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嫂,那个姑娘不愿意了。”姑姑叹了口气,继续说,“抽空的时候我再给保平说个媒。”
母亲翠花听了,心中也是感慨万分,她叹了口气:“唉,该怎么跟保平说呀?”
就在这时,赵灵儿在隔壁的房间听到了他们的讲话。得知李婉儿拒绝了这门亲事,赵灵儿心中有些窃喜,因为她对震武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但由于自己的身份和遭遇,她一直没有表露出来。
此时,震武背了一捆柴回来了,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娘,我回来了。”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院子。
翠花母亲听到儿子的声音,回复道:“保平回来了,来来,坐这儿。”她招手让震武进屋。
震武来到屋里,看到姑姑也在,便礼貌地打了声招呼:“姑姑,您也在啊。”他把柴火放下,坐到了母亲和姑姑的对面。
翠花看了看姑姑,姑姑点了点头,意思是可以告诉震武了。翠花便把李婉儿不愿意亲事的事情告诉了震武,震武听了之后,显得有些失落,但他很快就调整了情绪,表示理解李婉儿的选择。
震武说:“既然婉儿姑娘有了自己的意中人,我们应该尊重她的选择。感情的事不能勉强。”
赵灵儿在隔壁房间听到震武的话,心中对震武的敬佩又增加了几分。她觉得震武不仅法术高强,而且为人宽厚、明理。
震武转头看向母亲,说:“娘,您不用为我担心。至于亲事,顺其自然就好。”
姑姑见震武如此明事理,也感到十分欣慰:“保平,你真是长大了,姑姑为你感到骄傲。”
震武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但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会更加专注于修炼和帮助他人,至于感情的事,他相信缘分天注定。
清晨,茅草屋后的烟筒冒着袅袅炊烟,赵灵儿与母亲翠花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早餐。地锅里正烧着柴火,火光映照着她们的脸庞,显得格外温馨和宁静。
震武在屋里躺在床上,伸了个懒腰,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然而,这份宁静很快被打破了。一群金国铁浮屠突然来到茅草屋前,他们手持马刀和重型马枪,身披着铠甲,领队的也身着重甲,身材高大魁梧,骑在武装到牙齿的马背上,气势汹汹。
领队的金兵大喊道:“里面的人都听好了,通通给我出来!”他的声音粗暴而有力,打破了茅草屋的宁静。
翠花与赵灵儿听到外面的喧哗,心中一紧,但她们并没有慌乱,而是镇定地从屋里走了出来。金兵们看到她们,异口同声地说:“哟!这里还有个女人啊?”领队的哈哈大笑道:“把这两个女人带回去!”
就在此时,茅草屋的门突然打开,震武从屋里走了出来。他的眼神坚定,面对金兵毫无惧色。震武向周围的金兵说道:“各位,这里没有你们要找的人,你们可以到别处去。”
金兵领队的被震武的镇定和冷静所激怒,他哈哈大笑道:“我就要找你身后的这两个人!”震武回复道:“那就要看我答应不答应了。”
金兵领队的被激怒了,他大喝一声,说时迟那时快,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就朝震武砍了过来。震武身形一晃,轻松躲开了这一击。他的动作快如闪电,左手一把握住了马刀的刀背,右手迅速出击,一掌击中了金兵领队的胸口。
金兵领队的没想到震武竟有如此身手,一个不稳,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其他的金兵见状,纷纷举刀向震武砍来。震武不慌不忙,他运用起《乾坤九十六法》中的法术,身形如鬼魅般在金兵中穿梭,每一次出手都击中金兵的要害。
不多时,金兵们就被震武全部击倒在地,痛苦地呻吟着。震武并没有下杀手,他只是用足够的力量让他们失去战斗能力。
震武转身对金兵领队的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上司,这里不是你们可以撒野的地方。如果再敢来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金兵领队的知道自己不是震武的对手,只好带着手下灰溜溜地离开了。震武转过身来,翠花和赵灵儿紧紧地抱住了他,感激他的勇敢和强大。
在金兵离开后,震武深知这次冲突只是个开始,他们所在的地方地处边境,随时可能再次遭受战火的波及。为了家人的安全,震武对赵灵儿与母亲翠花说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需要搬离这个是非之地。我们可以去临安城居住,那里更安全,也有更多的机会。”
翠花听了儿子的话,虽然心中充满了不舍,但她知道儿子的考虑是正确的。她点了点头,坚定地回复道:“保平,娘听你的。”
赵灵儿也同意震武的决定,她知道只有离开这里,才能避免更多的危险。她表示:“保平哥,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会跟随。”
随后,震武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将茅草屋一把火烧掉了。火光冲天,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乎在诉说着他们对这个地方的不舍,同时也是一种断绝,象征着他们即将开始的新生活。
震武、翠花和赵灵儿带着简单的行囊,步行着去往了临安城的方向。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在前往临安城的路上,震武、翠花和赵灵儿遇到了一群同样逃难的人们,他们行走着。突然,后方尘土飞扬,金国的追兵紧随其后而来。其中一个金兵正是之前被震武击败的士兵,他指着震武大喊:“就是他!”
领头的金兵怒吼道:“给我拿下!”随即,一群骑兵挥舞着马刀向震武冲杀过来。震武面无惧色,赤手空拳迎向敌人。他的动作迅猛而精准,蹲下身来,伸出一条腿扫过一匹马腿,那马立刻失去平衡,连同金兵一起摔倒在地。
紧接着,三名金兵挥舞着马刀向震武砍来。震武双手捏住两个马刀的刀刃,他的掌力强劲,两把马刀应声而断。震武趁机夺取了其中一把马刀,用其刀背劈翻了两匹马,马上的士兵也摔倒在地。
剩下的士兵心生畏惧,不敢再往前冲。这时,领头的金兵愤怒至极,大声命令道:“给我放箭!射死他!”弓箭手们得令,纷纷搭箭上弦,向震武射出了密集的箭雨。
震武知道,他这个时候不能躲闪。如果他避开,那么箭雨将会伤害到他身后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震武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怒吼一声:“呀!”随即使出了他的绝学——乾坤金钟罩。
随着震武的怒吼,一道金色的光罩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防护屏障。所有的箭雨在震武的面前悬停了下来,随后纷纷失去动力,掉落在地上。金兵们见到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震武趁着金兵弓箭手换箭的间隙,迅速接近他们,用刀砍断了他们的弓弦,使得金兵的箭雨攻势瞬间瓦解。金兵们见到震武如此神勇,纷纷失去了斗志,开始四散逃窜。震武并没有追击,他转身回到翠花和赵灵儿身边,安慰她们说:“没事了我们继续上路吧。翠花和赵灵儿看着震武,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震武趁此机会,带领着翠花、赵灵儿以及其他逃难的百姓迅速撤离,他们一路疾行,经过了三天的跋涉,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队南宋的骑兵,这些士兵装备精良,正向着北边赶去,显然是有紧急的军务。
震武停下脚步,目光追随着这些骑兵,他对母亲翠花说道:“娘,您看这些士兵,他们正赶往前线。战争的阴影仍旧笼罩着这片土地,我们能够安全抵达临安城,真是幸运。”
翠花望着那些士兵,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她轻声回应道:“保平,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你能够用你的能力保护我们,是上天的恩赐。但我们也要为那些在战争中受苦的人们祈祷。”
赵灵儿也凝视着那些骑兵,她的心中同样感到了战争的沉重。她对震武说:“保平哥,你的法术强大,如果能够用它来帮助结束战争,那该有多好。”
震武听了母亲和赵灵儿的话,心中颇有感触。他知道,虽然自己有能力保护身边的人,但战争的残酷远超过个人的想象。他坚定地说道:“我会尽我所能,用我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希望能够为结束战争尽一份力。”
震武和母亲翠花、赵灵儿一起在路上走着,他们正朝着临安城的方向前进。忽然,前方传来了哭泣的声音,打破了旅途的宁静。他们加快脚步,走向前去查看情况。
他们看到一位年轻女子正扶着她的父亲,眼泪汪汪,神情十分焦急。女子哭着喊道:“爹,爹,您这是怎么了?”
翠花走上前,关切地问道:“孩子,发生了什么事?”
女儿哭着回应道:“我爹突然得了厥症,现在无法走路,这可怎么办?”她的眼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慌。
震武没有多言,他蹲下身来,伸出手给这位父亲的脉搏,仔细地诊断起来。过了一会儿,震武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道:“别担心,我有办法。”
只见震武一只手放在了这位父亲的头上,轻轻地拍了几下,同时他的另一只手在空中迅速地画出了几个符咒。随着震武的动作,一股温和的法力透过他的手掌,传递给了那位父亲。
不多时,这位父亲忽然睁开了眼睛,他的呼吸逐渐平稳,脸色也开始恢复正常。震武收回了手,关切地问道:“怎么样?老伯,您感觉好些了吗?”
那位父亲感到非常惊讶,他活动了一下自己的手脚,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动弹了。他激动地握住震武的手,感激地说:“年轻人,你救了我一命啊!我本以为我这把老骨头要交代在这里了,没想到还能得救。”
震武微笑着摇了摇头:“老伯,不必客气。我学了一些医术,能够帮助到您是我的荣幸。您现在感觉如何?”
那位父亲站起身,尝试着走了几步,发现自己已经能够行走了。他的女儿看到父亲好转,喜极而泣,这位父亲向震武深深地道谢:“谢谢这位年轻人,你救了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你。
震武谦逊地回复道:“不必客气,老伯,路见有难,自当出手相助。您现在感觉如何?”
这位父亲活动了一下身体,感激地回答:“多亏了你,我现在感觉好多了,可以继续赶路了。”
随后,震武与母亲翠花、赵灵儿以及刚救助的父女俩一行人继续走着。随着天色渐晚,他们来到了一家客栈前。震武知道,为了大家的安全和休息,今晚需要在这里住下。
震武敲了敲门,大声喊道:“掌柜的!住店。”
门很快被打开,一个中年男子,穿着整洁的衣裳,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迎了出来:“哎呀,客官,快请进。我们这里有干净的房间,还有热腾腾的饭菜。”
震武点头表示感谢,随后询问:“掌柜的,我们一共五人,需要五间房。”
掌柜的连忙点头:“好的,好的,我这就去准备。请先在大堂稍坐,饭菜马上就会准备好。”
震武一行人进入客栈,在大堂的桌旁坐下。客栈内温暖而舒适,让他们感到十分放松。那位父亲和他的女儿坐在角落里,低声交谈着,不时地向震武投来感激的目光。
不久,掌柜的和几个伙计端上了丰盛的晚餐,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震武一行人围坐在饭桌旁,享用着美食,旅途的疲倦似乎也随之消散。
晚餐后,震武帮助掌柜的安排了大家的住宿。在安顿好母亲和赵灵儿后,震武在自己的房间里进行了一番简单的修炼,以保持自己的法术修为。
第二天一早,震武、母亲翠花和赵灵儿准备上路,继续他们的旅程。在离开之前,他们与昨晚救助的父女二人进行了道别。
震武走到那位父亲的身边,关切地问道:“老伯,您今天感觉如何?身体是否还有不适?”
那位父亲感激地握住震武的手,笑容满面地回答:我今天感觉好多了,可以继续上路。多亏了你的帮助,我和我的女儿才能安然无恙。”
震武微笑着点头:“那就好,老伯,您旅途中也请多加小心。如果再有不适,及时寻医问药。”
那位父亲的女儿也走上前来,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仰:“壮士,您的救命之恩,我们铭记在心。不知道您尊姓大名,将来若有机会,我们也好报答您的恩情。”
震武摆了摆手,谦虚地说:“在下张保平,叫我保平就好。不必言谢,出门在外,相互帮助是应该的。你们也要小心,愿你们一路平安。”
翠花和赵灵儿也上前与父女二人告别,翠花温和地说:“孩子,记得要照顾好你的父亲,愿你们早日找到安身之处。”
赵灵儿也表达了她的祝愿:“希望你们在旅途中一切顺利,早日和家人团聚。”
随后,震武、母亲翠花和赵灵儿一行三人继续他们的旅程。他们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沿着道路前行,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旅途的期待。
他们路过了一个村庄,远远地,震武就看到村头的一块大石头上坐着一个老人。老人的身影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他似乎在享受着早晨的凉爽和宁静的时光。
震武上前行了个礼,礼貌地搭话道:“老伯,打扰一下,请问临安城离这儿有多远?”
这位老人转过头来,他的眼睛里透露出岁月的沉淀和智慧的光芒,他看着震武,温和地回答道:“年轻人,从这里到临安城大概有150里路。如果你们走得快,大概还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