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什么呢?”悟空叫道,“你一个凡人,遇水当然允许你找船啦。”
唐僧恍然,却又问:“是吗?”
“不然呢?遇江、遇湖也就算了,难道遇海,也让你游过彼岸?你真行,就不是你去求真经,该如来送真经来了。”悟空道。
唐僧这才确认:“也对、也对。”
就准备收拾行李,悟空见众神无事,向他告退。
悟空拦住,发令道:“你几个别闲着,这涧水这般宽大,想来有个水神,让他来送这和尚。再去寻些斋饭来,别让和尚饿死了。”
众神闻言一滞,事都可以办,就总觉得不能听悟空的命令使唤。
但小白龙事迹在前,众神不敢贸然违背悟空意思,即各自分头办事。
悟空就去挑行囊,唐僧则站在涧边。
小白龙来告罪道:“还请师父原谅,让大圣领着师父先行,我还得修养一阵才能跟上。”
唐僧礼道:“太子不用着急,尽管养伤就是,贫僧行脚功夫尚可。”
说完,唐僧有点不自然道:“就是…贫僧挺好奇,太子犯了何事,又被菩萨解救,送来于此。”
也是唐僧为悟空的经历后怕,刚才听说小白龙也犯过事,这会儿学着先问问,才好定夺亲近与否。
小白龙沉吟一会儿,又静默多时,才道:“不怕师父知晓。是我纵火烧家,坏了殿上明珠,我父告我忤逆,被玉帝打了三百,判了诛杀。有幸得见观音菩萨,告玉帝解救下来,送来此涧,等候师父。”
唐僧听到忤逆罪名,心说这是家事啊,我个出家人倒不好说什么。虽不知什么原因忤逆,菩萨既然肯救,料想有他的委屈。
过意不去,唐僧合掌没有说话。
小白龙知道尴尬,就提道:“敢问师父,那位齐天大圣是怎样跟随你的?我曾闻他大闹天宫,诸神无力杀他,玉帝请如来施法囚于五行山下,怎样落到你的身边。”
唐僧叹息一声,说道:“是菩萨见他向善之心,解救他出来,护贫僧取经安稳。只是贫僧相处过后,看不出他有半分向善的心肠,反而觉得他在故意作恶,引人堕落。”
小白龙悚惧,心道:“原以为跟着齐天大圣,至少这番去西天必然功成,却不想他还魔心未改。额……要不求菩萨换门行当。”
这时悟空挑着行囊走来,望见上游水面,一位老态的渔翁撑着枯木筏子顺流而来,悟空即吆喝一声:“过来!”
唐僧惊着转头去看,瞧见那位渔翁,他心里骇道:“悟空当真作威作福惯了,说好去请水神来接,怎么又欺负一个老人家。”
老渔翁听到悟空喊话,晓得他亦识破本相,即撑杆靠拢。
悟空挑着行囊就上,然后随手一扔,回望唐僧道:“还看什么?不走了?”
他又对小白龙道:“早点赶来,这和尚能吃苦,却没受苦的本事。”
小白龙欣然领命,就送唐僧。
待唐僧上了筏子,还没说话,那老渔就撑开筏子,如风似箭弄潮而走。
小白龙驻身多时,直到唐僧等人过了半途,他才沉身入涧,休养生息。
唐僧见筏走得急,不觉问道:“悟空,不是去请此涧水神来送?我等现在上了这筏,众神寻我们不见,不得以为你拿他们开心?”
“你也肉眼凡胎惯了,竟什么都看不出来。”悟空声音淡薄,手指一转,指着撑筏的渔翁道,“他不就是来送我们的水神!”
唐僧惶恐,朝渔翁合掌行礼道:“贫僧见识浅短,不知尊神在前,还请恕罪。”
老渔翁手里摇着篙,全不受礼,侧身避过。
“圣僧不必多礼,汝此去西天求取真经,造福众生,本该小神出力相送,还是在下来的慢了。”渔翁说道。
唐僧忙摆手道:“哪敢、哪敢。”
唐僧还要致谢,就听悟空道:“你晓得来得慢了就好,尽心送这和尚过去,就不治你的罪了。”
老渔翁呵呵直笑,嘴里念道:“这是当然。”
“唉~”唐僧摇头叹道,“悟空,水神来送我们,是我等承他的情。你怎么不识好,责怪他来得慢,还要治罪?”
悟空打个呵欠,道:“他作为水神,看管不住那小白龙,冒犯了我,不该治罪?出了事,躲着不露面,还得我找人去请,不该治罪?”
唐僧不再多话,只心里叫道:“这不是得理不饶人嘛。”
老渔翁看透气氛,晓得悟空心烦,也不说话,降低自身存在感。
不觉过了鹰愁陡涧,遥遥看见西岸,悟空即搭好行李,准备上路。
唐僧又口头致谢,老渔翁点了点头,报一句:“圣僧珍重。”
上了岸,唐僧还要辞别,就见那个老渔翁急着木篙一撑,略一挥手,筏子向中流渺渺茫茫而去。
唐僧伫立在岸,不知该说什么好,心里明白是那水神怕悟空。
悟空兀自挑好行囊,就准备向西而行,回过头看见唐僧不懂。
他骂道:“怎么滴,你秃驴想回头,不去取经啦?那不早说,我去唤他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想什么呢?”悟空叫道,“你一个凡人,遇水当然允许你找船啦。”
唐僧恍然,却又问:“是吗?”
“不然呢?遇江、遇湖也就算了,难道遇海,也让你游过彼岸?你真行,就不是你去求真经,该如来送真经来了。”悟空道。
唐僧这才确认:“也对、也对。”
就准备收拾行李,悟空见众神无事,向他告退。
悟空拦住,发令道:“你几个别闲着,这涧水这般宽大,想来有个水神,让他来送这和尚。再去寻些斋饭来,别让和尚饿死了。”
众神闻言一滞,事都可以办,就总觉得不能听悟空的命令使唤。
但小白龙事迹在前,众神不敢贸然违背悟空意思,即各自分头办事。
悟空就去挑行囊,唐僧则站在涧边。
小白龙来告罪道:“还请师父原谅,让大圣领着师父先行,我还得修养一阵才能跟上。”
唐僧礼道:“太子不用着急,尽管养伤就是,贫僧行脚功夫尚可。”
说完,唐僧有点不自然道:“就是…贫僧挺好奇,太子犯了何事,又被菩萨解救,送来于此。”
也是唐僧为悟空的经历后怕,刚才听说小白龙也犯过事,这会儿学着先问问,才好定夺亲近与否。
小白龙沉吟一会儿,又静默多时,才道:“不怕师父知晓。是我纵火烧家,坏了殿上明珠,我父告我忤逆,被玉帝打了三百,判了诛杀。有幸得见观音菩萨,告玉帝解救下来,送来此涧,等候师父。”
唐僧听到忤逆罪名,心说这是家事啊,我个出家人倒不好说什么。虽不知什么原因忤逆,菩萨既然肯救,料想有他的委屈。
过意不去,唐僧合掌没有说话。
小白龙知道尴尬,就提道:“敢问师父,那位齐天大圣是怎样跟随你的?我曾闻他大闹天宫,诸神无力杀他,玉帝请如来施法囚于五行山下,怎样落到你的身边。”
唐僧叹息一声,说道:“是菩萨见他向善之心,解救他出来,护贫僧取经安稳。只是贫僧相处过后,看不出他有半分向善的心肠,反而觉得他在故意作恶,引人堕落。”
小白龙悚惧,心道:“原以为跟着齐天大圣,至少这番去西天必然功成,却不想他还魔心未改。额……要不求菩萨换门行当。”
这时悟空挑着行囊走来,望见上游水面,一位老态的渔翁撑着枯木筏子顺流而来,悟空即吆喝一声:“过来!”
唐僧惊着转头去看,瞧见那位渔翁,他心里骇道:“悟空当真作威作福惯了,说好去请水神来接,怎么又欺负一个老人家。”
老渔翁听到悟空喊话,晓得他亦识破本相,即撑杆靠拢。
悟空挑着行囊就上,然后随手一扔,回望唐僧道:“还看什么?不走了?”
他又对小白龙道:“早点赶来,这和尚能吃苦,却没受苦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