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子和二牛带着两个农民推着手推车去了港口。
刚开始根子和二牛还认为为这次渔获较多,特意找了个好位置停着。
然而两农民却是让他们将船靠到了最边上,你自己卸货不要紧,不要耽误别人卸货。
根子和二牛也没敢多说话,毕竟人家来免费帮自己拉鱼,已经够意思了,自然没啥意见。
“收帆收帆,减速,别撞上了,岸上的兄弟帮个忙,拉起船网。”
“呼啦……”
一张巨大的船网在海上升起,渔船直接撞了上去,停了下来。
然后船网一收,渔船缓缓的靠了过去。
“呼啦啦~……”一下子涌过来了十几个农民,全部推着手推车在岸上等着了。
“赶紧的,这一船两千三百斤,后面还有几船!”
所有的农民顿时忙碌起来。
根子和二牛看的目瞪狗带……
“这速度……,他们好大的力气!”
“根子哥,这群壮汉真是厉害,你看这一车鱼起码两百斤了吧,就这几个呼吸的功夫,就装满了?”
“根子,二牛,你俩别愣着了,这鱼都装好了,赶紧跟着这两位兄弟送过去啊!”
“哦……好的……啥?姚叔,我们三百斤鱼呢……这……这……”
就这说话的功夫,不知不觉间,自己带来的两个人和两辆车都已经装好了。
“愣着干嘛,赶紧过去啊,没听见后面的人说还有船来卸货吗!”
码头上一天到晚都在忙碌着,也就这地方只能小船进来,否则就外面那几十艘巨大的商船要是能进来,根本轮不到他们这些人卸货。
“姚叔,这些人的力气可真大,三百多斤鱼,就这一下子,全装车了。”
“可不是么……可惜我们不是琼州的,要是能来这里生活,别提有多美了!”
这一幕被巡视的韩择看到了,询问了下才知道,有福州的渔民来琼州港了。
顿时韩择灵光一现,写了封信,给赵松送了过去。……
东海岛上,赵松看着韩择送过来的信件,心中也有了一个想法。
在福建浙江山东一带的沿海地区,自己建立市场的话,不仅能增加食物储备,还能收获一波声望和民心。
沿海一带的渔民渔获虽说不低,可大多都是不能吃的,还有海腥味很臭的东西,别的不说,海带这玩意,浙江一带都是用来喂猪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海带,那味道实在难以启齿。
还有扇贝牡蛎这些,全是壳,没什么肉不说,没香料和辛辣调料就直接煮的话那味道……根本无法下咽。
但是这些东西自己可是照单全收的,放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对渔民来说不亚于妈祖娘娘显灵了。
一天渔获一百斤就能换一百斤粮,哪怕牡蛎扇贝这些东西五斤换一斤,那一天下来几十斤粮都还是没问题的。
一天几十斤粮,够一家几口两个月的吃食了。
“田和,带人去浯州屿建船坞和据点,还有翁州大谢山岛建港,山东海州湾建港,各据点的防卫力量一定要高,最重要的是,都要建立市场,后面我会逐渐派兵过去,每个市场都会有五千军队维护治安。”……
福建路,浯州屿,隶属泉州管辖,刚开始听闻浯州屿出现军队时那紧张得不得了,派两千人坐船到浯州屿一看究竟。
只是泉州的官员看到越字黑龙旗的时候都纷纷闭了嘴,带人回泉州。
没多久百姓也知道越王的人在浯州屿开了市场,传言是跟琼州港一样的市场,还能用渔获换粮食,纷纷过来一看究竟。
无数人纷纷惊呼,这是他们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码头。
“这……码头都修到海里来了,……还真是大啊!”
“京城都没这么高的楼吧!”
“我活了大半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过能来这种地方!”……
市场内不断的传来大宋渔民们的惊呼,紧接着,所有人都盯上了市场上的摊位。
一个个望着洁白的大米、面粉等系统食物,下巴就没有合上过。
“这……这……这他娘的是稻米?你管这叫稻米?这是精米啊!”
高大的箭塔和四周耸立的围墙,给他们一种在走在地底下的感觉。
“小哥,我们带了十来条鱼,我想问问,真的可以换粮食吗?”
“去那边,专门有个大铺子,就是用来换粮食的!”
“还真的可以!”
“不知道能换多少?”
“走,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没多久,几个胆子大的背着一袋米出来了。
“天啊,真的给换!”
一个渔民掐了掐旁边一个人的胳膊……
“嘶~……你小子干什么,很疼的!”
“不是做梦,是真的,哈哈哈,不是做梦!”
“太好了,我们拿这些鱼就能换粮食了!”
“不止呢,听说那种叫海带的东西也能换粮食,我刚才看了下,就是我们喂猪的那玩意。”
“什么?猪食也能换粮食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根子和二牛带着两个农民推着手推车去了港口。
刚开始根子和二牛还认为为这次渔获较多,特意找了个好位置停着。
然而两农民却是让他们将船靠到了最边上,你自己卸货不要紧,不要耽误别人卸货。
根子和二牛也没敢多说话,毕竟人家来免费帮自己拉鱼,已经够意思了,自然没啥意见。
“收帆收帆,减速,别撞上了,岸上的兄弟帮个忙,拉起船网。”
“呼啦……”
一张巨大的船网在海上升起,渔船直接撞了上去,停了下来。
然后船网一收,渔船缓缓的靠了过去。
“呼啦啦~……”一下子涌过来了十几个农民,全部推着手推车在岸上等着了。
“赶紧的,这一船两千三百斤,后面还有几船!”
所有的农民顿时忙碌起来。
根子和二牛看的目瞪狗带……
“这速度……,他们好大的力气!”
“根子哥,这群壮汉真是厉害,你看这一车鱼起码两百斤了吧,就这几个呼吸的功夫,就装满了?”
“根子,二牛,你俩别愣着了,这鱼都装好了,赶紧跟着这两位兄弟送过去啊!”
“哦……好的……啥?姚叔,我们三百斤鱼呢……这……这……”
就这说话的功夫,不知不觉间,自己带来的两个人和两辆车都已经装好了。
“愣着干嘛,赶紧过去啊,没听见后面的人说还有船来卸货吗!”
码头上一天到晚都在忙碌着,也就这地方只能小船进来,否则就外面那几十艘巨大的商船要是能进来,根本轮不到他们这些人卸货。
“姚叔,这些人的力气可真大,三百多斤鱼,就这一下子,全装车了。”
“可不是么……可惜我们不是琼州的,要是能来这里生活,别提有多美了!”
这一幕被巡视的韩择看到了,询问了下才知道,有福州的渔民来琼州港了。
顿时韩择灵光一现,写了封信,给赵松送了过去。……
东海岛上,赵松看着韩择送过来的信件,心中也有了一个想法。
在福建浙江山东一带的沿海地区,自己建立市场的话,不仅能增加食物储备,还能收获一波声望和民心。
沿海一带的渔民渔获虽说不低,可大多都是不能吃的,还有海腥味很臭的东西,别的不说,海带这玩意,浙江一带都是用来喂猪的,他们不知道怎么处理海带,那味道实在难以启齿。
还有扇贝牡蛎这些,全是壳,没什么肉不说,没香料和辛辣调料就直接煮的话那味道……根本无法下咽。
但是这些东西自己可是照单全收的,放在福建浙江沿海一带,对渔民来说不亚于妈祖娘娘显灵了。
一天渔获一百斤就能换一百斤粮,哪怕牡蛎扇贝这些东西五斤换一斤,那一天下来几十斤粮都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