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
三殿内堂闲批书,
五湖之内修法宝。
宴成熙心里有了些想法,运转法力带着元一就回了渡真殿。
一路上走来,外面都是结庐而居的真人,都是各家的杰出弟子,三殿里面元气充裕,此辈在这里修炼也算是事半功倍。
宴成熙走了一路,就有一路元婴真人站起向他行礼,他点点头带着宴长生朝左殿走去。
众位真人见了宴长生,不禁多打量他几分。
虽然他们清修,可也有人去听过霍真人讲法,显然也认出了始作俑者宴长生。
一位韩姓真人疑惑说道:“这殿里不许修为浅薄之辈来,怎左殿殿主带了外人来。”
另一位赵姓真人说:“你啊,整日里苦修,怕是不知道那是殿主的后辈子弟。”
王姓真人说:“就算是子弟又如何,渡真殿宫规森严,怎能轻易坏了去。”
一位真人再也听不下去冷笑着说:“殿主从来重规矩,怎么可能徇私枉法。你等不瞧宴大郎腰间挂着的令牌?想来是领了法旨。”
众人这一经提醒,这才注意到那令牌。
这时有好几位真人围过来,纷纷打听起这位宴大郎来。
这位真人来者不拒,绘声绘色讲起来宴长生的丰功伟绩。
陈真人出身陈族,听了更是直接问道:“这位大郎可是有了婚配?”
众人顿时觉得这笑面虎奸诈的很,于是也纷纷想了想自家晚辈嫡女优秀,想和宴家做亲家!
这下可把这位真人弄懵了,人家有父母有祖父长辈的,这等私密事情哪里会让自己知道。
看着众人期待眼神,这真人顿时觉得有些可怕,斟酌着说:“应是没有吧。”说完就跑,剩下一群人纷纷出手阻他。
等进了左殿,宴长生瞧着这处小界和中三天一般,有山有水,看着倒像个大千世界,也不知当时祖师何等修为,将其炼在了左殿。
宴成熙一现身,天上云层翻滚,一条蓝色四爪蛟龙落地化作了一个青年小将的模样。
身量高大,剑眉星目,束着鱼鳞冠,身穿一身金闪闪盔甲,他上前行礼,元老鬼就问他:“偏殿殿主可在?”
这小将叫景蓝伯,是左殿管事,他听了回道:“殿主功行到了紧要关头,正在闭关。”
宴成熙点点头又指着宴长生说:“这是老道子弟,如今他得了法旨,赐了令牌,前来三殿炼宝,日后将要去五湖洗炼法宝,今儿先来我们左殿,我还要要事在身,不能久留,你且陪他几日。”
景蓝伯见宴长生第一眼就看见了令牌,心里就明白几分,早有陈真人身边的童儿和他们几个管事打过招呼,他自然不会拖泥带水阻碍了去。
他行礼应是前头带路,这时又有两条蛟龙显化出来,宴成熙和宴长生踩在背上就朝着左殿偏殿的抚仙湖飞去。
三殿里面有五湖,宴成熙领了左殿正殿主,还有两个偏殿。
左殿偏殿有抚仙湖,乃是月华所化,大殿有鄱阳湖乃是星光汇聚,掌门所在的有洞庭湖乃是日光凝聚,剩下两湖在师徒一脉,南宫是太清宫左殿殿主,他那里有世间雨水显化的青海湖,还有一个是一方雷霆显化的太湖。
等到了抚仙湖,宴长生将龙宫拿出,还没有言语,就见一个身形有些淡薄的真灵显化出来。
这真灵眼角带笑,唇红齿白,风流倜傥,他看了眼几人,又对宴长生说:“还好你家大业大,这样一来,我也能稳住几分伤势。”
说着真灵回了宝身,宴长生轻轻一抛就把龙宫沉入了湖底。
宴成熙点点头,景蓝伯则是有些惊讶,他说是管事,可其实也算是真灵一类,刚才那白衣真灵看他,竟给他一股淡淡威压,他也不好多问。
宴成熙见此间事了,想了想对他说:“这一湖泊总得有一月左右时间,这前后下来就得半年左右,这令牌可得好好用起来。不若你去书殿读书算了。”
宴长生又看了看景蓝伯,见他没有出言反对,就知道应该是可以。
点头应下,等祖父走了,宴长生给景蓝伯行礼说:“那有劳师兄带我去金殿观书。”
景蓝伯明白自家身份,不过是管事罢了,又哪里敢摆什么架子,因此说道:“郎君折煞我了,请郎君随我来。”
说着就带着宴长生朝着小界中心那高耸入云的山峰飞去。
这书殿其实每个小界都有,而且都是功德法宝,等他们一进殿门,宴长生顶上功德突然显化出来,凝结成三花模样,倒是又让景蓝伯吃了一惊。
进去后排列着众多书架,这时景蓝伯对他说:“虽说郎君得了令牌,可按着规矩也只能看这第一层的藏书。”
宴长生听了点点头,又抬头看去,就见还有楼梯能上去,也不知这书殿有几层。
等景蓝伯走了,宴长生就看着书架分类,法诀,炼丹,炼器,符箓,灵植,请神,御兽,排兵布阵,游记等等。想来三殿都是这般布局。
他想着自家只会炼丹、炼器,又想看看法诀好取众家之长,还想看看游记,因此他重点就放在这几类上。
随手翻了本出来,竟是一本丹书,第一页记着一个名唤“美人醉”的丹药,宴长生瞧着倒是有些意思,竟是一种吃食丹药,这丹药一经入水,就能化酒为水。
他看着书上画着的草药图儿闪烁,稍微输了法力进去,就见忽然幻化出来一座紫金丹炉,众多草药一一显现出来,原来是竟是幻术,倒是真实。
按着丹方炼了一炉出来,又倒了些清水进去划开丹药,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酒香散开来,他尝了尝,倒是醇厚。
将剩下的丹丸打散了,其实不过是幻术,本质是元气所化。
见有人批注,他想了想,也运转法力在上面留下字迹。
“太过单一,美而不足。”
想了想又思索着模仿写了个猴儿酒的丹方上去,没想到居然一个个灵药在书上显露出来图样,最后又显现出来。
宴长生倒是有些吃惊,这等法术真是通天。自己炼了一炉,果然好喝。
一时间倒是有些思路大开,一个一个美酒方子记录上去。一样一样显现出来,宴长生来了兴致一个个炼制了过去,倒是每种酒都极具特色。
他不知道的是,这书殿批书,只要一上去最后能固定下来,就是得了书灵认可,有几分可行之性。
外间藏经阁正好有人借阅此书,突然发现字迹多了起来,瞬间引起低阶弟子的惊呼,于是众弟子就见这美酒方子一个个显现出来,纷纷好奇是哪位高人贪杯。
恍惚中就过了一月的时间,宴长生这本书才堪堪看完,他也没料到是这样的结果,只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这一个丹方引申开去,也算梳理所学。
外界藏经阁里众弟子都有些讶异,如今他们算是明白长老为何说他们呆板不知变通,平日里就只知道照猫画虎,现在来看这批书的人才是真正做到了活学活用。
等景蓝伯进来寻他的时候他才惊觉时光飞逝,去了抚仙湖召了龙宫上来,真灵倒是没有现身,宴长生仔细瞧了瞧,原本龙宫表面斑驳如今算是淡了些。
接下来日子陆续去了五湖,挨个将龙宫修补了一番。
在此期间,第二月仍然是丹药,三月四月则是炼器,到了最后一个月宴长生开始看起了法诀修行。
这第一层放得都是弟子们创造出来的法门,他有真如冠在,配合着殿里的阴阳镜,用一点神思开始修炼法诀。
这日,他正试验一门唤做《老子说万水真诀》,这门真法是他近日来看过觉得最好的修行法门。
只不过这法诀像是灵感迸发创出来的,之后再未完善过,光有道理却让人看着摸不着头脑。
宴长生回想《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他又想到水无为而无不为,无形而无不行,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继而深思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柔是水的本性,也是人之道,是柔韧,是灵活,是似弱实强,坚韧不拔。
又想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再想老子说水的七种善境: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想到这儿宴长生不禁面露微笑,这法诀说白了其实怕是哪位前辈的一点深思感悟,随感而发。
可他却陷入矛盾中,可水真的如这样谦谦君子吗?
这天下万水,洼、池、溪、井、渠、潭、渊、淀、泽、涯、滩、湾、涧、河、江、湖、海、洋等等不一而足。
还有四时变化云、雨、雾、露、气,霜、雪、冰、霰、雹等等。
如此看来,水有五德,德、义、道、勇、法。
普及万物为德,不逆成形循理有义,浩大无尽有道,奔流不惧有勇,不拘高低有法,所以君子遇水必观,这和这位前辈阐述老子水有七善同出一门。
水有诸多美德,可洪水莫非不是水?暴雨暴雪莫非不是水?
洪水天灾,多少妻离子散人间悲苦,暴雨暴雪同样如此,更有江海怒涛汹涌,水肆虐为灾,或许这就是常怀仁慈之心,偶行霹雳雷霆!
这样一看水德为法,是修炼根本,水灾为术,是斗争妙术。
不知不觉宴长生像是悟道一般,脑后三花显现,忽而变化为溪,忽而江河,又忽而雨雪,逐一变化不定。
悟了水德水灾真意之后,心劫突显。
既是由水而发,宴长生本就擅使幻术,过这心劫还算如意。
忽而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修行九坎不外如此。
众、法、名、居、志、恩、通、定、真!
水利万物,人利自身,利己者穷,利人方贵。可利己本能,利亲本分,利朋算友,利陌为易,人事纷杂是为众坎。
水多善利,需持善心善法,需做好人要行好事,可总有事与愿违,不得已而为之,如何取舍是为法坎。
水不争名,世人却言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贼莫大乎德有心,但行善事却有争名私念,前功尽弃莫不如是,坚守本心是为名坎。
水处低位,处众人之所恶,养育万物却低调无言,不曾居功自傲,要心怀不争,低调行事,长久能持,是为居坎。
水行千里,常遇险阻,仍旧奔流不息,坚定意志永不放弃,如处逆境,如何行事,是为志坎。
水育万物,可偶行暴虐,暴雨洪灾,看似功过相抵,面对众人埋怨如何不持恩自傲是为恩坎。
水柔实刚,至柔方可驰骋天下至坚,无有入无间,以柔克刚,顺势而为,常善变通,是为通坎。
水行不惧,携污纳垢,最终涤荡一切,自清自洁,不染外邪,红尘滚滚,纸醉金迷,坚定不移是为定坎。
水持本性,历经磨难,本色永存,历经八难,方知真我本性,是否于迷茫中得见真我,是最后一劫,真坎。
如此积少成多,厚积薄发,看尽天下万水,顶上功德垂落些许凝成一个玉净瓶。
宴长生笑着接住开口说道:“枯坐数月细看法,万千念头自通达。既得妙经授法妙,幸见真我自在真。”
说完召了龙宫藏于紫府,依靠令牌回了道场,等一回去,那令牌便脱离飞回陈真人那里去。
只是他不知晓的是,这真经名字变换,变成《太清说水真经》,自飞入金殿上层。
原来这经文竟是掌门年轻时候有感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