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草长莺飞,花朵被小雨打成一团团湿润的红,野鸭在芦苇荡里筑了巢,天气一天比一天热络起来。
“修弘。”
听到有人呼唤,楚修弘拭去额头上的汗珠,将锄头杵在脚边,缓缓转过身。
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再熟悉不过的脸,长眉细眼,薄唇高鼻,当他嘴角绷紧的时候,便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势。
“堂弟。”楚宁萧唇角噙出一抹笑意,向他伸出一只手。
楚修弘本想接住对方伸过来的手,但忽地想起自己手上都是泥。
他赶忙在身上蹭了两下,报以一个讷讷的笑。
“今天有时间吗,跟我上山里一趟。”楚宁萧开门见山。
楚修弘毫不犹豫点点头:“行,哥,让我收拾一下。”
楚修弘的父亲与楚世石是兄弟,膝下有他和楚修业两个儿子。生母离世的早,后来其父又续了弦,娶了邻村的宋氏。
老父去年也撒手人寰,楚修业与后母串通一气,拿着父亲的遗嘱,占了几乎所有家产,只分了些边角薄田给楚修弘。
楚修弘自此生活窘迫,平日里多得楚宁萧接济,这才渐渐安稳下来。
“那我在村口等你。”
楚宁萧见他同意,也不多说,自顾自离开了。
-----------------
楚宁萧立在船头,一身窄袖月布袍,衬着皎白的月光,玉树临风,洒脱不凡。
楚修弘撑船,楚景风吹箫。
船桨入水,绞碎一泓月光,小船破开平滑如镜的水面,向着前方缓缓驶去。
洞溪村民户多傍水而居,一户望着一户,偶有些还掌着灯火的,如同漫漫长夜里的萤。
不一会儿,小船徐徐停下,楚景风抬头去看,不远处便是民户陈才福的两层宅子。
“三弟果然中意陈雨那小妮子...”楚景风摇头讪笑,走到船尾坐定,掏出腰间玉箫。
微微一运气,笛声便如清澈的泉水般,从每个笛孔里逸散出来,慢慢流向前方。
楚宁萧深深望了二哥一眼,微微点头,跳下船头,解下腰间一个小笼,里面关了几只萤蝗。
过了一小会儿,陈宅二楼一扇窗户极缓慢地撑开,露出一张灿若桃花的脸庞来。
陈雨无声地嗔了他一下,做了个噤声的首饰。
楚宁萧气定神闲地笑了笑,手伸向怀中,然后表情倏忽凝固。
笛声也几乎同时停顿,尾声袅袅。楚景风忙凑到他耳畔,问道:“怎地?”
“我写的信忘拿了。”楚宁萧低声道。
“这...”
楚景风念头急转,想起自己曾经写了一首民谣,正贴身带着,便往衣袋里一抹,抄出那张布帛来。
楚宁萧一把接过,眸光流转,脸上复又露出笑意。
“青衣江,岭山下,天似楸枰,星如玄素。风萧萧,水潺潺,云深雨霁不见鹿。”
他在这布帛中裹了一小块石头,又用绳子捆好,给陈雨使个眼色,让她稍稍低头。
待到姑娘家完全让出窗前,他拿出腰间的弹弓,屏息凝神,将那布帛射出。
裹着石子的布帛在空中划出一道长长的抛物线,正掉进陈雨窗棂。
“二弟,且让为兄替你掠阵。”
楚景风拍拍他肩膀,坐回船头,吹起那首《敕勒川》的调子。
笛声悠扬婉转,散入天地之间。
楚宁萧忽有所感,他应声而和,虽有些走调,有些嘶哑,但在这四合的暮色之中,无人与他争鸣。
少女听得出神,干脆撑着双颊,在窗边稍稍探出身子。
少年立在船头,迎风招摇,眉眼如画,在月光下熠熠生辉。
天边的云懒洋洋舒卷,交接的目光如蝶翼,扑起又飘落。少女的体香顺着轻风钻入鼻尖,仿佛一场不会醒来的长梦。
“你那没带的信上本写了什么?”
“我写着,待我能踏上仙路了,便踩着祥云,乘着烈风来娶她!”
“哈哈哈哈...你倒是会想。”
满船清梦压星河,夜已太深,姑娘恋恋不舍地合上窗子,兄弟三人抚掌而笑。
-----------------
翌日。
楚家三子正凑在一起,将那布帛摆在石桌上,眉梢时而皱起,时而舒展,不知说着些什么。
仔细去瞧,那布帛满是折痕,墨迹都被揉搓地散开了不少。
楚世石引着陈才福进了门,在院中停下。
这陈才福与黎淮山一样,当年皆是楚世石麾下的乡兵,一起出生入死,都是看着几个孩子长大的。
几人看到长辈到来,纷纷起身见礼。“才福叔!”
楚世石哈哈大笑,把陈才福往前一推,指着楚宁萧道:
“你自己问他嘛。”
楚宁萧颇为心虚地抬了抬眼皮,望着陈才福,假装起不知情来。
陈才福见他埋头不言,也有些局促,只顾着抚须而笑。
昨晚的箫声他也听见了,但自家姑娘坚持说晚上睡得沉,什么都没听到,也什么都不知道。
“诶,我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平日里滴水不漏,教人看不穿。”
楚世石干脆替他把话说了,踱到楚宁萧面前,叩了叩他胸口,佯怒道:“我便替你陈叔问问,你可稀罕陈雨啊?”
楚宁萧挠了挠头,嘴角微微勾起:“那自然是稀罕...”
“行,你看看,这不就完事了。”楚世石说着,又望向陈才福,“我这便备了纳采上你家去。”
吴国风俗,成婚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合称六礼,但洞溪村偏僻,两家又熟悉,自是没这么多计较,只不过图个面上好看。
......
待到两位老人走远,三兄弟紧绷的脸才垮下来。
楚源柏只是拍他肩膀,喃喃道:“你这小子...”
楚景风欣慰地笑了笑,道:“可是定下来了,三弟...”
这时,角落里又窜出一个雪白的身影,小兔子般钻到三个人中间,用白皙无暇的脸庞对着楚宁萧,奶声奶气:“哥,陈姐姐是不是要当我嫂子啦?”
“你这孩子...”
“且先不说这个。”楚景风看楚宁萧耳根有些红了,忙岔开话题帮他解围,“小妹,你修炼的如何了?”
如今兄妹四人皆习了《道脉接引法》,只是这功法需要凝聚中黄之气,便是正午的太阳效果最佳。
正午时分,修行约莫两个时辰,方能聚成一缕。
在丹田沉淀九九八十一缕后,便能接引浩然气入体,在体内形成道脉。
不想楚云白小脸一抬,骄傲说道:“哥,我快练成了!”
“嗯?才六十多天,你怎么就快了?”楚源柏摸了摸她的头,颇有些意外。
“我其他时候也练了!”楚云白说着,腰板挺得更直了。
“是了...这也算积少成多...”楚景风默默想着,不仅感叹这位小妹的聪明伶俐。
楚源柏笑道:“如此看来,立夏的时候,便能尝试接引了。”
兄妹几人纳气的速度有些区别,楚云白最快,楚宁萧第二,楚景风第三,但差距不大,楚源柏反倒是最慢的。
“嘿,仙途...”楚宁萧将目光洒向天边,心荡神驰,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