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贵族,以王公爵为首,以谢尚志收尾,终于接近了京南卫城。
朝廷礼宾司已着人来接洽了,当然是看王洛阳公爵的面子了!
毕竟帝国现役公爵也才三四十人,其身份地位丝毫不弱于礼部,礼宾司司长都得以下官身份参见!
同行的五位贵族就都沾了王公爵的光。
这让王光美与阳玉莲在众妾中地位崇高,毕竟二人一个出身公爵家族,一个是巨富之家!
二人虽是再嫁之身,但伯爵不在意,他人当然不会论是非。
王公爵派人来问尚志,言说公爵府在京城有一处宅邸,可愿一起居住?
谢尚志也想在京城购一处物业,以后用得上,就婉言谢绝了。
命来安和来福先至内城包一座旅馆,然后去打听哪里有合适的宅院可供出售,要求院子大,房间多,离内城近,其他不限制,当然可以直接搬入入住更好!
阳玉莲也给他送了五千万金币,那是次日晨起时,万般满意的阳玉莲为了固宠的想法。
听说女婿想买宅院,王公爵才作罢。
礼宾司来报,此批晋见皇帝的新晋贵族,约好在十五晨时朝见,众人算算日子,还有十天时间,于是各奔包住的驿馆,有时间再相聚喝酒。
来福来安已包了河州驻京联络处介绍的五福楼。
吕布吉带他的手下先去五福楼两边各扎了一座营账。
把兵士,马匹,马车,伙夫,医师,车夫等都安顿好。
又选出了五十多名出色机灵的士兵待用,万一哪位夫人要外出,就派六人随行保护安全。
五福楼二楼是一回廊形上房,有十二间上房,各位妻妾侍女各住一间,另布置一间餐厅,一间会客室,一间放杂物礼品室。
任何下人及旅馆人员不得上二楼,一天到晚有士兵守护。
次日用过午膳,来福来报,已寻觅了一处宅院,面积比较大,不但有房有院,还有假山花园,人工小湖,乃是已故丞相崔璟的府邸。
崔家乃是中州望族,但崔璟出身名门庶室,与主家关系不睦!崔丞相去世后,并未扶柩回故里,而是在京城西山买地安葬了。
崔丞相夫人乃是长孙氏,也是名门望族,时年六十有三,仍然操持丞相府事务。
之所以要卖掉此宅,乃是因为崔丞相故去之后,其长子崔护也已过世,次子崔指已外放巴州,其妻妾老小已随之赴任了。
留下的公孙氏,及崔相的两妻两妾,长子的三妻三妾,长子儿女各一,均是不事经营的主儿。
坐吃山空,难以为继,只得往西山小庄园去住。
那里临近崔相墓地,买了几十亩地,种了十多亩果林,原先做为退路,但现在必须依为衣食之所了。
墓地庄园,是抄家不抄,不纳税赋的,当然也随爵位高低,而赐面积大小。
崔相当时乃是当朝一品,百亩之地自不在话下,但他积蓄不多,只买了几十亩地,十多亩荒地种果,修筑了一所院落,公孙氏带余人搬进去,倒是勉强可以住下的。
谢尚志乃递了名刺求见,公孙氏命请入内奉茶详谈。
“小子陵山谢尚志参见夫人!”谢尚志恭谨有礼。
公孙氏见之,颇为欢喜,忙温声道:“伯爵大人客气了,请坐!”虚展手式。
“多谢夫人!”
“谢伯爵果然年轻有为啊。”公孙氏叹息。
“夫人过奖了。”
“伯爵大人是有意购买本府吗?”
“不瞒夫人,小子乃河州陵山人氏,在京中没有落脚之地,故想买一院落。不想夫人有意出手,小子不才,请夫人予以成全。”
“伯爵大人,本府乃先夫所建,至今近三十年矣,又蒙圣上隆恩赏赐,又扩大了些,修缉了些,前后大修,扩建,多达十来次,才有这个模样!”
“夫人所言,令人深思,果然好物事,非一日一时之功。”
“伯爵大人,先夫有两妻两妾,其中有一妻两妾三人无所出。
长子有三妻三妾,也有二妻二妾四人无所出。
如今先夫及长子均已过世,此七人必须由伯爵接手,任由伯爵觅人改嫁!
但不得误了其身!作为先决条件,不知伯爵大人以为如何?”
“敢不从命?”尚志丝毫也不犹豫,即刻答应了。
“还请伯爵大人明确如何处理?”
“请夫人赐此七人八字,小子好作安排!”
“先夫平妻刘氏,如妻周氏,妾室吴氏,此三人年约五旬左右。”
“夫人,小子二姨太之父,现为我伯爵府军副军长,丧偶多年,至今无妻妾,小子可将此三位夫人推介给小子岳丈,这样,你看可好?”
“武夫?”长孙氏沉吟。
“夫人,我岳丈乃是先汤皇皇后驾前侍卫,乃是子爵身份,又是高级武侯境界修士,为人亦颇通文字,不算纠纠武夫!”
“如此可矣。另长子三妻三妾,其中两妻两妾无所出,请问伯爵大人如何安排?”
“请问此四人年庚?”
“卞氏乃我子平妻,年四十,熊氏乃我子如妻,年三十有六,二妾一为青楼女子从良,不知其年纪,一为我子正妻侍女,亦已四十出头了。”
“可否赐见?”尚志问道。
公孙氏看了他一眼,才点点头,示意侍女去请四人来见。
一见之下对卞氏和熊氏颇为中意。
卞氏名卞瑜容,虽年四十,但风韵犹存,颇有大家闺秀之风!熊氏名熊桂英,高挑曼妙,亭亭玉立。
至于从良妾和侍妾,却是不大感兴趣。
待四人退下,尚志言道:“夫人,卞氏和熊氏,小子有意收纳为妾室。
至于另两位,小子欲退回夫人处理。
但小子可给予十万金币弥补,不知夫人尊意若何?”
公孙氏颇为意外,因二位儿媳妇年纪更大。
从良妓年轻风骚,伯爵居然不喜欢,但有十万金币弥补足矣,当下点头同意了。
“请夫人开价。”尚志。
“若伯爵一次性付款,此宅,老身欲以四百五十万金币出手。
若分批次,比如一年内两三次付清,则需总价五百万金币。”
“好!夫人,小子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当讲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