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晖人呢?
他徒劳地瞪大双眼在林间搜寻同伴的踪影,却一无所获。
“他真的逃了!”
一瞬间,极致的愤怒在他的胸口炸裂开来,怒火从他的心脏一直燃烧到他的头部。
此时梅百长已经停下了脚步,正站在那株掉了一大块树皮的松树一侧,对着他做出一个中指朝上的侮辱手势。
“我要杀了你,然后杀了黎晖那个胆小鬼!”
怒火烧尽了他最后一丝理智,他再也无暇去观察地面,如同一头蛮牛一般直直地冲向梅百长。
他与梅百长之间的距离不到百米,以他此刻的速度,只要几个呼吸的时间就能到达。
他的怒火虽然将他的速度提到了极限,可还是没能帮他实现杀死梅百长的愿望。
就在距离梅百长不到二十米的地方,他的脚下突然空了。
重力将他狠狠地从地面拽入一个两米余深的陷坑之内,迎接他的不是松软的土壤,而是密密麻麻的尖矛。
数只尖矛同时刺穿了他的身体,将他扎成了一只人形刺猬,鲜血和他的生命一同快速流失。
“黎晖,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他凄厉的惨叫声如同恶鬼的嘶吼,惊起一群栖息在松林中的飞鸟。
。。。。。。。。
摸着黑回到沙滩,正忙着往船上搬着刚刚找到的几捆椰子和香蕉,黎晖隐约听见了雨林深处传来的哀嚎声。
他不再犹豫,用力将木筏推进水中,然后一跃而上。
他是幸运的,在经历了两座海岛和一段极为残酷的海上漂流之后,他依旧活了下来,而且没有受一点伤。
退潮的海水将木筏渐渐带远,同时带走的还有那让他不安的危险。
他确信于虎一行手中有枪,焦宏没有,这就是他决定放弃焦宏三人独自逃离的唯一原因。
他转过身去,望向东面的一片黑暗,顺便将焦宏三人的死活完全抛在了脑后。
在东面的黑暗之中,有一座巨大的葫芦岛,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那里加入一支足够强大的队伍。
。。。。。。。。
“我还以为我抱上了两条大腿,结果搞了半天我自己才是那条最大的腿。这踏马的叫什么事啊!”
梅百长指着被伞布包得像是个粽子的熊保林,又指了指因为失血过多而脸色异常难看的于虎,
“你们两个跟人一对一都能搞成这样,我呢?”
梅百长站在火堆旁,唾沫星子乱飞,
“我可是一对二。就算这样我还是干掉一个吓跑一个,而且连头发都没有掉一根。再看看你们......”
他把头摇得像是个拨浪鼓,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还有你,全场打酱油,一点忙都没帮上,连个六六六都不会喊,要你有何用。”
见于虎和熊保林两人都不理他,他又把矛头对准了忙着给火堆添着干柴的李沫。
“是是是,楚公子天下第一,满意了吧?”
李沫不情不愿地回了一句。他倒是想回怼的,只是一场大战下来,自己连个看客都没混上,确实没脸多说什么。
梅百长趾高气昂地站起身来,刚想多说几句,眼角忽然瞟到躺在庇护所内、依旧昏迷的白发老者,瞬间将自己的光辉战绩抛到了九霄云外。
“虎哥,你说这个世界上有妖吗?”
“嗯?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妖怪。”
于虎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些疑惑地看向梅百长。
“那人能不能二十几天不进食只喝水?”
于虎顺着他的目光找到了白发老者,沉默了许久才开口,
“不能。”
他说的是实话。他不认为一个人可以不进食仅靠水分就可以活过二十几天,可眼前的白发老者打破了他的认知。
从他遇见白发老者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五天。在这期间还有一段连淡水都无法保证的海上漂流生活,可眼前的老者奇迹般的活到了现在,而且生命体征依旧平稳,没有任何死亡的迹象。
“也就是说,这个老头既不是人,也不是妖......”
他捂着脑袋,有些苦恼地抬起了头,
“难道这老头是个人妖?”
一股红晕从白发老者的心口一直冲到了大脑,有那么一瞬间他想要跳起来掐死这该死的小鬼。
可他是理智大于一切的人。
他现在的身份是“观察者”。
红晕渐渐散去,在这漆黑的庇护所内,没有人注意到白发老者身上发生的异常。
。。。。。。。。
于虎和熊保林都受了伤,于是伐木造船的重任全部落在了李沫和梅百长的身上。
李沫倒是任劳任怨,梅百长则整天骂骂咧咧的,好在他只是嘴贱,干起活来倒是不惜力。
因为这次航行的距离远超之前的那一次,加上多了熊保林,来时的竹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李沫和梅百长两人需要在那片猎杀野猪的松树林中寻找合适粗细的松树,然后将砍伐的松木切成相同的长度,再将那些松木转运到几人登陆的那片沙滩。
只是短短几天的时间,两人的体格看起来就健壮了不少。
于虎伤了左肩,短时间内左臂无法吃力,只能每天带着名为“小白”的幼狼寻找食物。
没人能理解梅百长为什么要给一只灰不溜秋的幼狼起名“小白”,可既然他这样叫了,大家也就默许了这个名字。
梅百长一度想把自己在一本老书上学到的驯狗术套用到“小白”身上,可在多次尝试并付出被咬的代价之后,他只能遗憾的宣布驯狼行动失败。
这次驯服行动的后果除了梅百长小腿上的伤口之外,就是这匹幼狼对于虎之外的其他人十分排斥,尤其是梅百长。
。。。。。。。。
距离那一场惨烈的战斗已经过去了七天,熊保林已经可以下地活动,于虎也已经拆掉左肩上的布条,将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制作新的木筏之上。
这一次的木筏要大上许多,三层松木结构加上四米乘以八米的尺寸足以让他们应付海上的小型风浪。
为了应付长时间的海上航行,于虎用坚硬的椰子木制作了一个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