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岁月易逝,红颜易老。
陶凌以指代剑刻下墓碑,亲手葬下爱妻,将谷主之位传于儿子陶源,自此闭关不再出现。
二十年匆匆过去,江湖上已无人再知晓这位桃花剑仙是生是死。
桃花谷内一处庭院之中,陶显轻轻关上房门,转过身后才发现自己身后静静站着一人。
“父亲,你,你来了。”
来人正是桃花谷现任谷主,陶源。
陶显身形一顿,却见陶源左右再无旁人,守门的侍女不知去了哪里。
“不必找了,是我让她们先离开这里。”
陶源手抚长须,眉间微皱看向他身后的房门。
“逆天之事不可为,你好自为之吧。”
“父,父亲。”
陶显闻言低头未语,慌张中带了几分狼狈。
见陶显唯唯诺诺,陶源颇为不悦冷声说道。
“自那诸葛雨死后,你整日浑浑噩噩,十多年来在他身上耗费大量内力,武功已久未有精进。依老夫看来,他能活到今日已算我桃花谷仁至义尽。”
陶显闻言面色一黯,低声哀求道。
“父亲,陶最是我的儿子。”
陶源面无表情看着陶显,嘴里的话却让陶显心中一寒。
“哼,你若狠不下心来,老夫可出手助你。”
“父亲,等最儿再长大些,定会好转。”
想不到父亲会这般无情,陶显默默低下头去,忍不住面露凄苦,却不知是因亡妻还是爱子。
当年陶显少年英才外出游历江湖之时,与诸葛雨一见钟情,两人郎才女貌订下终身之约,婚后亦是幸福美满。
可惜两人却生出了一个体弱多病练不得武功的孩子。
诸葛雨生性要强,受不了谷中人流言蜚语指指点点,竟在陶显出谷外出之时,亲手摔死了尚在襁褓中的儿子陶最,随后自缢身亡。
好在陶最命大仍有一口气息未绝,竟被陶显全力抢救回来,可惜就此摔成了一个痴傻之人。
此事之后,陶显伤心欲绝,从此一蹶不振。
若是无事父亲定不会来这小院,陶显连忙开口问道。
“不知父亲找我可有要紧之事?”
谈及正事,陶源脸上也不觉多了几分凝重。
“明日百花宫到访,与桃花谷共商加入百花宫之事,桃花谷重出江湖指日可待。”
如今天下太平,谷中已有人不甘平淡,纷纷脱离桃花谷入世享乐。一时间,桃花谷中人心浮动,各家各族另怀心思。
桃花谷的实力已大不如前,陶源身为谷主却有心无力,难以统帅全谷。
“加入百花宫?”
当年桃花剑仙陶凌武功盖世,威慑天下群雄无一不服,谷中大小家族也有高手无数,鼎盛之时桃花谷被誉为天下第一隐世之地。
即便这几年桃花谷风光不再,但要入世又何需寄人篱下。
“如今江湖不比当年,百花宫已是天下第一大派,其势力在当今武林通天彻地。而我们桃花谷早就沦为江湖末流,入了江湖也难成气候。”
陶源直言不讳自揭其短,却仍面不改色,语气也是淡泊释然。
“大树之下好乘凉嘛。加入百花宫也算是我们的机缘,届时桃花谷若能借势而起,一时俯首称臣又有何妨。”
陶显撇了撇嘴角,心中暗道。
这百花宫怕是不知桃花谷详情。
当年自陶凌离开师门创立桃花谷之后,未经师门准许,陶凌不曾将所学武功传于后人,桃花谷鼎盛之后再无底蕴,难以争雄。
“你且随我来!明日你要谨慎行事,万不可坏了桃花谷的大事。”
陶源已不愿在此多呆转身而去。
“是,父亲。”
陶显不敢反驳,默默跟在陶源身后。
要说这陶源已年过六十,走起路来却依旧龙行虎步,丝毫不见老态。
可身后的陶显年仅三十许,却面露疲态脸上胡子拉渣,仍可见相貌英俊。
“此次乃是宫主五夫人亲至,诚意满满。”
随着两人渐渐走远,交谈声音已消失不见。
就在这时,屋里躺在床上安睡的少年人却突然睁开双眼,一双眼睛清明有神。
这少年正是陶最。
其实这陶最并不痴傻,相反他很聪明,先天早慧,过目不忘。
“最儿,你活着也是受罪,娘这就带你走,若有来世我们再做母子。”
甚至襁褓之时,他娘亲亲手摔他的场景,陶最都记得很清楚。
当年陶最被陶显救下,脑袋正中有一块血瘀难以治愈,陶显带他寻遍江湖各大名医,竟无一人敢治。
陶最长大之后,智力低下一直无法开口说话,行动缓慢反应迟钝,整日痴痴傻傻。
这块血瘀好似阻断了陶最和自身的连接,将陶最困在另一个世界之中,只能冷眼旁观看着另一个自己浑浑噩噩过了十几年。
直到几个月前,陶最无意间拔出了挂在墙上的长剑,不慎割伤了手掌。
就在这时,一股清凉忽然涌入陶最脑中,瞬间冲开那块血瘀。
“好疼。”
陶最忍不住扔下手中长剑,扶住自己的额头。
“不对,这种感觉。”
陶最立时察觉出异样,低下头伸出手掌放在眼前,就这样缓缓张开,慢慢握住。
“这种感觉是?”
灵魂回归了肉体,欢呼雀跃。
一瞬间,这十几年的过往如走马观花闪过陶最的脑海,塞得陶最头疼欲裂。
突然清醒之后,陶最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继续发呆默默看着桃花谷里中的人和事。
好在陶最已经当了十几年的傻子,装傻对他来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