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边,周易坐在电脑前,冷静地考虑今后的安排。
既然决心要做导演,还是自己投资拍电影,单打独斗显然不行,必须要组建自己的班底,因此成立一个工作室势在必行,正好可以从第一部电影开始磨合队伍。
至于工作室的定位,周易不假思索就定了下来,简单来说就三个字,小而精。
曾经拥有过一家一百多人的游戏公司,他深深体会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各种各样的利益纠葛,劳心劳力,很多时候就算自己不愿,但还是被裹挟着不得不往前走。
好不容易跳出来了,他可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工作室只会是那种小规模的,专注于内容制作。
如今周易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对电影行当一无所知的小白,从项目筹备到建组拍摄再到后面的发行上映以及周边拓展,这是一条庞大的产业链,无数人都依附于这条链条生存。
后面那些发行、院线之类的环节他完全没兴趣参与,也不需要非得掺和进去。
只要电影足够出色,能给参与其中的人带来足够的利益,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围绕在他身边,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就可以得到保证,并且还会随着不断的成功而越来越大。
至于电影能否成功,周易也不能确保,不过参考记忆中那些通过市场检验的概念,把一切都做到最好,成功的可能性怎么也要比其他人大。
这就足够了。
定位是内容制作,自己自然是核心,负责剧本和导演,那么就需要人来协助他筹建剧组,和各个环节进行沟通,以及打理工作室。
这样的人从哪里找?
思来想去,周易还是给柳依依发了条消息,毕竟自己认识的人中,只有她真正熟悉这个圈子。
把自己的打算和需求跟她说了一遍,周易开始在网上为工作室选址,不过柳依依显然极为上心,半个多小时就已经物色到人选。
吴雨珊,34岁,近十年的影视业从业经验,参与制作过多部热卖影视剧,最后供职的是鸿星娱乐,担任制作部的副部长。
“珊姐对我很照顾,也是单亲妈妈一个人带女儿,能力很强,但经常要请假去照顾萌萌,工作不太稳定,职位一直不高。自从我和鸿星闹翻,她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前阵子又因为请假的事情,公司直接把她辞了,现在正在找工作呢。
易哥,你那边短期内反正没多少事,不怎么需要全勤坐班,不如就让珊姐先过来,她很需要工作养家的。”
易哥都喊出来了,周易还能怎么办,先见一面,无法胜任的话随便编个其它职位。
反正人一定会招进来。
“行,你帮我约一下她,明天找个地方见个面,地方你来定。”
“谢啦,我这就去打电话。”
次日上午10点,在一家咖啡厅周易见到了吴雨珊,她刚放暑假的女儿张萌也一起过来了。
吴雨珊乍一看上去就是个很普通的家庭主妇,微胖的脸上看得出精心化过妆,面对周易时也有些紧张,显然对这次面试很看重。
大概8、9岁大的张萌人如其名,粉雕玉琢的一个萌萌小丫头,此时正乖乖地坐在柳依依身边,小口小口地吃着专门为她点的点心。
“周总。”
吴雨珊的话音刚落,周易就笑着说道:“我和依依是朋友,既然她叫你珊姐,我也就跟着叫了,你直接叫我小易小周都行,别周总来周总去的,听着怪不习惯。”
吴雨珊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见周易态度认真且坚决便不再扭捏推辞,整个人也放松下来,点头道:“好,那我就托大叫一声小周,不知道你对于工作时间的安排是怎么样的?”
“工作室还在草创阶段,短时间内不会有多少事,时间你可以自由安排,不过最迟7月底,工作室的第一个项目就要启动了,到那个时候会开始忙起来。
你的情况依依给我说过了,我很理解也很敬佩你这样的母亲,所以不要求你一定要打卡上班,只要工作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你在哪里办公都可以。”
吴雨珊感激地说:“谢谢小周,其实萌萌现在大了,比以前懂事多了,家里也有请保姆,需要请假的时候并不多,除非实在是非去不可的那种,不过我会尽量安排好。”
“小孩子现在正是需要陪伴的时候,可以的话就尽量多陪陪她吧,时间可是过得很快的,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周易这番话险些让吴雨珊潸然泪下,旁边的柳依依也目光闪动。
单亲母亲带着女儿在外面讨生活,其中的艰辛经历过的人自然懂。
继续聊了一会,对吴雨珊大概有了点了解,周易进入正题。
“我对工作室的定位是内容创作,以我为创作核心,这样的工作室需要哪些方面的人员?”
吴雨珊昨天已经从柳依依那边知道周易的情况,当即回应道:“剧本和导演有你一肩挑起来,做的也都是自己的项目,那必须要招募的其实也就是财务和营销。
财务负责走账、报税等一系列事务,这方面的人需要小周你自己去找。营销负责电影的宣传和销售,信得过的话,我可以拉我朋友过来。
法务方面可以外包出去,其余的暂时都可以交给我。反正只是一个个项目做过去,也费不了多少事,以后如果摊子大了,那就再根据需要招人就行。”
说这话的时候,吴雨珊平平无奇的脸上爆发出极强的自信,周易不由得大喜。
他就喜欢这样的人才,自己就可以当个甩手掌柜了。
又聊了会待遇方面的问题。
周易给出的工资只能说比平均水准略高,主要靠奖金,按照项目收益来拿提成,成绩好的话一年光奖金都不止六位数,吴雨珊自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于是定下由她来管理工作室。
送走吴雨珊,柳依依问道:“财务打算从哪里找,这种的必须是你信得过的才行。”
“早有人选,我前面几年可不是白混的。”
说完,周易从通讯录里翻出一个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几声被接通,那头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易哥。”
“我整了个工作室,打算进军电影界,亲自做导演,你来不来?”
“来!”
“那就麻溜的离职,办好了来找我。”
“好!”
那头一个年轻人放下手机,刚进办公室就被顶头上司喊过去,对方拿着一份报表正要说话,年轻人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辞职报告:“我不干了。”
……
“他叫罗海涛,我大学同学,打游戏认识的,后来跟着我一起出来创建九州游戏,能力挺不错。公司卖掉后他日子过得不是很好,毕竟是我的老班底,而且太年轻,得不到上面的信任。
本来约好了等我歇个一年半载的再喊他过来的,没想到这么快就闲不住了。”
车内,周易边开车边对柳依依解释,不料她关注的重点全在最后一句。
“为什么这么快就闲不住了呢?”
周易才不信她不知道原因,居然还故意问,真是恶趣味。
“没办法,就是这么勤快。”
虽然不是自己想听到的答复,但柳依依还真信了。
“有天赋,还这么勤奋,你能成功绝对是必然的,不过还是得多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这番话直接把周易干沉默了,片刻之后才疑惑地问:“你从哪看到我勤奋的?”
柳依依掰着指头很认真地说:“光是那么多乐器就已经需要大量的练习了,你还要学音乐,写歌,写剧本,现在又要学着做导演,中间还抽空拍了部微电影。如果这都不算勤奋,我不知道怎样才能算。”
“学习的快乐,你这种学渣是不会懂的。嘶,别动手啊,开车呢。不对,我是说,我居然做了这么多事情?”
“正常啊,忙起来什么都顾不上,回过头再去看,是会有这样的感慨的。”
收回掐在他胳膊上的手,柳依依若无其事地说完,又发出一声感叹:“你这么拼,我压力好大的。”
周易没去细品她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心中满是荒谬的感觉。
我怎么就成勤奋的代表了?
将车停在路边,周易开始深刻地反思。
学音乐,玩乐器,这些都是兴趣爱好,可以归属于娱乐。
写剧本,随心所欲地创造世界,操控笔下人物的命运,这个应该也算得上是兴趣爱好。
拍电影,将自己构建的故事转为画面,带着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喜怒哀乐,领略不同的风光,似乎也属于兴趣爱好。
一条条捋下来,周易发现依依提到的所有事情,他都跟玩游戏一样,乐在其中,这也能算勤奋?
当他问出这个问题后,换来的是柳依依看变态的眼神。
“你这都工作狂了好吗?真的,有空多玩玩游戏,旅旅游,你会发现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工作。”
同时柳依依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这样我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游戏我有在玩啊。”
“不够,每天保证至少两小时,我有空也会陪你玩。”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