这是京城的老友关于京城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记录,皇帝六月刚刚发布了《明定国是》诏,这个其实我们去年就知道了!刚才这位老友冒死递过来的这信,说明了两件事情,一个是政变马上就要发生了,再一个就是其实我们去年就应该知道了!”
所有人都不说话,因为实在令人震惊,当初张定文那封给周馥的书信,几乎指明了未来要发生的所有大事,虽未点明具体时间,但是其中的逻辑与推理,仔细想想,其实隐含中都有说明,如今一一应验,如果说当初大家只是迷信,现在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感觉十分确认,因为证据一件接着一件,不容怀疑。
“随我一起给列祖列祖敬炷香吧!”,老爷子发话了。
其余人都相互交换眼神,立即明白老爷子为什么叫大家过来了,今天没有过来的只有在香港的二伯张继业,还有就是张定文了。
***************
京城,周馥府邸书房。
身着锦缎的周馥坐着椅子上,眉头紧皱,对着一张信纸,笔拿起又放下,半天没有落下一个字。但是在桌子前面的地上,却有十几个被揉成一团的纸团,还有一个炭盆,现在是夏天,周老爷子居然全身上下汗都没有,他这样坐在书房中思考、写信已经两个多时辰了,可惜纸张废了不少,这信依然未成。
良久,周馥放下笔,将地上的废纸团一个个捡起,然后投入炭盆,最终全部变成飞灰,看着这些飞灰,他的眼神有些恍惚,上次,就是在这个书房,就是这个炭盆,也是他将一叠稿子投入进去变成飞灰,不过那时候的表情与现在的表情完全不一样。
作为最接近中枢的重臣,他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内部消息,目前已经回天无力。他是保皇派,也是革新派,不过他现在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如果一切还可以回转的话。
几乎可以肯定,很快他就要被逼递交辞呈致仕,如果拒绝,后果很严重!
当初有一条通天的大路就在自己面前,可惜的是自己过于自信,过于固执,认为他悖逆、胡言乱语、危言耸听、全凭臆测,然后将其心血付之一炬!
他是老朽,是大儒,是重臣,如果张定文还可以挽天倾,他可以不要脸!可是,当初挽天倾的计划他没有相信,再有计划,他能相信吗,即使相信,他能做到吗?他自己都不自信!
“老了!不如归去?”
这求救信,他实在写不下去!
*******
张家,张继成书房,父子两个正坐在地上的凉席上吃西瓜,天太热,两人都是穿着短褂短裤,毫无形象。不过富人吃西瓜还是不一样的,都是去皮去籽切成小块,再用冰镇,讲究的还要加点蜂蜜、桂花什么的。
“你这个年纪留学会不会小了点,那边虽说没有对年龄的具体要求,但是很容易拒收,除非你通过他们的学前考试!要不等几年?”
“不想等了,过了年就是十三岁,自学武之后,这两年身体突然长得快了起来,都快一米六五了,应该也不算矮!考试什么的你儿子我可不怕,只要拿到通知书就算过关了,真有刁难,办法总比困难多!最关键的是科举需要学习的东西我早就学完了。现在就是考童生也还要等两年,如果考秀才,再等两年,参加会试从现在开始算,最少要六年!这六年的时间都够我在美国拿个博士了!”
“现在朝廷的状况,考中了又如何?我还建议大伯如果那边民乱厉害就直接辞官呢!乱世最紧要的是护身,您说是不是?”
“老实给你爹交个底,你二伯从商,你老爹我现在被你安排成了军火贩子,大伯你又不让当官,你到底怎么想的?”
“时机不到!不能泄露天机!呵呵!”
“他们都说你是天仙转世,我怎么感觉神神叨叨的,不像啊!”
“老爹,这话你也信!你也是在美国留过学的,科学精神总知道吧!”
张继成点点头,他确实不信儿子是什么天仙转世,但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说不清的事情倒是真的!
“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怀疑、假设,然后进行求证、总结规律,要求实验可以重复并被验证。你看中国的古籍上哪位大人物出生的时候不是什么天生神异、降五彩霞光,还有做梦神人传业送子什么的,现实中谁见到了?其实西方之前也是这样的,但是有了一个文艺复兴,之后就转变了。“
“世人对于无法理解的事情就容易神化或者妖魔化,偏偏自古以来,华夏文化就喜欢这个!不光是野史,正史中也有很多记载。哪怕做了皇帝,之后也要弄些祥瑞出来,强化君权神授。得了天下的如此,造反的也一样,还弄出来不少的谶语,鼓吹造反的正义性并蛊惑其他人跟他一起造反。书看得多了,就发现异常,才明白书都是人编纂出来的,是人就有弱点,就有局限,再惶惶之言也未必全对,只能是一家之言,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爹你看过三国演义吧!知道诸葛亮吗?”
张继成继续点头。
“你看诸葛亮草船接箭、空城计、借东风火烧赤壁、摆八阵图等等,厉害吧!野史更说其能够摆七星灯向天借命!,实际上都是谋划得来的,外人不知就里而已,诸葛武侯的墓就在川府!只能说诸葛学究天人,多智近妖罢了!”
“你儿子我记忆力超群,这个是天赋,历史上不少见,但记忆力好到一定程度之后,看书多了,就容易穿过迷雾看到本质,如诸葛一样,能常人所不能,当然,人还是凡人,一样要吃饭,会生病!”
“这倒也是!如果不是老爷子肯花钱给你买人参,还同意你习武,你这身体怕是还如小时候一样羸弱!传言确实可怕,以讹传讹更容易让事情面目全非。”
“国人文化素养太低也是一个缘故,爹你在美国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他们已经普及了基础教育?”
“可不是!美国不但普及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一样十分重视,几乎没有人不会读写的,与国人相比下相差实在太大了!”,张继成很有感触,他已经被儿子说服。
“爹自然不相信那些传言,不过那'霍东阁'是怎么回事?”,张继成这时候更多的好奇心作祟了,怎么自己儿子在眼皮底下就变成仙人了呢?当时他还在现场呢!
“呵呵,只能说是巧合罢了!有日在街上,路过茶馆的时候,门口有几位闲汉听讲书博士说大汉冠军侯霍去病,于是吹嘘霍去病武功盖世,还留下了军阵之法及武学传承,其中河北就有一脉。然后将霍家的迷踪拳什么的吹嘘的天上少有,地上无双!霍家的信息也是这么知道的!事后想起来这人的口音与师父完全一致,怕不是邻里!”
“不过既然大家都误会了,也解释不清楚,解释了也不会相信,还不如不解释,你看现在不是挺好!就老爷子那脾性,家里谁能够说得动他,他要是反对再好的事情也要黄!现在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找我商议,确定后我再说,不是什么都成了嘛!你别说是我给你安排的什么军火贩子,你自己早就想做这个了,不是吗?”,张定文给了老爹一个白眼!
“嘿嘿,生了个这么聪明的儿子确实不错,不过,老爹我还有一个想法…..”
“要不下次我再给老爷子说家里人丁不够兴旺,让各房再纳几房小妾?”,张定文听着老爹不靠谱的想法,不由揶揄道。
“真是没大没小!说起这事,上次老爷子有这个提法的时候,全家上下闹得鸡飞狗跳了好一阵,你是嫌家里太安宁了是吧!”,张继成脸色一变,立马知道自己的想法行不通,不过这小子话里话外明显嘲弄他的意思,于是欲起身抓住打他屁股。
张定文当然立即起身就跑,父子俩开始在小院中围绕亭台进行追逐,仆从们则远远看着交头接耳,偷笑不已。张家现在有个规矩,能够自己动手的,尽量不要仆从服侍,为了保密,主家与人一起商议事情的时候,除非召唤,仆役都是只能远远看着。因为张定文说了,仆役很快就会退出历史舞台,雇佣将成为过度。
朝堂的急剧变化让大清彻底乱了起来。保守派肆无忌惮动用不光彩的手段囚禁天子与追杀大臣,不只是激怒了诸多朝臣,更是让原来对朝廷仍寄于一丝希望的诸多文人士子与士绅彻底放弃了对朝廷的指望,而是开始谋求其他政治解决问题的手段。之前的主要矛盾还是对国外势力的不满,现在则是对大清王朝的愤恨。
各类报刊与杂志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各种激进的言论充斥民间与朝堂。国外的诸多势力也看到了大清的乱局,积极参与其中,争取更多的影响力与话语权。他们扶植各类报纸、拉拢激进人士,划分各种保护区提供军事与安全的庇护。朝廷几番想禁止这些蛊惑人心的报刊,抓捕逆党与乱臣贼子,却少有收获,因为其背后的势力往往得罪不起,甚至暗助让所有的努力成空,最后也只能作罢,这让整个大清朝从上到下人心浮动,朝局更加波诡云涌。
戊戌年,是真正的乱世开局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