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玄幻 > 玄黄逐道之人世间 > 第4章 立言(中)

第4章 立言(中)(1 / 1)

杨坚此时复又见独孤凌云提笔作文,赫然起身。

“嘿嘿,凌云又作文亦,朕如何能落后于人,迦罗同去否?”

“陛下既然有此雅兴,本宫自当奉陪。”

就当杨坚携着皇后,又一次兴冲冲而来之际,独孤凌云已悄然停笔。

“此,此又是何种书法,仲淹兄扶着点老夫,老夫有些眼晕。”孔嗣悊看似昏昏欲坠,右手却紧扯住卷文边角处,生怕又被人夺了去。

独孤凌云此番作文所用书法已是换作了后世宋代徽宗皇帝所独创的瘦金体,其字与魏晋书体相较,显得出入极大,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可见风姿绰约处。

“独孤先生,请受老夫一拜,天下学子,此后皆因此文受益终身,先生可为天下师也,此文煌煌圣言,若能亲诵之,当为人生一大快事,还望先生应允。”王通教书育人数十载,桃李满天下,过往劝学之文不知阅过凡几,唯见此文不同,文已与道合,圣意天心皆在其中,深知此文一出必将震动天下,如今恰逢其会,又岂容错失。

“学生鄙薄,惶恐之极,凌云实难当先生赞誉,此文若得先生亲诵,学生之幸也,固所愿,不敢请。”凌云亦是郑重回礼应答。

“独孤先生所著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言、此乃圣言,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好一个闻道有先后,好一个术业有专攻,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今日老夫即便是死去,心中亦无憾矣,独孤先生,请受老夫一拜,先生可为天下师!。”荥阳郑氏大儒郑诩疾步而出,行至独孤凌云近前,躬身大礼拜见。

“老先生请起,学生厚颜,,这不过是学生自学之余发些狂妄之语罢了,实不敢为天下师,谬赞矣。”独孤凌云暗道,这装逼果如后世人所言,轻易间便使人上瘾着迷,嘿嘿,吾定当自省。

“咦,太子大哥,昨日听说您言及凌云表弟,曰其少文?哈哈哈......,笑死本王了,哈哈哈!”杨广悄悄凑到杨勇身边,故意调侃,言语轻佻至极。

“汝,汝?汝大胆,本宫何时言及凌云表弟少文?汝污蔑本宫,本宫誓不与汝干休,咦,汝安敢于东宫暗伏窥探......。”杨勇被撩拨的气急败坏,却猛然察觉,自家这东宫已然漏风,这老二定是有暗子潜伏于自家身侧,哼哼,昨日在内殿的一应众人俱应论死!还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看来,这老二有些得意忘形矣。

“哦,这,呵呵,笑言,笑言,太子殿下切莫在意,本王告退。”杨广见太子如此反应便已知失言,懊悔不已,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只得悻悻离去。

“二位陛下,老臣有事启奏,此文煌煌圣言,自合天道,天地有感,故请陛下恩准,将其拓文树碑立于太学,使之推及万千学子从而教化天下。”孔嗣悊言罢便领衔率汇同王通、刘焯二人一并跪倒于地。

“此书风格迥异,大不同于魏晋之风,隐有皇家风范,华贵之极,好,今日朕不虚此行,咦,众爱卿缘何如此,嘿嘿,免礼平身,这字嘛?朕欲......。”杨坚哪里不知孔嗣悊用心,所谓君臣斗法,各凭手段。

“陛下且慢!文以载道,我朝文化璀璨,人杰辈出,远胜历代,何为,全因陛下教化天下之功也,此文承圣人言,劝业谏学,可为我太学立身育人之根本,臣等恭请陛下将此文赐于太学拓文树碑以传后世。”王通此时更是带领着众多太学生一起跪倒向杨坚拜求。

杨坚面露尴尬之色,望着身前乌压压一片人头,心中有些不安。“哦,众卿平身,朕!罢了,朕准奏,唉,那个,那刘卿,卿继续出题,凌云呀,定要好好应答,朕就此观摩,来人,设座。”杨坚打定主意不走了,就留在此处,看汝等还有甚借口。

“惭愧,这经义典籍,老夫再问已是无益,我辈读书人经年苦读,前赴后继,如过江之鲫,独孤先生以为如何?请独孤先生赐教!”刘焯此问其实很刁钻,答案其实很简单,读的好书卖与帝王家,赢得功名利禄身后事,如此而已,但问题是,你绝对不能这么回答,原因也很简单,为尊者讳的事,凡说破了就一定会倒霉。

独孤凌云沉思了片刻,抬首望向众人。“学生至自学以来,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再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余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谁与归?”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夫空度一生,可喜?可悲?吾难及也!庙堂,江湖,忧民,忧君,立意高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圣之言,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来,来,来,汝等皆随老夫来拜,独孤先生可为天下师!”太原王氏族长王远道呼喝着族中弟子前来拜见独孤凌云。

“我等拜见老师,愿追随老师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吾等皆愿往!”随着太原王氏的拜谒,越来越多的学子自发的跪伏在地。

杨坚见状有些傻眼,这文会怎么弄成如此模样,定定的望着皇后,“迦罗,独孤家的圣人出世亦。”

“不是说是大儒吗?怎么就成圣人了,嘿嘿,陛下,祖先庇佑呀,我杨家与独孤家本就不分彼此,这圣人就是咱们家的。”

“伽罗此言有理,凌云就是咱皇家的圣人,呵呵,这圣人还是自家的才可安心。”杨坚小声的回应皇后,生怕被旁人听见。

“诸位,诸位,且听老夫一言,老夫拟飞书急递曲阜圣庙,开祖地,以文祭告先圣,请圣言,册立独孤先生为在世亚圣,与孟圣并立,受万世香火。”孔嗣悊此意,为公亦有私,为公者,即独孤凌云与名教绝学承继有大功德,非香火之情不能长久维系;有私者,若朝廷日后欲借公器,使独孤凌云另辟蹊径,独开圣言,则孔家危亦,这于公于私都应将这独孤凌云与曲阜孔家牢牢绑定,若无这亚圣之位,勉强绑定亦是不固,嘿,豁出老脸不要了!

“我等拜见,亚圣师尊。”呼啦啦跪倒一大片,无论老幼,但凡还自认是孔圣门徒的皆无不拜倒,嗯,这想不拜都不成,实是难堵悠悠天下众口,莫不是要自绝于天下乎。

独孤凌云倒是淡定,对着宫中二圣开口言到。“兹事体大,微臣年幼不知轻重,惶恐不安,还请二位陛下为臣做主,臣无有不从。”

“嗯,凌云无须多礼,快快平身,凌云得天独厚,收获名教众望,朕与汝姑母甚喜,但此事乃国之重事也,如何册封待回宫后庭议之,今亚圣出自吾家,朕自当告慰先祖在天之灵。”杨坚看了眼独孤伽罗,二人不着痕迹的互使了个眼色,心中一切自明。

“陛下,这情形该如何是好?”独孤凌云看了眼场内一大片依旧跪伏在地的众人。

“呵呵,这?朕可帮不了汝,众人拜的可是亚圣,汝当自处之,朕可不能越俎代庖,朕在旁看着便好。”杨坚可不傻,这时候皇帝可不能出面,这意味着整个帝国的执政基础会被动摇,事关士大夫阶级的归属,君是君,臣是臣,各行其道,方能长治久安。

“诸位,快快请起,凌云才薄德寡,恐难寄众望,亚圣之说权当戏言罢了。”古礼之三辞三让由来已久,是唯恐后人见疑,疑其得位不正,从而留下隐患,故得不偿失也,所以,礼不可废。

孔嗣悊深知其意,默默的引领着众人将全套礼仪做完,见独孤凌云不再言语后,心道礼成,紧接着再拜杨坚。

“启奏陛下,今大隋盛世有亚圣出,老臣为大隋贺,为皇帝陛下贺,为皇后陛下贺,然,曲阜圣庙祖地告祭需朝廷委派重臣前往主持,另,行亚圣册封大典需朝廷合议,臣请二位陛下圣裁。”

“准奏!朕自登基御极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始有如今这盛朝气象,今士林公推独孤凌云为名教亚圣,朕心宽慰,朕决意于明日开大朝,在京王公勋贵,五品以上官员,皆需列班议政,命尚书右仆射高颎、尚书左仆射杨素于后日离京赴曲阜圣庙代朕告祭,不得有误。”随着杨坚的一锤定音,一切尘埃落定,大隋亚圣已然出世。

“臣等领旨。”

最新小说: 全民领主:我被剑仙师尊盯上了 赵俊 陈平苏雨琪 替主角做选择?那我不客气了! 拒嫁豪门:少奶奶99次出逃 分身,不用来搞事情将毫无意义 一天一抽奖,把自己抽成魔女 超级吞噬系统 一岁一个金手指,我不无敌谁无敌 基因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