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姐安排的很到位了,我没什么意见,就这样吧。”
周洛对常继红的安排很满意,有个好经纪人确实能帮艺人解决很多麻烦。
“对了常姐,还有明史专家那边,也要提前联系,所有参演的人员都要学习一下。”
周洛继续补充了几句,
“我们这是为了后续的剧集做准备,不能让人在一些日常的地方挑出毛病来。”
“还有《雍正王朝》的编剧刘和平,提前联系一下。”
常继红面带疑惑的问道:
“不是已经找了周振天了嘛,怎么还找刘和平?”
“而且周振天也已经答应我们的邀请了,再找刘和平不是起冲突了么。”
周洛笑了笑,对常继红解释道:
“常姐,找周振天和联系刘和平并不冲突,我想让他们编剧的是两部不同的电视剧,不过其中有一些联系。”
“两部剧,还有联系?”
常继红被周洛说的更迷糊了。
周洛看常继红一头雾水的样子,慢慢的给她解释:
“没错,两部剧的时代背景都是在明朝,一些道具到时候可以重复利用一下,播出时间也正好接棒。“
“历史正剧这方面,我们要提前开始着手准备了,这不是偶像剧,一两个月就能搞出来。”
“先制作的这一部电视剧,我准备用范兵兵当女主角,所以才让她去跟老中医学习。”
“这部剧就请周振天来编剧,据我所知他对传统中医也有所了解,专业对口。”
编剧作为幕后人员,往往不如台面上的演员和导演那样被人熟知,除非你是芦苇这种名气火出了圈的编剧。
周振天是作家出身,1976年发表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八十年代开始担任编剧,也有十几年的编剧经验。
周洛找他,是因为他之后的一部作品:《神医喜来乐》。
而周洛想让范小胖担纲的作品,则是周洛的魔改之作。
算是历史人物传记类的电视剧,取材自古代四大女医之一,明朝的谈允贤。
要魔改的剧则是《大长今》,这部剧的火爆程度可以说是加强版的《野公主找爹记》。
在亚洲地区收视率比《野公主找爹记》更高,也出口到了更多的国家。
不过这部剧里很多篡改历史的剧情,比如绝口不提中医的事情。
明明日本的汉方医学和韩医都是受传统中医影响发展起来的。
而《大长今》在剧中直接说望、闻、问、切这套诊断流程是韩医发明的。
还有剧中关于天花的处理,以天花攻天花的思路,也就是‘人痘法’,我朝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而《大长今》里直接说是长今发明的。
还有诸如麻药、针灸、手术等等,就差说现代医学起源于韩国了。
(写这些不是想吹中医,本人坚决相信现代医学,反对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各种药物。)
而《大长今》里关于医药的部分非常敷衍,基本可以说是食疗水平。
比如从沸腾的汤里捞出凝固的牛油这种完全违背物理常识的画面。
它的成功主要是成功的描写了个女性的生命史诗,本质上是一部大女主的传记。
而谈允贤的经历比起徐长今来更为传奇。
祖父谈复、祖母茹氏都是当年的名医,父亲官至南京刑部主事,算是个六品的京官。
因为家境优越而且自幼聪慧,谈允贤深受祖母喜爱,把她带在身边言传身教,等她及笄的时候已经学到一手精湛的医术。
她嫁给杨姓男子为妻后不久,患上气血两虚难以怀孕。
她就自己给自己调制药方试药。
结果并没有如段子里的‘自撰一良方,服之,卒’,而是药到病除,陆续剩下了一子三女。
祖母茹氏去世之前,将她收集来的医术、药方和医疗器械全部交给谈允贤,并给她的医术下了判断:“我可以瞑目了!”
明代因为理学思想大行其道,社会礼教森严,不少女性生病以后不愿意请男医生诊治。
即使请来了男医生,也因为看病要遮面纱,诊脉也要隔手帕,造成了不少误诊和贻误病情的情况。
(这种属于极端情况,不过确实也有。)
而更多的妇科疾病则是根本无法对男医生启齿,谈允贤的出现让她们看到了希望,纷纷请她上门诊治。
谈允贤在民间诊治多年,名气日渐变大,后来多次以女医的身份出入宫廷,为皇家女眷和妃嫔诊病。
后来到了五十岁,她重病不起,而后梦到了祖母。
梦中祖母告诉她“你的病不至死,我给你留的书里有诊疗方案,照着治疗即可。”
“你有七十三岁的阳寿,现在已经过了三分之二了,日后要多多行医济世。”
(出自《女医杂言·序言》)
梦醒之后她决定将自己多年的诊疗经历记录下来,汇编成册,留给后世。
由她口述,儿子代笔的这本书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书名叫《女医杂言》,属于是古代难得的专科医术。
不过她晚年就比较悲惨,不适合写在电视剧里。
正德末期,她的儿子和她一起完成这部书之后,不幸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
而嘉靖年间,孙子也收到zz株连被处决,晚景凄凉,膝下无人。
她也再无心继续著书立说,最终活到了96岁,一个在古代堪称奇迹的命数。
原版的《女医明妃传》魔改比较严重,槽点颇多,有种故意模仿《大长今》的成分。
比如刘师师饰演的谭允贤和朱祁镇、朱祁钰两兄弟的爱恨纠葛。
后面还有瓦剌太师也先深入大明腹地打探军情,为刘师师的谈允贤所救,后面也和她有一段感情纠葛。
只能说这情节有点太扯淡了,堡宗夺门之变的时候她都没出生。
而堡宗往生西天的时候谭允贤刚刚三岁。
这部戏的所有感情全部编剧是强行加进去的,不知道编剧是怎么个思路。
《女医明妃传》更像是国产玛丽苏偶像剧,谈恋爱才是主旋律,医术只是爱好。
把刘师师和霍建桦、黄宣的爱情作为主线贯穿到底,关于医术的剧情只是细枝末节。
行医路上被封建时代的男权排挤,普通百姓求医路上的困难统统不关键。
刘师师的谈允贤,每一次的医术进步,都是在爱情受挫之后,非常莫名其妙。
周洛准备把《大长今》和《女医明妃传》、《神医喜来乐》融合在一起,搞一部《女医传》。
晚年凄凉的部分就不适合拍出来了,正好以开局的著书立说开始倒叙,五十岁的谈允贤就找宋春丽客串一下就行。
大部分时间的谈允贤都在二十岁出头,青年时期的谈允贤,范小胖饰演起来年龄也并不算出戏。
(谈允贤出嫁的时候十五岁,二十岁都两个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