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其他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174章 还是刘娥技高一筹

第174章 还是刘娥技高一筹(1 / 1)

“冯拯确实很擅长写文章,

但要是让他用文章来退敌,他恐怕还没那个能力。

既然没这个本事,那就低调点吧。

障碍扫除,

高琼于是便立即下令,

令卫士将真宗的车驾转向北城行进。”

“当宋真宗的黄龙旗出现在澶州北城楼上时,

城下的北宋将士与百姓们,

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士气瞬间拉满,

仿佛每个人都获得了最顶级的buff加持。

其实宋真宗到达澶州北城后,就把指挥作战的重任交给了寇凖。

他只是象征性的巡视了一番,然后便匆匆返回了南城的行宫。

但他本身的定位就是一个吉祥物、工具人而已,

所以当他完成露面的工作后,他还在不在城北,其实影响已经不大。

只要皇帝不逃跑,

他的精神力量,就能够持续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不过宋真宗对寇凖能否成功应对契丹人的进攻,

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于是他多次派人暗中去观察寇凖的动态。

探子回报,

说寇凖这兄弟正在与知制诰杨亿于城楼上对弈品酒,

神态十分镇定,看起来成竹在胸。

而寇凖的镇定自若与成竹在胸,

也确实感染了宋真宗,使真宗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恐慌。

最后,真宗终于勉强留了下来,并静观战局的进一步发展。”

“自从契丹大军南下,攻入中原腹地后,

宋朝各地的百姓和军民,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意志。

反而是朝堂之上,到处充斥着逃跑、避战的声音。

老百姓和普通士卒,

要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有血性、有骨气的多。”

苏治一番话,把宋朝一干大臣得罪了个精光。

虽然不是每个大臣都是软脚虾,但至少这群人占了大多数。

这群人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因为现实就是如此。

“与此同时,

辽军虽然号称拥有二十万大军,

但他们深入敌境,战线拉得过长,粮草供应变得愈发困难。

这场战争的胜负,依然悬于一线之间。”

“进入十月后,

契丹军队在战场上的形势急转直下,接连遭受重创。

尤其是当真宗亲临北城时,

辽军先锋萧挞览,便在澶州城下被宋将李继隆的部将张环,以床子弩射杀,极大地动摇了契丹军心。

战场上形势越来越不利,

辽国的萧太后和大丞相开始意识到,

继续战斗,可能无法获得更多利益。

于是,他们决定转变策略,

向北宋统皇帝提出了‘议和’的建议,

企图从谈判桌上,

获取在战场上难以夺取的好处。

而宋真宗本就对抗敌没有太坚定的决心,

契丹人提出的‘议和’,

这下子正好迎合了他的心意。”

刘邦眉头紧锁,说道:“这大宋皇帝跟晚清可谓如出一辙。明明自己打赢了,却不想着去把对手吃了,反而选择认怂议和??”

杨广也露出匪夷所思的神情,接口道:“趁胜追击,痛打落水狗不是更好吗?为何要选择议和这种养虎为患的方式?”

朱由检一脸嘲讽地摇了摇头:“这就是大宋皇帝的作风,你永远可以相信他们在面对外敌时的软弱和妥协!”

苏治:“气人吗?

别急,

后面还有更气人的!”

观众:“……”

“契丹提出的议和条件,

是要宋朝‘归还’被后周世宗柴荣北伐时,夺取的‘关南之地’。

而宋朝方面则表明,

只要辽军撤退,

愿意每年支付一定数量的银绢作为补偿,

但坚决不答应领土的割让。

两军在对峙状态下展开了谈判,

最终还是按照宋朝的条件达成了初步协议,剩下的问题就是每年给辽银绢的数量。”

“在此整个过程中,寇凖是坚决反对议和的。

他始终主张应该乘胜追击,收复失地。

而且在此期间,

主战派的将领杨之,已经成功夺取了幽燕数州。

但由于宋真宗更倾向于议和,妥协派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

他们开始对寇凖进行攻讦,

指责他拥兵自重,甚至有图谋不轨之嫌。

在这些诋毁之声下,

寇凖只能无奈放弃了主战立场,

这也进一步助长了妥协派的气焰。

最终,在妥协派的策划下,

同年十二月,

宋辽双方正式签订了和约,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澶渊之盟’!”

“卧槽!!”

“真特么服了这帮软蛋了!”

“当软骨头还能当得如此高调,除了清朝,也就是宋朝了吧?”

“只是可惜了那些浴血奋战、舍身保国的士兵和百姓们。

他们的付出,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纸充满屈辱的条约。”

“对不起,我宋朝又让大家看笑话了。”

“……”

视频继续播放,

“经过这一战过后,

寇凖因抗敌功勋卓着,

获得了诸多封赏,

并更加得到宋真宗的器重。

然而大家应该也都知道,

在宋朝时期,

但凡有功而且是对外有功之人,往往易招嫉妒,尤其易受文官群体的排挤。

加上寇凖性格执着,

平日里总是言辞直率,

因此不可避免地得罪了一些人。”

“景德三年(1006年),

在澶渊之盟签订仅一年多时间,

寇凖便被罢免了宰相职务,并调任陕州做知州。

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一直在外地任职。

而留在朝中的王钦若等人,则逐渐掌握了朝堂大权。

又因他们善于逢迎、阿谀奉承,

因此深受宋真宗的宠爱。

如果寇凖能安心在外地任职,不再回京,他的晚年或许能过得较为安稳。

毕竟是做了多年宰相的人,

在朝中也算根深蒂固,

要想彻底扳倒他并不容易。

然而,天禧三年(1019年),

寇凖再次被召回京城担任丞相,

这一次的回归,却给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寇凖之所以能够重返朝中并担任宰相,

实际上是因为当时掌权的王钦若和丁谓,

在声望和资历上均显不足,

难以直接晋升为宰辅。

因此,他们决定先将寇凖请回朝中,

并利用寇凖的声望,来为自己办事。

奈何寇凖回京以后,

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

不愿与其同流合污,

从而引发了他们的强烈不满和愤恨。”

“而此时的朝堂,

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当年寇凖离开之前,已经截然不同了。

宋真宗如今身患疾病,将朝政大权交予了皇后刘氏来执掌。

刘皇后是个类似武则天的人物,将权力牢牢握在了手中。

王钦若和丁谓等人,也都是支持刘皇后掌权的人。

而寇凖在回京后,

则明确表态支持太子掌权,

这使得他不可避免地,

卷入了一场激烈且充满危险的政治斗争之中。“

喜欢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请大家收藏:()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最新小说: 豪门弃女霸宠入怀秦音墨亦琛 玄幻:我的卧底生涯全是梗 我家鱼塘 爸爸嫁入豪门,小奶包抱紧金饭碗 嫁给豪门老男人,小娇妻被宠疯了 昼夜颠倒,封少揽我入怀 天眼中场 奥特曼大奖赛!我,诺亚人间体 魔兽世界万物凋零 重生:开局逮到清冷校花售卖碟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