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直播,没有欢呼!高仁就这么悄悄的走进返回舱。
已经是接近凌晨,这次发射定在凌晨,初升的太阳正准备跳出远处的山峦,金色的阳光仿佛从地下洒向天空!
今天万里无云!
天剑局基地里,已经坐了几个高层,这是在大统领授意下成立的临时指挥部,军事、航天等各类专家人员一个不少。
耳机里传来各种发射指令,各种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高仁平静的躺坐舱内,虽然舱内服已经的很轻便了的,但是也有几十公斤,带着防辐射头盔,呼吸声异常明显。
随着“点火”一声令下。
高仁头盔的耳机是和地面指挥中心相连的!
高仁感到轻微的震动,接着猛然声音巨响,仿佛屁股下面点燃了一个大炮仗!
跟着声音变成了混杂的交响乐,“轰!隆!隆!”
头盔内传来各种响声,轻微的舱内金属响声,震动的哒哒哒声。
接着高仁感觉身体在上升,现在有整流罩罩着,看不见外面的情况,就算没有整流罩,也看不见,高仁是坐在返回舱里面的,没有开窗的。
经过几秒的缓冲,突然高仁感觉像是有几个大汉按住了自己一样,死死的把自己压在了位置上,全身血液都向着后背流动。
火箭已经加速上升,这是开始过载了。
耳机里仍然清晰传来指令声音。
“太原跟踪正常!光学正常!”
“海南跟踪正常!”
..........
走前专家给他讲过,大概170秒的过载之后,就基本飞出了蓝星的正常引力范畴,这个时候就是失重了。
果然,听到指令:“助推器分离!”
过了几十秒,再次听到“整流罩分离!”
“逃逸塔分离!”
这个是安全装置,本来如果没有高仁的话是不必要安装逃逸塔的!
天舟三号如果在没有起飞的时候看,最上面是逃逸塔,然后连接的就是返回舱、天舟三号、助推舱!
逃逸塔存在不是真的人跑里面去逃跑,而是在上升阶段,出现发射故障的时候,逃逸塔小火箭启动,会带着天舟和返回舱分离,避开下面的火箭或产生的爆炸物,从而避免损失。
现在已经完成上升阶段,逃逸塔就不必要存在了。
再过了二百多秒,一二级火箭分离,火箭二级发动机启动!
这个时候,太空失重表现出来了。
高仁只觉的身体一轻,手臂在没有用力的情况下飘了起来!
头盔没有取下,听的耳边呼吸声以及轻微的机械声,这种声音仿佛有点混音的感觉,一是通过返回舱内的空气传播而来,二是通过身体与身下的躺椅直接传导而来!
整个飞船由于内外压差的关系,金属件之间的摩擦声音。
这个有人已经提前告诉他了,属于正常现象。
如同潜水艇下潜中的那种声音!
新鲜感还没有结束,再次传来二级火箭关闭!
这个时候已经进入滑翔阶段,已经离地面大约三百公里了。
约莫过了几分钟,二级火箭再次点火,把天舟再次送向更高轨道。
再经历了七八分钟,二级火箭脱离。
这个时候,天舟已经到达预定轨道,接下来就是依靠推进舱绕蓝星飞行,数圈之后将和空间站进行垂向交汇对接,整个时间五到六小时。
华夏的空间站随蓝星自转,空间站运行的速度只与轨道高度有关。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在蓝星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0.465公里/秒,而空间站速度7.68公里/秒,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km/s。
所以空间站不会脱离蓝星的引力。速度大大快于蓝星的自转速度,它目前的近地点轨道高度是383.7公里,远地点高度393.7公里,从数学上来讲它是一个椭圆形轨道。
而对于巨大的蓝星来说,这是一个距地面约388.6公里的接近圆的轨道。
天宫空间站在这个圆轨道上高速飞行,每天要绕蓝星转15圈半,大约每1个半小时,航天员们就要经历一次日出与日落。
经过了大约一小时之后,耳机里传来地面指挥中心的指令,天舟已经和空间站处于同一轨道,准备开始相对接近!
在舱内密闭空间,如果不是耳边时不时传来指令,高仁觉得就像关禁闭。
这也是但是航天专家建议,运行指令要随时传给高仁,以免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他精神紧张。
的确,有了这指令声,高仁觉得不寂寞。
过了一会儿,指令再次传来,“进行自主交汇对接!”
时间仿佛很长,又很短!
“进入对接停泊点200米!”
“进入对接50米!”
“几分钟后,传来倒数指令!
随着一种轻微的震动,和机械锁止的声音。
“恭喜高仁同志,你成为第一个登陆空间站的普通人!”
对接成功,下一步就是进入空间站,但是这不用高仁自己做,空间站早已经得到指令,在对接成功之后,一名航天员会从主舱端进入,打开返回舱,把高仁引导到空间站。
主要是高仁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对仪器仪表或指示等不能进行相应操作。
随着阀门的转动,跟着听见轻微的漏气声音。
有声音证明舱内空气气压等皆一切正常。
几秒后,穿着蓝色制服的航天员李广苏钻了进来,伸手道:“欢迎您,高仁同志!”
高仁一笑:“真是新奇的体验!”
“高仁同志,现在跟着我,失重环境下,注意我手抓位置!”
返回舱狭小,二人也没多说,在江新林带领下,飘进了空间站。
叶光富和李聪也分别与高仁握手,都面带新奇的打量高仁!
国家专门为这个新成立的天剑局的总规划师发射一次,还这么紧急,都表示好奇心很重,但是高素质的素养和纪律又让他们忍住没问。
脱去舱内服,里面和他们一样的蓝色常服,高仁这才舒了一口气。
空间站空气是人造的,所以并不好闻,有一种金属味道,这是高仁吸第一口的感觉。
接着听到传来控制中心指令。
空间站指令长叶光富一看内容,楞住了。
空间站立即执行二项任务:第一,变轨近地点428公里,远地点高度为2030公里,倾角68.4度,回收东方红一号!
我靠!叶光富差点爆粗口!
52年了,东方红一号竟还在天上飞
没想到,52年过去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竟然还在天上飞?!
最近被天文爱好者拍了下来,说实话大多数人还有点不敢相信。
就在几天前,一段“世纪同框”的视频让网友集体破防。
视频中,“东方红一号”卫星与华夏空间站擦身而过,发射相差了近半个世纪的两个人造天体在夜空中“遥遥相望”。
有网友感慨这相隔半世纪的两颗“星星”相聚的奇迹。
但让更多网友惊奇的是,“东方红一号”竟然还在天上。
毕竟,同时期美国、苏联和日本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都已经因为轨道、动力等各种原因坠毁。
“东方红一号”本身的意义无需赘述,它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作为“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承载着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和初心。
而“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更标志着华夏对于太空的探索就此拉开序幕。
据最新数据显示,东方红一号卫星最新近地点高度为428公里,远地点高度为2030公里。
也就是说,经过半世纪的运行,东方红一号的近地点仅降低了13公里。
回收东方红一号,还是用我们最先进最复杂的空间站变轨去回收。
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是这任务不仅要回收,还要无损回收。
这个意义重大,必须完成!
也是全华夏人民在得知东方红一号还在天上之后的请求。
不要看是简简单单的要求变轨几个字,这变轨是表示完全和东方红一号的轨道一样,倾角也一样,才能完成。
这得耗费多少燃料,怪不得这次天舟三号上来,显示几乎携带的全部都是燃料。
明显是为任务而来。
任务二:完成回收后再次变轨,近地400公里,远地点36000公里,倾角0度,回收“中继器”!
中继器位置由高仁同志提供,位于远地点同步静止蓝星轨道36000公里处!
本任务到达远地点静止同步轨道后,由高仁同志全权负责。
麻蛋,这远地点36000公里静止同步轨道!这难度,无异于千里之外穿针眼!
指令长叶光富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中继器”的事情叶光富上来之后也听刚回去的杨洪波介绍过,我们曾经根据消息进行一次小变轨探测,还是光学相机仔细照了,没有收获,现在一看数据,变轨太小了,怎么能看得见?
任务后面还有说明:这二次变轨也是一次验证,验证我们的空间站机动能力以及将来为更高层次的航天器做数据搜集。
在空间站,是有玻璃玄窗的。
透过窗口,每九十分钟就看到一次日升日落,蓝色的球体就在下面缓缓转动。
高仁觉得,这一刻,美极了!
在看向浩瀚宇宙,在没有正对太阳的时候,黑暗宇宙中无数星光恒定在那里,犹如背景板一般简单,只有蓝星显的如此特殊!
突然觉得,姬如真所说的无尽长城是不是在保护蓝星呢?
或许是吧!
这么美丽的玻璃珠子,谁都不舍破坏吧?
“怎么样?很漂亮吧!”李聪飘了过来问到。
“任何语言都难以完全描述,盯着蓝星,你的眼神会不知不觉沉浸其中!”高仁感叹到。
“是啊,人的渺小只有在这里完全体会,你身处太空,随着失重会让你有一种无力、弱小感!”李聪补充道。
“浩瀚太空,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明白这几个字的深邃,人类在这里才能感到恒河沙粒的渺小!”
二人在这里发出一阵感叹,不多会儿,叶光富通知要开始变轨了。
四人都在天和号核心舱内,随着地面指挥中心传来指令:“空间站以到达变轨位置!”
指令长叶光富跟着重复:“空间站以到达变轨位置!”并指向某仪表。
地面指挥中心:“霍尔推进器全加力!”
指令长叶光富跟着重复:“霍尔推进器全加力!”
地面指挥中心:“空间站天舟三号发动机点火!”同时指向点火按键。
指令长叶光富跟着重复:“空间站天舟三号发动机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