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山县有下辖九镇:
周家总部所在的金牛镇,既临近陵水,又是大片平原,周家于此发展粮油业,水运业,也就是来源于此。
金牛镇有水田耕地数十万亩,是陵山三大产粮区之一。
厉山镇是一大片盆地,四周全部被陵山山脉环绕。
山脚下是山涧水环绕的厉水,宛如护城河保护着厉山镇十多万亩盆地。
除了房屋,道路,桥梁,就是几万亩灵米田了。
山脉植被丰富,各种动物不计其数,因此元气葱笼。
此地才能种出灵米来,有赖于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汤皇所部攻占陵山前,此地征战不止,因为灵米价值巨大,于武修有益,是极好的修炼资源。
后来谢明命令驻军和府军攻占了这里,又肃清了盗匪惯贼。
让谢晖带了五名护卫在此驻扎,慢慢形成六大家族,除了伯爵府,就是他们六大家族的天下了。
尚德正妻郑丽,即出自于这里。谢晖的正妻也是郑丽的堂姑奶奶,因此厉山镇的势力,偏向于尚德,因由正在于此。
这也是尚志最后一站巡视这里的主要原因!
尚志自陵山东城门出城,去了金湖镇。
这是陵山水田面积最大的一个镇,伯爵府在这里的水田面积就超过了二十万亩。旱地也有二三十万亩,乃是陵山第一大产粮镇。
其他地主也有不少,构成了大大小小的乡绅。
有一万六千多雇农给伯爵府租种这几十万多亩水田和旱地。
每几百个雇农聚集形成一个聚居点,犹如一个个村庄一般。
历年来也有上百个一等家丁的家族管理着这里,对伯爵府还是很忠心的。
这些一等家丁都是孤儿出身,被赐予了谢姓,也算伯爵府旁系人了。
其中有些人还认了谢明,谢昭等人为干爹,虽是附庸家族,但忠心很高。
估计都明白,土里刨食不容易,孤儿可以在聚居点建立小家族,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福气。
金湖镇再往东,地形慢慢攀升,就到了天台山镇,这是主要就是靠林业为生。
林地多,民众少,大家从事的也无非是伐木,采药,打猎,采收山珍,少量种植,养殖家禽家畜等为主。
陵山有五处林地镇,分别是县东的天台山镇,县南的龙凤山镇,县西的云台山镇和县北的月亮山镇,再一个就是厉山镇边上的天雷山镇。
这五个镇都大同小异,都有近百万亩林地,而且是连在一起的,只是被几条县道给凿穿打通了路后,分割开了。
整个陵山县,七份是山,也就是林地,两份半是平地,还有半份是河道,湖泊等组成。
陵山县另一个产粮镇就是金畈镇,也有几十万亩田地。
但陵山三金镇,金畈镇最小。三个产粮镇,都是金字开头。
有粮才有金,金山银山,不如粮山!人要吃饭,有粮才有饭!
三座金山加厉山,五大林地镇,这就是陵山九镇。
加上县城,陵山一百多万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伯爵府,也在此生存,发展着。
尚志骑着马,只带了随从来安,来福两个人,到了厉山镇关栅口。
二人也骑马跟随。
不错,厉山镇道路只有一条,连通天雷山镇和金畈镇。
天雷山镇是山区林地镇,去了那里就是绵延不绝的陵山山脉。
进厉山镇就是从金畈镇过来的。
由于厉山镇产灵米!所以进出此镇的道路都设了关栅口。
关栅口是营寨式建筑。营寨连着两边的山,中间是大门,有箭塔,标枪塔若干,常年有人守护。
进出必须有路条,无路条者,守护人不让进出,若发生矛盾,格杀勿论!
伯爵府在此有五万亩灵米田,一直都是委托谢晖代为管理的,这也是伯爵府对谢晖开零星灵米田视而不见的原因。
谢晖历年来,开垦了零星的灵米田不下两千亩!
每亩产灵米50斤,就是十万斤灵米,每百斤灵米收购价30金币,就是三万金币,这是一笔大收益!他另外还有一万亩灵米田的收益,每年收入在十多万金币之上。
加上他又投资的畜牧家禽养殖等,每年又可赚几万金币!
雇农耕作伯爵府和他们六大府灵米田时,必须无偿为他们耕作零星灵米田,于此一来,这零星零米田的总产出就是纯收益!
谢晖家族的生活,极其奢华!他们家族的年收益,以二十万金币计!
盖过了伯爵府的生活水准!因为他们的负担比伯爵府小。
谢晖没有丝毫忠诚心!只是有畏惧心!对于伯爵府调配人事和府军的威慑,他一直心忧不已。
他怕,怕伯爵府把他调离厉山镇!他怕得罪伯爵府,遭府军镇压!
他忘了他的利益来源,却只记得自己在此驻守的功劳!
殊不知,换任何一个人来,做的不会比他差!
他的收益来源于他对谢明的阿臾奉承!谢明对他比对谢昭好的太多太多了。
灵米种植只需耕地,种子,除草,收割四个环节,对于水和肥是不需要的!也没有虫害。因为灵米水肥来自于蒙山的元气!
普通稻米种植,需耕地,种子,除草,收割四个环节之外。
还需要水,肥,虫害防治等,投入大,产出少!
一亩水稻丰年产稻谷五百斤,除去投入,产出只有二百斤左右。
按粮商收购价一百斤30银币计,一亩田只有60银币的纯收入!
再除去雇农的费用和其他费用,一亩水田产出至多得30银币的收入!
而灵米田一亩毛收入在15金币左右,除去费用,一亩收入在12金币左右!
粮商收购普通稻米,每百斤收购30银币,除去仓储,运输,以50银币出售!毛利率有4成。
尚志一摆手。
来福上前高喊:“伯爵主办,府军军长尚志大人到!”
护卫们本就好奇这三骑的来历,正在注目瞧着。
一听是这位前来,都是大吃一惊!
哪里听说过这么大的人物前来,如此轻车简从的?
就是一个伯爵府的一等家丁前来,也是前呼后拥的,没有一二十人同行,好象挺丢人似的!
这位倒好,自己骑马,带了两个随从,就摸过来了!
不敢瞎扯,连忙跑回去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