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一天,从名古屋出发,赶在了春日若宫节的前一天,到了奈良县。
奈良古称平城京,自公元710年建都起,作为日本都城历时七十五年。作为内陆县,它是日本历史和文化发祥地之一。
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受唐长安、洛阳影响最明显。
相传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玄孙-刘阿知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
当时刘阿知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兴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29年9月5日来到日本。
阿知王到达日本后,被日本天皇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因此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都有阿知宫,就是刘氏后裔祭祀阿知王的地方。
当年刘阿知归化日本后,被赐姓为“东汉使主”。后来阿知的后裔又改赐姓为大藏。
所以,日本人大藏姓氏的人,一般都会是汉献帝刘协的后人,或有中国的血统。
春日若宫节是在春日大社内的若宫神社举办的节庆活动,起源于12世纪,是为了遏制疾病的蔓延,并祈求丰收而举办的。
这个春日若宫节现在成了奈良县吸引游客的一个手段。也是日本人在十二月里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
一般在十二月里的中旬举行三天的庆祝活动。其中看点最多的要数17日这一天的“本祭”。“本祭”中最吸引人的则是“神乐”和“舞乐”表演。“神乐”是祭神时演奏的音乐,“舞乐”是伴有舞蹈的宫中音乐。其他难得一见的古典文艺表演也纷纷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