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戴黑色头套的手持者潜藏在距宿营地五百米外的小山上。
他手持一把三十五毫米榴弹枪,这款武器更适合被称作便携式火炮,其射程长达六百米。
射击营地中的帐篷轻易易举,一瞬间,帐篷中所有人都将面临烤炉般的死亡,并四分五裂。
这名瞄准者的目标对准那些帐篷,火焰照亮了夜空,目标依旧清晰。
接着,他见桂花端着盆从一个帐篷走出,泼水并放回盆于户外后,她又悄悄溜去另一座帐篷窥探,随后又返回初始之处。
“洗澡的并非桂花,也不是赵小河进入,那么他就必在她刚才查看的帐篷内。”
而且,“那里的帐篷还是紧闭的,只此一桩。”这名手持者确定无疑,正欲扣动扳机之际,忽感脑后冰凉。
糟糕,那口径分明非同一般,射手是顶尖高手,无路可逃。
藏鸿的声音传来:“给我放下武器。”手持者缓缓举起枪,藏鸿随即接手,那手持者却不敢轻举妄动。“你叫什么名字?”
手持者沉吟片刻,回应以低沉之声:“无名。”藏鸿闻言,当即便以干脆的动作砍断他的脖颈:“判断失误,桂花瓣才是赵小河的居处。
其实,我只是想看看咱俩是否熟识,能否手下留情。
‘无名’倒是个不错的名字。”然后,他连手都不带抬就把人直接埋了,以免暴露身份。
只要下一滴雨落,此处将会被绿色植被掩盖,和其他地方并无差异,难以辨识出曾有此事发生。
...
在一夜警戒中,藏鸿反复确认过所有潜在威胁的区域,每十分钟检查一次。
实际上的防线更为简单,就是所有人都飞离现场,但那样风险太高,打中油箱就足以让他们一网打尽,无需追击或善后解释空难事故。
幸好,头儿尚存底线,不然空中攻击将无所遁形。
天光渐渐拂晓,当藏鸿走向掩埋的小山丘时,他敏锐感应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高手终于出现了。”藏鸿放松身心,静待那蓄势待发的一击。“咱们谈谈吧。”一具熟悉嗓音随之响起。
然而,藏鸿动也不动,淡然回答:“白虎,你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一道高大的身影自小山丘背后显出形来,也戴有黑帽,手中却仅持单把短枪。“青龙,你亲手杀害了两位自己同志,这是背叛果氏家族。”
“我却不这么看。
那位并不能代表整个果家。”
“没错,可以代表,军事事务就是这样,任何一个对家族产生威胁的人都可能随时地位。
他们必须被铲除。“
“随你便。
那就先除掉我好了。”
“告诉我为什么竭力庇护赵小河呢?就因为他给了你10%的公司股份?“
“非也,你不懂,你眼光狭隘,真正能为果家带来强大力量的是赵小河。
而且,他没有篡位心思,真的置身事外。
你跟那人说不通,也无法明白我的想法,你们打着果氏家族的旗号,实则只为扫清对自己威胁的人物、寻求保障。
都是胆小怕事之人啊!”话音一落,双方的枪口同时响起。
轰!枪声骤然,藏鸿向左一跃,白虎向右躲避。
依旧静止如初,枪都未曾举起,只听臧鸿轻声讽刺道:“理解差距了嘛。”
白虎目光犀利,不带任何波动,质问道:“你怎么做到的呢?”
“置生死于度外,你同样能实现。
对任何强敌敢于对抗,这仅属勇敢。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没有恐惧。
真正的无畏,是内心的强大与坦然。”臧鸿微笑答道。
白虎回应以尖锐的讥讽:“倒是成了保姆般的安保,反而无畏起来?既然心中无惧,为何还要护他周全?如果真无所畏,赵小河的生死就毫无牵挂了吧。”他的话中充满不屑。
然而,臧鸿的笑容依旧:“你说得对,这是我比他略逊的原因。
道长从不勉强护人,他只会任由该死之人死去,但我做不到放。
然而,相比你,我还是多一份勇敢的担当。”白虎的目光黯淡下来,最终默默离去。
白虎的步伐略显蹒跚,黑色的衣着仿佛融入夜色中难以辨识。
而其心口处,仍透出血一般的红色。
仅仅走出不到五十米,他已轰然倒下。
稍作沉思后,臧鸿来到他身旁,翻检起遗物,只见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中是一名女子……
破空之时,赵小河三人同时惊觉,睁开眼来。
赵小河欲起身,却被诗云和桂花同声喝止:“不要外出。”
“你们怎么会突然变得这么懂事?”他困惑问道。
两位女子脸庞泛起红晕,昨晚义无反顾,今日却又全无此意,他男人的安危,是不是就应该如此看重?
赵小河独自从帐篷内出来,“待在那里别动。”他说,声音回荡在营地里。
桂花小声道问:“姐,难道我们犯错了?”
诗云含笑低语:“我们的做法没错,弟弟的生命确实最重要,只是不该明确表露罢了。”桂花似有所悟,默记心头。
赵小河步入室外时,四位保镖立刻围拢上来。
他留意到新增添的装备——以及其他……
这团队配备相当可以!
诗云表示认同,随即桂花离开了。
诗云再次发问:“我们的路线途中提及了塔尔寺,你却没有提及法门寺有何特色呢?”
赵小河神色凝重答道:“法门寺内珍藏着释迦牟尼佛真身的一部分佛指舍利。”
在1987年的法门寺遗迹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意外地找到了一块白玉板。
清除掉其上的浮尘,一尊狮子雕刻浮现出来。
随着团队挪移周边的碎石,一个小巧的洞口展现在眼前。
隐藏其中的是一个漆黑无光的,传说里的神秘佛骨舍利可能就藏于此。
果然,在殿堂后方,一条步道现身,预示着它通向秘境入口。
同年4月9日,他们轻柔推开了地宫的第一道门,潮湿气息迎面而来。
内有一段昏暗通道,四周墙壁用黑大理石铺砌。
年久侵蚀留下的裂痕和色泽斑驳,显现出岁月的独特印记。
左侧墙上有字迹,由白色粉末篆刻,排列整齐的垂直列。
这些字样尚未齐全,有待将来详尽探究。
正当团队略感失望时,他们注意到隧道末端耸立着两座黑大理石石碑。
灯光下,文字依稀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