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就在村长起床着急去县里的时候。
夏曼妮则是忙活上路准备的东西。
她先是准备了吃食。
吃食上她把一袋子面直接做成了烙饼,幸好现在气候干燥,还能保存个十天。
如果遇到梅雨天气,天天下雨什么吃食都得发霉。
想到这里,她自己又不自觉笑了起来。
要是梅雨天气,哪里还用舍家撇业的去逃荒啊?
杂面则是做成了馒头和粗饼,这些东西省着吃的话能够吃二十多天。
还剩下几袋子杂面,则是直接捆在了车底。
夏曼妮昨天在集市上,就找了个磨面的地方,把两袋子碎米磨成了米粉。
她想着,在路上如果来不及煮粥,就直接熬了热水冲米粉喝。
除了主食,夏曼妮还把家里这些日子攒的所有的菜干都带上了。
今年春天没雨,山上的野菜长得也不是很茂盛。
她把家里所有的野菜干,春笋干,各种果子干还有那些新摘得没有来得及晒的都装好带上。
昨天在市集上新买的板油,她打算熬了带上。
并不是她吃不了苦,毕竟是带着四个孩子,他们家的肉都已经吃完了。
有油腥总好比没有,这样还能有些影响。
夏曼妮自欺欺人想着,自己倒是挺乐呵。
除了吃的,她把准备草药的事情交给了四妮儿。
四妮儿得了任务,不光把家里剩的晒好的草药装了起来,还拉着二娃上山一起去山上把能采得草药都采了回来。
至于衣服,夏曼妮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每个人每个季节准备了一身衣服。
只不过里衣又各自准备了两人,但是夏曼妮准备的时候有一个特点。
冬天的衣服够厚,夏天的衣服够薄。
她不敢做不长前后眼的事情,俗话说的好,‘穷家富路’。
再之后,就是要收拾家里的锅碗瓢盆,新买的油布,草笠蓑衣,还有一床草席子。
能少带的都少带了,但是夏曼妮不追求多,但追求精。
看着堆放了满满一堂屋的东西,夏曼妮想了想以后的漫漫长路,只能咬了咬牙坚持带着。
“三娃你跟你大哥,你们两个人把咱们的东西再归置清点一遍。”
其实夏曼妮对这些东西,大体都有数了。
只不过,她在锻炼三娃和大娃。
这样,多个人对家里的东西有数,她也能省些心。
三娃清点,大娃拿笔和纸记录,愣是写了两篇子。
“大娃,你自己收着吧。”
夏曼妮觉得大娃真的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从知道逃荒开始没有一个抱怨的。
“娘,今天怎么做了这么少?”
二娃有些奇怪,以往的时候,他们家最少也会扒拉一个菜,再弄些饭汤。
而今天饭桌子上,只放了几张烙饼,其余的就是白开水。
“以后路上的吃食,肯定比现在还少。明日天不亮,咱们就要出发了。你们提前适应适应。”
一向好吃的二娃,呆愣了一会,也听话的点了点头。
虽然饭食比之前少了,但是夏家吃饭的氛围却跟之前没有什么差别。
吃完饭以后,夏曼妮又让大娃写信。
她准备在走之前,给李叔还有周大夫,巧婶还有张翠玲送个信。
至于他们看到之后,是什么反应她也管不了那些了。
各有各的命,很多事情请求不了。
而此时的村长,正在跟自己的儿子还有村里的长老商量事情。
“今天我去城里,不光是没有县令了,还来了一批外地的官兵。我打听了半天,愣是没有打听到那些官兵是哪里的兵。”
屋子里所有的人,脸上都露出震惊的表情。
十载村一直都是务农为主,村子里出去上工的人几乎没有,多少年了都没有出个秀才。
因此消息比较闭塞。
“不过……”
村长看了看众人的表情,只是略作停顿,接着说到:“我看县城了好多人家已经空了,看县城里的水也都差不多干涸了。至于那些官兵,我听说是哪位王爷的……”
王爷的兵怎么会来这里?
他们大祈朝,可是有五位有名号的王爷。
莫不是要发生什么战争吧?
他们这里虽然不是边界,但是却离南边边界不远。
又是旱灾,又是兵祸。
这让人怎么活?
怪不得,今年的田税竟然要了那样多。
“我看,有的人已经搬到山里住去了。”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那些心里有计算的人,已经在山上找好了有水有住的地方。
“咱们……”
几人都没有个主意,一个个都看向了村长。
“明日,我会跟大家伙说一些情况,看看他们怎么说。”
村子里的族老,一看村长并不想说实情。
于是便逼问到,“你想怎么安排?”
“我想着能走就走。”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他也觉得隐瞒不了了。
“走?走去哪里?”
村长摇了摇头,他还没有想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第二日清晨,就在村长起床着急去县里的时候。
夏曼妮则是忙活上路准备的东西。
她先是准备了吃食。
吃食上她把一袋子面直接做成了烙饼,幸好现在气候干燥,还能保存个十天。
如果遇到梅雨天气,天天下雨什么吃食都得发霉。
想到这里,她自己又不自觉笑了起来。
要是梅雨天气,哪里还用舍家撇业的去逃荒啊?
杂面则是做成了馒头和粗饼,这些东西省着吃的话能够吃二十多天。
还剩下几袋子杂面,则是直接捆在了车底。
夏曼妮昨天在集市上,就找了个磨面的地方,把两袋子碎米磨成了米粉。
她想着,在路上如果来不及煮粥,就直接熬了热水冲米粉喝。
除了主食,夏曼妮还把家里这些日子攒的所有的菜干都带上了。
今年春天没雨,山上的野菜长得也不是很茂盛。
她把家里所有的野菜干,春笋干,各种果子干还有那些新摘得没有来得及晒的都装好带上。
昨天在市集上新买的板油,她打算熬了带上。
并不是她吃不了苦,毕竟是带着四个孩子,他们家的肉都已经吃完了。
有油腥总好比没有,这样还能有些影响。
夏曼妮自欺欺人想着,自己倒是挺乐呵。
除了吃的,她把准备草药的事情交给了四妮儿。
四妮儿得了任务,不光把家里剩的晒好的草药装了起来,还拉着二娃上山一起去山上把能采得草药都采了回来。
至于衣服,夏曼妮按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每个人每个季节准备了一身衣服。
只不过里衣又各自准备了两人,但是夏曼妮准备的时候有一个特点。
冬天的衣服够厚,夏天的衣服够薄。
她不敢做不长前后眼的事情,俗话说的好,‘穷家富路’。
再之后,就是要收拾家里的锅碗瓢盆,新买的油布,草笠蓑衣,还有一床草席子。
能少带的都少带了,但是夏曼妮不追求多,但追求精。
看着堆放了满满一堂屋的东西,夏曼妮想了想以后的漫漫长路,只能咬了咬牙坚持带着。
“三娃你跟你大哥,你们两个人把咱们的东西再归置清点一遍。”
其实夏曼妮对这些东西,大体都有数了。
只不过,她在锻炼三娃和大娃。
这样,多个人对家里的东西有数,她也能省些心。
三娃清点,大娃拿笔和纸记录,愣是写了两篇子。
“大娃,你自己收着吧。”
夏曼妮觉得大娃真的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从知道逃荒开始没有一个抱怨的。
“娘,今天怎么做了这么少?”
二娃有些奇怪,以往的时候,他们家最少也会扒拉一个菜,再弄些饭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