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笙左手拿着行李,右手牵着阿离,随着人群走了出来。
穿过热闹的市区,白笙和阿离一路上柏油马路愈见稀少,平整的石块砌成的地面闯入眼帘。
淡淡的阳光照射下,清澈的河水犹如一条明亮的玻璃带子穿过小镇,缓缓流淌。
河两岸层出不穷的房屋好像点点星光一样倒影在河面,突然一艘船划过,打破了这一画面,溅起一片涟漪。
走过石桥向右拐,不远处的百味小馆就是白笙的家。
走的路程有点远,阿离明显的跟不上了,气喘吁吁的,白笙见状,蹲下身来,把阿离抱了起来。
突然的腾高,阿离猛的一下抱紧了白笙的脖子,眉眼带笑的看着白笙。
“阿笙,我是不是太重了。”担心白笙的阿离问出了这个尴尬的问题。
阿离当然没有嫌弃自己的体重,可是斯浩明里暗里的嘲讽,让阿离不得不正式这个问题。
白笙明显的有些吃力,可是阿离的饭量白笙是见识过的,显然和他的体重成正比。
“阿离正在长身体呢!”白笙安慰着阿离,没有正面打击他的自信心。
白笙抱着阿离路过石桥时,阿离开心的问着白笙。
“阿笙,这河里有鱼吗?”
“阿笙,你能带我划船吗?”
“阿笙,我不会游泳,掉进河里你肯定会救我的,是不是呀?”
阿离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十分相信的鼓捣着小脑袋。
“可是,我也不会游泳啊!”
“啊”阿离不敢相信的张大嘴巴。
“要是爸爸在这里就好了,他会游泳,一定会把我们都就上来的。”
小家伙的眉羽间有淡淡的忧愁,看样子是有点想家了。
“你不是说你爸爸出差了吗?”
阿离急忙伸出手指捂着自己的嘴巴,傻傻的对着白笙笑来掩饰自己的失误。
到现在还不明白怎么回事,那白笙一定是傻了!
“阿离,看到了吗?那个就是我家。”白笙指着不远处的房子告诉阿离。
看着目的地静在眼前,阿离扭着身子下来,像归巢的小鸟一样一路往前蹦。
白笙在后边拖着行李箱喊着阿离要小心点。
阿离回头回应着白笙“知道了,阿笙。”
转身就碰到什么,“咚”的一声坐了个屁股蹲。
站起来,拍了拍自己屁股上的土,一眼看到眼前的人。
和自己的奶奶年龄差不多,可是比奶奶漂亮了几分,阿离忍不住的缩缩脖子,让奶奶知道一定会吃醋的。
“你和阿笙长得好像!”说完回头看着白笙“阿笙,你看……”
活未说完,就看到白笙眼圈微红,强忍着夺眶而出的眼泪。
“傻孩子,哭什么,回来就好。”
白母用指腹摩挲着白笙的眼角,把阿离和白笙带回了屋里。
紧紧的拉着白笙的手,白母上下打量着白笙,满脸欣慰。
白笙想到了什么?忙招呼过来阿离。
“阿离,叫……外婆。”白笙想了半天,还是这个称呼比较合适。
白母这时才细细的打量着阿离,如果不是知道白笙的事,差一点连自己都会相信……
这个孩子的眼睛和阿笙好像啊……
“外婆好”阿离有礼貌的打着招呼。
“妈”
白笙把白母拉到一旁,不知嘀咕了些什么,阿离坐在椅子上看着两人,竖着耳朵无奈就是什么都听不到。
白笙和白母说完后,白母看着阿离,眼里都有几分怜惜之情。
看着眼前的阿离,白母总是不自觉的想到白笙小时候。
当然白笙没有阿离现在的体重,但是一双蓝色的眼眸总有几分熟悉之感。
越看越熟悉,白母收回目光,看向了白笙。
“阿笙,你领着阿离回房间休息会儿。”
“咱们家没有多余的卧室,阿离还小,就和你用一个房间吧。”
白母把白笙的行李放到了房间,干净简洁的布置,看的出来细心整理了一番。
白母兴冲冲的从房间出来
“今天我也不开张了,我去菜市场看看,今晚给你们做我的拿手好菜。”
“妈,不着急,还早着呢!”看着在劲头上的白母,白笙出言制止。
“你快带着阿离歇一会儿,你挺得住,阿离能行吗?”
说完就焦急的出了房门,好似过一会儿菜市场就会换门闭客一样。
白笙拉着恹恹的阿离走回了房间,此时的阿离经过舟车劳顿已经昏昏沉沉了。
任由白笙脱掉自己的外套,躺在床上不一会就睡着了。
拿着一条毛毯,白笙小心翼翼的盖在阿离的身上,顺势躺在阿离的身边,白皙的手指有节奏的哄着阿离。
一会轻微的呼吸传进了白笙的耳朵中,红嫩的嘴唇一张一合打着轻微的呼噜。
“看来真是累坏了!”白笙的心里想着,不自觉见自己的眼皮也闭上了,困意席卷而来,正好睡眠。
在外买菜的白母回来不见两人,走进卧室一看,一大一小已经在床上睡着了。
走过去帮两人盖好毛毯,白母走进厨房开始清理食材。
两岸,半隐半约之间显现出几点灯光,时隐时现的古楼在傍晚又多添了一份典雅之气。
波光波光粼粼的湖面此时也并不平静,饭后的游船划行亦能感受青城的别样魅力。
卧室中的白笙和阿离同时睁开了眼睛,揉了揉惺忪眼睛,相视一笑。
“小馋猫,一定是闻到饭香味才醒来的。”
阿离肥嘟嘟的小脸蛋,半眯着眼睛,时而傻呵呵的笑着,时而吸允着手指。
“阿离,不要吃手指”白笙瞪了阿离一眼,让阿离做到床边,穿上了黑面黄底的运动鞋。
“阿离,快来,我刚做好的饭,尝尝好不好吃”
白母热情的招待着阿离,阿离的碗里堆得满满的像一座小山。
松鼠桂鱼、鱼头豆腐、碧螺虾仁、清汤鱼翅都是青城有名的小吃,白母这些年早已做的炉火纯青。
“吃完饭,你领着阿离出去逛逛吧!”
“这些年青城的变化挺大的”。
“今天走过来的那座石桥,你记得吧!两年前坍塌了一次,后来听说有人出资修建,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白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白母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要和白笙述说。
杯盘狼藉后,终于在白母的再三催促下,白笙领着阿离走出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