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要省吧?!”
“嗯,那下次?!不生气了。”
“我没有生气。”
“嗯,累了靠过来,老公的肩膀很结实。”
“你还可以脸皮再厚点吗?”
“怎么了?”
“老公……”
“唉,老婆。”
“荣世杰,你占我便宜,我的意思是还没有结婚呢,就那样叫不好啦!”
“那明天就去登记。”
他认真的看着我,再等我的回复。
“回家再说。”
“好,都听老婆的。”
就这样靠着耍无赖,成功叫上了“老婆”。
很多年以后才发现,什么都听老婆的这句话,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你当真了,就是你的不对了。
没过多久,我俩就订婚了。
订婚后的第三天,我妈妈就进了医院。
她老人家说是头难受,到了医院先办了住院手续。
后续就拍片,医生诊断,结果定为“轻微脑干堵塞”。
你说我妈在医院里,我却不记得自己在医院陪她、照顾她。
我去哪儿了,那个时候?十多年后想起来,内心满是愧疚。
只记得那天,和荣世杰跑到婚姻登记所登记了结婚,成了他的妻子。
我俩拿着红色的小本本跑到了医院,妈妈拿着小本本一直看看。
满心欢喜的看着自己的女儿真的嫁出去了,那会儿我无比自豪,觉得一切都值得的。
我知道我离那个人越来越远了……
婚礼定在在半个月后举行,妈妈刚出院没多久,家里都心疼无比。
所以结婚所用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家里的哥哥嫂嫂叔叔婶婶帮忙解决的。
那会儿有个词儿叫“送亲婆”,我是第一次听说。
你们知道这个词儿吗?
妈妈说本来该由三婶陪着你去婆家的,可是咱们两家的关系你也是知道的。
如果三婶不来,就由四婶陪着你去婆家。
不管是三婶还是四婶都在扮演这个“送亲婆”的角色,她是为了让女儿的母亲安心,保证自家女儿在婆家不受委屈。
婚礼那日,三婶儿还是来了。不管以前,她来了,在我的婚礼上,我自笑脸相迎。
人的道路曲折离奇,没有一帆风顺的。
这些个道理,我这个资深学生不比在场的每个人懂的少。
母亲为了我的婚事,不惜与人家摒除前嫌,说破了天我都不会去做让母亲下不来台的事。
婚礼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着,鞭炮齐鸣,新郎入门迎娶,堵门,抢亲,新郎献唱……
越接近尾声,母亲的眼眶越红,好歹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并没有在女儿的婚礼上掉下一滴泪。
事后我问母亲,眼睛都那么红了怎么就没哭出来?
母亲说:“不吉利的,小傻瓜。”
母亲把母爱诠释到了极限,全都体现在无微不至的细节上。
这辈子欠她的,估计把下辈子算上也不一定能还的清!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就来到了婆家。
拜堂环节时,竟然找不到主持人,三婶儿拽着我的胳膊就进了屋。
这成了我的一个遗憾。
爱看古装剧的我,每每看到一对儿心爱的人拜天地时,我都忍不住可惜再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