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科幻 > 唐宫如意天 > 【003】周静帝禅周

【003】周静帝禅周(1 / 1)

杨氏,出身于弘农士族,从高祖杨国、曾祖杨定、祖父杨绍到父亲杨达,都相继获得历朝的显赫官爵:

其中,高祖杨国,北魏时期中散大夫。曾祖杨定,北魏时期并州刺史,封晋昌穆侯。祖父杨绍,字子安,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北周建立后,受封傥城郡公。天和五年,进位大将军、豳州都督。建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追赠大将军、都督成文扶邓兆五州诸军事、成州刺史,谥号为信,安葬于咸阳郡石安县。

仅以杨氏父亲杨达来说。

“杨达,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大将军杨绍之子。初以门荫,授给事黄门侍郎。跟随上柱国元谐攻打吐谷浑,迁吏部侍郎、开府仪同三司,转任内史侍郎。外放鄯州、郑州、赵州刺史,迁工部尚书、上开府,迁纳言,参与东都洛阳的建设。大业八年,跟随隋炀帝远征高丽,拜右武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卒于军中,时年六十五岁,获赠吏部尚书、始安郡开国侯,谥号为恭”。

在几世门阀家庭中长大的杨氏,生得极具贵族仪态,又生而是隋文帝杨坚的族孙女,宗室国戚门第高贵,所以,时年都是一早就定了亲:

杨氏生于公元578年,这一年,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年号宣政。

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六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皇太子宇文赟即位,尊嫡母皇后阿史那氏为皇太后;尊生母李娥姿为帝太后。以次年为大成元年。

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杨丽华嫁给北周太子宇文赟。北周宣帝即位后,拜天元大皇后。

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宇文赟去世,宇文阐尊杨丽华为皇太后,居住在弘圣宫。

当初,宇文赟生病,命令杨丽华的父亲杨坚到宫中侍候陪伴。等到宇文赟病危,刘昉、郑译等人乘机假传旨意任命杨坚辅佐朝政。杨丽华开始虽然没有参与此事,但因为继位的宇文阐年幼,担心大权落入其他家族,对自己不利,得知刘昉、郑译等人已经传达此诏令,心中十分高兴。杨丽华后来了解到她的父亲杨坚有异心,心中很不满,在言辞神态中表现出来。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天下,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杨丽华一时无法接受,对自己同意父亲杨坚出任大丞相,更加愤恨。

上位后,杨坚尽杀北周宗室诸王,并派人害死年仅9岁的隋静帝宇文阐。北周系由鲜卑宇文部建立,由于其开国太祖宇文泰家族人丁不旺,再加上这时候已经有了宗正府,按谱系追索,宇文氏皇族的男丁遂全部杀死。

此后再出现的宇文氏,跟建立北周的宇文泰,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如此一来,杨达女杨氏是跟北周皇室宇文氏定了亲的,而杨氏父杨达素有君子之名,时年世家子能有个君子端方的名声不容易:

纵然杨氏是于隋朝取代北周之际才出生,她也只能替她素未谋面的丈夫守着。

开皇六年(公元586年),隋文帝封杨丽华为乐平公主。后来隋文帝商量将杨丽华改嫁,杨丽华坚决不同意,于是此事作罢。

杨氏父杨达是个君子,而“人无信不立”。纵然杨氏生母苦苦哀求,杨氏于其父杨达活着时,也不曾许嫁。

杨氏也不知其他许婚宇文氏的杨氏女儿将如何,总之,她是自小就学佛的,很小就进了佛堂。

其父杨达官位日料尊隆,因守“信”得长安士人赞誉,她约摸是十岁就剃度,正式出了家:

原以为,一辈子青灯古佛,一如文献所说,杨氏年少时就一直信佛,本已于佛前许愿终身不嫁。但命运嘲弄,杨氏父杨达于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随隋炀帝杨广亲征,病卒辽东,而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出了名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

他听说了杨达女杨氏的传言,说是杨达守“信”,其女自幼许了人,但女婿早亡,其女杨氏年少时就一直信佛,在佛前许愿终身不嫁。便有了个“贞”。

当年,杨达门荫入仕,举荐朝廷便提到其人守信,举世无双。于并州传为一时美谈。说是,他女婿一早死了,但他女儿是个有佛相的,年少时就一直信佛,在佛前许愿终身不嫁。朝廷都想着,要不要表彰其女。

也是杨达身死,朝廷追封。朝臣商议杨达死后的谥号,获赠吏部尚书、始安郡开国侯,谥号为恭。

很快,隋炀帝杨广就因“杨玄感造反”而对身边权臣诸多猜忌,就算李渊是他一手提拔的,杨广也不放心。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太原留守李渊死了发妻窦氏,隋炀帝遂将杨达女杨氏指配李渊。杨氏的父亲杨达死于征战辽东的战场。文献记载,“隋炀帝嗣位,(杨达)转纳言,仍领营东都副监,帝甚信重。大业八年,参加辽东之役,领右武卫将军、左光禄大夫,卒于军中,时年六十二。帝叹惜者久之,赠吏部尚书、始安恭侯,赠物三百五十段。”

一直青灯古佛的杨氏,于佛堂岁月静好的日子因隋炀帝杨广的指配而纷扰。

相传,这一道圣上口谕,逼得太原李家是鸡飞狗跳,次子李世民和长子李建成皆于母窦氏逝世那一年娶亲。次子李世民年十六,还好说,娶妻十三岁长孙氏。

长子李建成年二十六。于大业九年娶妻十六岁郑观音。总之,大业九年的太原李家是真的事多。

时年,杨达女杨氏三十四岁:

甚至有传言,若非如此,窦氏不会病卒,时年四十五岁。也是死于征战辽东的战场。明明已近大业十年,是返回途中。

消息传来,杨氏也因为父亲杨达西征高丽阵亡而决定终身礼佛,不嫁人。她说。

“朝廷给了我父一个‘忠’字,便再赐给小女一个‘烈’字。”她十岁剃度,这一辈子一早于佛前立誓。

据说,隋炀帝杨广说了,其父杨达是个忠臣,以身殉国,无与伦比。他说。

“你们都说杨达是个忠心的,他李渊也是个忠心的。”遂给了待嫁的杨氏一个“太原王妃”的封号。

直到唐朝取代隋朝。

时年,杨达女杨氏已近四十岁,十岁剃度,正式出家。

四十岁还俗。

后来,武曌才知道,如果不还俗的话,其母杨氏都能够接任尼寺住持。

时年能够于尼寺里一待三十年的,不多,大概都是如她母亲这等自幼就信佛出家的,家境富裕。她母亲杨氏,是真的虔诚且笃信:

这只能够是自小出家。武士彠次女武曌就待了三个月,得了个“明空”的法号,殊为不易。

空就空吧,她是不想再去尼寺里了。她可是荆州都督府的二小姐,荆州城里公认的大家闺秀,名门千金。

在寺庙的深处,比丘尼们过着严苛的修行生活,她们坚守着不变的铁律——日中一食。这是她们独特的苦修方式,每个灵魂都恪守此规,无人敢破,展现了她们对信仰的坚定与执着。

了解佛法的人定知,日中一食,实乃苦修之印记:

苦行僧。说是,她们来得还好,每年还得出去苦行半个月,不化缘,也要饿不死,是得正式剃度。

刚刚苦行回来。至于,日中一食,又名“过午不食”,每日于正午前享用一餐,此后便守口如瓶,不再贪食。此举不仅考验身心,更彰显修行者之坚韧与毅力。想维持日中一食的修行,可得牢记两点:

一要准时上桌,二要守规矩,过时不食。

最新小说: 末世神话降临 殿上欢 民间诡闻实录 深情已迟暮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 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 开局一颗种子,还好我有概率眼镜 娇养 妖探 九叔:我成了千鹤道长,威震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