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玄幻 > 穿越修仙小札 > 第六章 李氏祖坟

第六章 李氏祖坟(1 / 1)

风府修炼,就像是小孩子学走路一般简单。

按照无名经书上新出来的那页说法,风府运神念而流转。

气海真气运行在风府之内。

不断冲刷风府。

待得真气液化,破入地都宫,便修行小有所成。

真气他从小便开始修炼。

修的是师父传授的道门基础功法。

此功法几乎是所有道人都练过的法门。

真气也只能提升一下身体素质,驱动咒语道符。

并没有什么成仙之能。

仙法只存于高山隐谷里的上古仙门之中。

凡人几乎无法寻到。

听师父讲过,他们所处的地方叫夏国。

夏朝立国已有四百多年。

近些年来皇帝昏聩无用,喜好歌舞,女色,不务朝政。

朝堂之上,党派争权夺利,贪腐成风。

各地百姓民不聊生,反叛势力愈演愈烈,烽火不断。

他老人家年轻时候,闯荡天下半生,也没有找到过什么太过高级的修炼法门。

这本无名甚至只有一页有字的经书,也是在与同伴在游历途中,偶然得到的。因为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就给了他师父。

至于他师父为何对这本经书执迷不悔,那是因为他在偶然间发现,这本无名经书,竟然水火不侵。

虽然经书显得老旧古朴,但却刀剑难伤。

甚至在几次战斗拼杀时替他抵挡了致命伤害。

这才让他师父,一直觉得这本经书,内里肯定暗藏乾坤,只是到死也没有破解罢了。

闲话不提。

汪洋自从修炼了经书上新记载的修炼法门。

气海真气增长凶猛。

若是把以前的真气含量形容成小溪的话,现在的真气慢慢汇集成河,有一种奔腾入海的强烈趋势。

汪洋不禁感叹,前面十多年都白练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明堂境从他拿到这本经书就已经开始算作修炼了。

此时的这些表现不过是他明心见性之后突破到洞宫境的反哺而已。

修真无岁月。

自从不出摊之后,谁成想,活儿反而越发多了起来。

可能是因为李府之事,导致汪洋的名声大了很多。

几个月过去,仅仅每日算卦一个多时辰。

就算了不下百次。

按照经书上所记载之意,他现在属于明堂后之洞宫境界。

不论是听声辨位,灵眸观神,都比之前要强上很多。

坐在观中的中殿里,稍微集中下神念便能听到观外集市上所有人的交谈,议论,及叫卖声。

声音由近及远,足足能听到百米之内的声响,好不神奇。

他发现,至此之后运用灵眸观人面相,得算人心,这些事情,不仅更加清晰,能看到打的情形也更加丰富起来。还能加快气海之中的真气加快液态化的速度。

昨日修炼完毕,感觉身体真气液化已经了达到了九成以上,破风入地,指日可待。

汪洋今日准备停下休息一天,看了看时辰,刚好出门吃个早饭。

刚一出大门,就被一个家丁打扮的男子拦住。

“敢问阁下可是明心道长?”

家丁打扮的男人弯腰拱手问道。

“正是小道,不知何故拦我?”

汪洋轻轻皱起眉头反问道。

“小的乃安山镇,镇长家的家丁,奉我家老爷之命前来,想请小道长到府上一叙,说是有事相商。”

家丁说完看着汪洋,等待他的回复,好回去交差。

“那好,你回去跟李镇长说一声,我吃过朝食,就过去。”

汪洋点了点头答道。

“好的,那么小的先回去禀报老爷,告辞。”

说罢转身离去。

“本想休息一天,在观里晒晒太阳,怎么这么巧合,又有事情找上门。”

叹了口气,汪洋便走向小翠家的早点摊子。

啥事都没肚子重要,先吃饱再说。

夏朝有二十八州,三十六府。

安山镇,属于二十八州之中的西贵州境地,归沂州府内,义城所管辖。

府城之下,有县城。县城之下,有镇子,村子。

镇村互不统属,各镇长,村长由镇民,村民自发选举。

一般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不会派官员管理。

各镇长,村长,自行负责收取粮草税金。

定期县城会安排兵丁下来运走。

如果遇到盗匪袭扰,也要自己组织镇民村民抵御,上县不会派兵来管。

好在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也不禁止百姓购买兵器。

只要你交税,就算在当地造反,上头也不会来管你。

安山镇不大,镇长家住在镇北边,靠近武安山的地界。

镇长姓李,算是当地名气不小的族老。

十几年前,老镇长去世之后,他便被镇民推选为新的镇长。

此后,安山镇也无甚大变化。一如往日,这就是老百姓最希望的事情。

李府面积不小,比西边的李官人府要大上很多。

一眼看去,高门深墙。就算盗匪来了,估计也无计可施。

门房看到身着道袍的汪洋来了,很热情的便把他引入府内。

像是提前被人叮嘱过一般。

汪洋走进镇长府,马上便推翻了前面的想法。

进大门,就有一座三丈高的巨大影壁。

过了雕刻繁复的影壁后,便是宽敞的前院。

前院布局整齐,虽不是很奢华,但让人看着就觉得相当大气。

过了前院便是前厅。

前厅进门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设计合理的雨道天井。

门房早已通知了管家,将镇长请来。

众人皆在前厅等候。

“早就听说,老道长仙去之后,小道长承其衣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今日所见,果真仙风道骨,仪表堂堂。”

“老夫有失远迎,抱歉,抱歉。”

众人为首一老者笑着拱手迎道。

“小道这厢有礼,还望老镇长莫要再取笑小道罢了。”

汪洋好似有些许羞愧的抱拳道。

“哪里有取笑小道长了。”

“本镇谁人不知,小道长深得老道人的衣钵传承。西边李家,我族弟家发生的事,早就传遍了方圆百十里地。”

“你当得起,老夫的夸赞。”

“年轻人,莫要做那惺惺之资,学我们这些老朽。还是要有些意气风发才好。”

李镇长右手拂过胡须,带着笑容赞赏道。

汪洋听罢,也不驳辩,点头应是。

“不知何事,镇长一早便派人将小道,招呼过来?”

他接着问道。

“不急,道观到这七八里路,该是口渴了吧。先坐下喝口茶,再听老夫详细说来。”

李镇长招呼了下人去把准备好的热茶端了上来。

“老夫一族,从夏朝未起之时便在安山定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已。”

“因为传承过多,原先的祖坟位置,已然放置不下更多的墓穴。”

“前些日子,我让长子前去观测之后,便让他带人往外扩大一下祖坟所在。”

“结果不知为何,犬子夜里回来便一病不起。”

“请了不少大夫,也开了不少药方,但却丝毫不见起色。”

“刚好前些日子,听闻我那族弟之事被小道长你所处理。我便想着,请小道长过来一看,是不是犬子被什么鬼怪缠身了。”

老镇长面带忧虑的叙说完,看向汪洋。

汪洋坐在椅子上,喝着茶,听着老镇长的话,接道。

“我们先去看看贵公子的情况再说。”

随后几人跟着仆人的带领,来到了镇长公子的房间内。

只见卧榻之上躺着一名中年男子。

面若白雪,气息微弱。

要不是时不时咳嗽几声,还以为是具尸体呢。

汪洋右手并两指从双眼一抹而过,打开灵眸,观察起来。

从灵眸里看去,李公子身上并无冤魂缠身的阴冷气息。

看向他额头,有一团如雾般的黑色气息。

“莫非,这就是师父说过的,诅咒之气?”

汪洋喃喃道。

“什么?小道长,这是被什么脏东西缠上了吗?”

老镇长急忙问道。

“不是的,我只是想起师父曾经说过。”

“额头黑气絮绕,这是受到了某种诅咒。”

汪洋闭上眼睛,停下了灵眸,答道。

“啊!什么诅咒,能否驱除啊?”

听到他的回答,李镇长眉头紧皱。

旁边貌似是李公子妻子的中年女人惊呼道。

“不得聒噪!”

李镇长呵斥她一句。

然后看向汪洋说。

“小道长既然能看出犬子是被诅咒,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否?”

汪洋转过身来,对着李镇长说道。

“办法暂时没有想到,我还需要有人,带我去趟你家祖坟之所在,查探一番。”

“不知方便不方便?”

老镇长点头回道。

“方便,当然方便。”

“老赵头,你带着几个下人,陪同小道长一同去后山祖坟瞧瞧。”

一位比老镇长,年轻不了多少的老头,站了出来应道。

“是的,老爷。”

管家老赵头,点了几名家丁,便领着汪洋前往李家祖坟之所在。

李家祖坟,所在之地,山清水秀,云雾缭绕。

上能见武安山之雄浩荡然,下能视林间流水之潺潺不息。

要按照风水相师的说法,此乃福泽百世之宝地。

要为祖坟,虽不能成龙化凤,但是让子孙后代福运绵长却是小事。

汪洋看着眼前这般景象,着实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低着头思考片刻,又抬头看着管家老赵头问道。

“不知前些日子,大公子想扩大祖坟的位置在哪里?”

听着汪洋得问话,老赵头赶忙上前,指着一片墓碑的左边,延伸进一座山谷的方向。

“你们不要过来,我一人前去查探一番。”

汪洋留下这么一句,便运起磅礴真气,飞身而去。

这番表现惹得几名家丁,一阵惊呼。

“赵管家,明小道长的功夫,真是厉害啊!”

“是啊,这回大公子有救了。”

老赵头也点头称是。

最新小说: 师娘,你还说这不是双修法? 不是,这反派咋是萝莉控? 绝代神主苏莫 仙武之玉仙公子 玄幻:新婚第一天,奖励混沌体 萧云混沌大帝 君逍遥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钟情 倚天之崆峒门徒 洪荒:坏了,巫族出了个点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