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历,无上云,南甜
斗壶大会的场面十分壮观,数百名茶艺爱好者聚集在南甜的广场上,场面热闹非凡。广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茶桌和茶几,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只茶壶,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哇,这些茶壶都太精美了,简直是艺术品啊!”茶客1
“是啊,每一只茶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制作工艺真是不错。”茶艺师
“听说这次斗壶大会有很多来自各地的茶艺高手参赛,应该会是一场精彩的比赛。”茶客2
“没错,之前就听说了,有些茶壶的制作者是真正的大师级人物,他们的作品必定会让人眼前一亮。”茶客3
“看来这次比赛水平很高啊,我都有些期待了。不知道最终谁能脱颖而出,赢得比赛的冠军呢?”茶艺爱好者
“嗯,拭目以待吧,好货沉底,越到最后越精彩。”茶艺师
百花齐放的茶壶摆放在桌上,每个茶壶都有着独特的造型和工艺,充分展现了制壶者的匠心独运。其中,一些茶壶的泥料精选上等紫砂,质地细腻,色泽鲜艳;而另一些茶壶则采用了珍贵的铁心紫砂泥料,制作精湛,极具收藏价值。
杨师傅和他师兄弟来到斗壶大会的场地,一边观赏着各式各样的茶壶,一边交流着对茶艺的见解。
“师弟,你看,这些茶壶造型多样,制作工艺也各有千秋,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杨师傅手持一把朱泥壶,喃喃地说完,随即便打开了一把折扇,上面的墨竹,寥寥几笔显风姿,一侧几行字,上书烹尝方带酒,滋味更无茶。
“是啊,杨师兄,今年可真热闹,这些手拉壶都别有千秋,每一只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匠心独运。”同为大领域级别的谢门吴师弟附和几句,心思全在壶上。
“这次比赛的参赛茶壶品质都很高,连东酸那边的大师也来了。”杨师傅往四周瞅了一眼说着。
“嗯,来者为客!文斗和武斗悉随尊便。”吴师弟豁达地说着,看了一眼广场中央和南甜领主寒暄的东酸来客。
“哈哈,当然!时间还早着呢,不如先来斗壶令?”杨师傅说完,便展开了手中壶。
“好啊,那就来文斗,就当是为了这次斗壶大会预热一下!”吴师弟掏出一把手拉壶。
随即,两名大师就这样相视而笑,杨师傅掏出一个圣泉茶叶罐,内里正是四年陈化的凤凰蜜兰香茶叶,一阵蜜香味随风飘散,吴师傅点了个赞!
茶苍如屋,茶仓,又称茶叶罐。仓者,储也,茶席储茶之处,亦名茶入、茶枣,是茶席必备之物。茶人的器物,须得与主人性格脾气相投,用起来才是得心应手。
《云中经》南甜经卷四,初得茶,要极干脆,若不干脆,须一焙之,然后用壶佳者贮之,其壶如尝为泠湿所漫者,用煎茶至浓者涤之,曝日待干,封固,则可用之。说的正是南甜人喝茶品茶的心得。
茶、器、水、人,泡好一杯茶无非就是这四者间的平衡。习惯了紫砂温润的肌理和内敛的气质,对老茶客来说它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储茶器皿,而成了装点家居的艺术品和爱茶人的雅趣文玩,承载着主人的情感与品位。
“请喝茶!”杨师傅已经拉开阵势,出阵的正是有着百花奖美名的“和平壶”。
“请!”吴师傅也不甘示弱,亮出了金奖好壶。
说是文斗,不如说这两师兄弟现在正在品甘醇绵长的好茶叶,给这个等待中加点乐趣。
斗壶大会开始前,茶客们和茶艺爱好者们聚集在一起,不仅展示着各自的茶壶作品,还展开了一场场无伤大雅的文斗和武斗的竞技,下斗壶令啰!
文斗中,茶艺爱好者会拿出一只精美的紫砂茶壶,慢慢倾斟着茶汤,娴熟地展示出他对茶艺的独到理解和技巧。他轻轻晃动茶壶,茶汤如梦如幻,弥漫着淡淡的香气,仿佛在讲述着一段关于茶的故事。而另一位茶客则以一只古朴的茶壶应对,他的动作稳重而又不失灵活,每一次斟茶都有着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展现出了他对传统茶道的尊重和理解。
武斗就比较真白了,亮壶便是了!一句话,看壶,也看制壶人的头衔和背景!
武斗中,茶壶的制作工艺和品质成为了关键。一位茶艺大师展示了他收藏的手拉紫砂茶壶,工艺精湛,质地纯正,被誉为茶壶中的艺术品。而另一位茶艺爱好者则拿出一只精致的朱泥手拉壶,每一处雕琢都透露着匠心独运,让人不禁赞叹不已。
壶底有一个制壶人的小印,背书来了,这将决定着花落谁家!
茶壶的价格由它的价值来决定,包括泥料、做工、制壶者、壶型和容量大小等因素。在场的茶艺爱好者中,有一些是业余爱好者,他们的茶壶可能造价不菲,但更多的是为了参与比赛和交流茶艺;而另一些则是职业茶艺师,他们手中的茶壶往往价值不菲,承载着他们多年的心血和经验。
在文斗和武斗的交织中,茶客们展现出了各自的茶艺精髓,彼此交流学习,共同感受着茶文化的魅力。
在广场的中央,是一座特别搭建的讲台,上面摆放着一些茶具、茶叶和鲜花,以供比赛选手使用。讲台旁边是一面高高的屏风,上面画着精美的茶文化图案,为整个场面增添了一份庄重和文雅。
彩悠悠她爹身为大会的赞助商,此次斗壶的茶叶都是独家赞助。凤凰单丛,一丛一香,一丛一味,为了此次大会,他还亲自去了一趟凤凰山。
山中雨水充足,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在20℃左右,最低温度在零下4℃左右,这个时候到山顶,还可以看见结冰呢,不过天气越冷,冬茶越好喝。
无上云星联也派了猎星者过来,顺带着采集了一些样本送回总部,大祭司曾对凤凰单丛八个类型的成茶和毛茶进行检验,检验出醛、醇、酸、酚等附香物质高达104种,其中有18种附香物质是这八个类型共有的,其他附香物质在每款茶中都不相同。
这些不同的附香物质构成了凤凰单丛不同的香气、滋味,从香味可以分为清香、醇香、浓香三个级别,按季节又可分为春茶和冬茶,如果按香味来分,又有蜜兰香、鸭屎香等等。
因为茶叶品种充足,也给此次斗壶大会增加了许多乐趣,在文斗里赏心悦目、品茶赏壶;在武斗里畅快淋漓,体验收藏大家的底蕴。
在斗壶大会上,茶艺师们正在精心冲泡凤凰山来的娇客,动作优雅而又沉稳,他将事先精心挑选的茶叶轻轻放入茶壶之中,然后用温水轻轻浇灌,随着水温的升高,茶叶渐渐舒展开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汤的色泽逐渐变得清澈明亮,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最终,茶艺师将茶杯递给在场的茶客们。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哎哟喂,这款桂花香挺好喝的,浓颜系深得我心!”暖宝宝喝着杯子里的浓香茶叶,心想着给焰之味的桂花茶增加一点小创意,桂花香里桂花香,招牌桂花乌龙茶,哈哈。风雅的气氛组总有自己的办法,邀花入茶。
“茶汤颜色明亮透彻,橙黄中带赭;气味花香浓郁鲜活,口感醇厚爽快,有层次,叶底嫩绿略带红边,有弹性,揉捻略重,发酵轻。”彩悠悠不紧不慢点评着,“具有自然的芝兰花香。”清香型的芝兰香让她舒服得眯起了双眼,像足了一只阳光下懒洋洋的猫。
“有自然的杏仁香味,香若幽兰初绽,还兼有着乌岽高山朝晖草木杂石之气息,清新怡人,汤色橙黄明亮,山韵蜜韵独特、悠长,回甘力强、耐泡。”醇香型的鸭屎香同样让庞千斤赞不绝口,关键是鸭屎香不臭啊!
“鸭屎香也叫银花香,茶香气浓郁,韵味好,老人怕被人偷去,故意丑化茶名,便称是鸭屎香。”暖宝宝补充着说,毕竟焰之味小仓库里,也有不少存货,这款茶叶也是凤外婆平日里喜欢的茶水之一了。
这场斗壶大会不仅是一场茶艺比拼,更是茶文化的盛会,将茶艺推向了新的高度,也让茶客们在交流中收获了满满的心灵享受,喝多了茶水也会饿,主办方在不远处搞了一个糕点和炒货的茶配,就有焰之味的桂花糕,式样漂亮、口感酥软,而且吃完了,香气还经久不散,深受茶客们的喜欢。
“王师傅,好久不见啊!你的壶技越来越精湛了。”杨师傅和东酸的王师傅打了个招呼,南甜的制壶大师杨师傅和东酸的制壶大师王师傅在斗壶比赛现场相遇。
“杨师傅,你过奖了。斗壶?”王师傅谦虚地说。
“哈哈。这次比赛你准备了哪款茶壶?”杨师傅寒暄道。
“我这次准备了一款名为“碧玉”的茶壶,选用了优质的紫砂泥料,希望能为大家呈现出一番别样的风味。”王师傅胸有成竹说完,拿出了一只茶壶,只见此壶,分量十足,是只容量2600毫升的大壶。
“壶小能聚香!我手里的这款和平壶容量仅有110毫升。大师请,感受一下南甜的三杯文化。”杨师傅拿出一盏和平壶,正是得奖的那把。
很多茶客老饕泡茶都讲究,好的壶,就像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让人如沐春风、温和亲切。朱泥越用越美,除了日常煮水、泡茶,还很适合收藏、传家。
自古以来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南甜的三杯文化,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于茶具的结合,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南甜人的礼让精神。
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南甜人重品德。品茶的“品”字是由三个“口”组成的,所以喝茶要分成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直至充分体验到茶香,才能落肚。
正宗的南甜茶艺,以泡出三茶杯容量的手拉壶为大美,贵客来访,南甜自以传承千年的“家文化”招待贵客,和和气气。
东酸的王师傅显然领会了杨师傅的客情,随即说到:“以壶会友!快哉!幸也!”
“请!”杨师傅一套行云流水的功夫下来,一杯冒着茶香的头泡茶已经递在了王师傅跟前。
标准的南甜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是很拿得出手的南甜礼仪!”暖宝宝点评着,毕竟东酸就是海喝海碗,喝得最多的是绿茶,后来又是普洱、白茶等,似乎有点单调,没有那么好玩。
与其说是斗壶大会,不如说是联谊大会,以展示地方特色和作品为主,让更多的人了解南甜,了解南甜的文化,手拉壶文化,茶文化......瞧瞧现场摆满了各式茶事商品,有茶叶罐、茶道六君子、手拉壶、茶叶等等,也算是一个特色的小集市了。
到处串场的主持人对着猎星者的留影石大喊:“南甜的斗壶大会,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愿我们斗壶比赛圆满成功,也愿茶文化在我们的努力下越发繁荣兴盛!”
“不亏是官里官气的宣传!尝一个!”彩悠悠嘴里嚼着芒果干对着庞千斤说完,给她递上了满满一大包,心里想着回去得喝上一大碗桃胶燕麦。
“好吃是好吃,就是有点不过瘾!”庞千斤接过彩悠悠手里的芒果干,觉得还有改良的空间,用芒果两片厚切,这样吃起来有肉感,切得太薄的话,烤过火容易脆,那不就成芒果片了,泡水果茶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