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板的心思,唐晨知道得一清二楚,无非就是想借着稍稍熟络了一些,就想从唐晨的口中套出点什么话来。这种想平白得到服务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有,每每仗着不过是“朋友”而已,就想占点便宜。要知道,唐晨随便指点一番,那个酬金已经成千上万了,你不过是刚刚知道姓名的点头之交,就想获取这种服务?是你把别人想得太傻,还是以为自己太聪明?
唐晨记得自己的在大学里的心理学老师说过一个事:这个老师之前在网络上发表过心理学方面的文章,也在部分平台开过心理学课程。于是,不少读者顺着他的文章找到了他的微信号。唐晨的老师说,加完一读个者,然后那人聊天第一句话就是:“我很喜欢你的文章,我们交个朋友吧。”
这个老师呢,也很实诚,发了个友善的表情。然后,第二天,那读者发了一则消息给这个老师:“你好在吗?你有没有什么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推荐呀?”这个老师也没想太多,就转给这个读者关于他自己的书单列表。
第三天,那读者又发消息个这个老师:“你好,我写了篇文章,也不知道写得好不好,你能不能帮我看看?”这个老师心想读者嘛,向自己请教写文章,也是一种信任的体现,于是就帮他看了,还提了一些实用建议。
第四天,那读者没有发任何消息。第五天,那读者的消息来了:“我最近总是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出来,你能不能开导开导我?”这个老师当时因为在上课,没有及时回那读者。然后那读者发了一个:“?”
潜台词大家都懂,就是你死哪儿去了,怎么还不回。当时这个老师就炸了,心里想我自己做线下咨询还三百块钱一小时呢,凭什么给你免费咨询,还开导开导你?!
在课堂上面,这个老师说到这,唐晨就明白了。这个老师的读者,基本是试图用一句“我很喜欢你的文章,我们交个朋友吧”来换朋友对他的服务性功能。短短五天时间,那位读者可以说是赚到了。他试图用一句话换取这个老师的三项免费线上服务:开书单、作文一对一免费线上辅导和免费线上心理咨询。当然第三项服务没有实现。
所以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个读者所谓的交朋友,等同于换取免费服务。
唐晨发现很多人在以“朋友的名义”做着占便宜的事。说得好听点是消费友情,说得难听点就是买东西不给钱呗。然而,这是人的劣根性,越是学识不高的人,越喜欢这么做。涵养高的人,都知道哪怕是别人的指点,也不是免费的。毕竟中国人现在很不习惯为知识付费,可人家的知识也不是凭空得来的啊?
唐晨认为,真正的朋友,不会是因为一句“我们交个朋友吧”而开始的。功利交友者、刻意交友者,都在画蛇添足,粉饰情感。
唐晨很认同一句话:朋友本身无用,也不该被用。
如果你真正要用到朋友了,一定要尊重朋友,别让朋友吃亏。友情经不起亏待,更经不起消耗。我自己在请朋友帮忙时,都特别谨慎。越是朋友,越要给钱,要么请客吃饭。尤其是要动用朋友的专业能力或者技术,更得给钱。不要把情义和业务混为一谈,情义是情义,业务是业务。
起初,那些喜欢占朋友便宜的人,背后都站着很多朋友。占着占着,还剩三五个。占着占着,还剩一两个。走到今天,他蓦然回首,发现背后早已空无一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