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武侠 > 有泅天下 > 第六章 《道德经》与《德道经》

第六章 《道德经》与《德道经》(1 / 1)

小刘师兄合十询问道:“师父,既然说到了【老君爷】,那能不能给我们讲讲【道德经】?”

师叔沉吟道:“师兄,这个课题还是请陈道长来讲比较合适吧。”

我看到师父沉吟一下,说道:“今天我也想听听陈道长的高论。毕竟您是道家弟子,而我是佛家弟子,不好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啊。”

陈道长闻言哈哈一笑:“您就别谦虚了,您道佛儒三家的学问功底我是亲自领教过的,我才是班门弄斧那一个呢。不过呢,我来抛砖引玉,您来点评可好?”

我师父赶紧摆了摆手道:“您真抬举我,您就不要谦让了,快让我们来学习您吧,您在谦虚,就该吃午饭了。”

陈道长也是那性情中人,闻言不再故作姿态,大大方方开始给我们讲起来:“我不敢说自己理解的一定准确,我只是来表达我的观点。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大家都知道,【德道经】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道经】和【德经】。无论是从网上还是从实体书上,大家都是从【道经】开始研读。”

“其实我的观点正好相反,我认为应该先从【德经】开始研读,等【德经】读完了,读透了,你再回过头来去研读【道经】。所以说,我觉得【道德经】应该叫做【德道经】,为什么这么说?意思不是说这部经典的名字取错了,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只有先修德,德修的好了,修的到位了。那就可以摸到【道】的门槛了,就可以读【道经】了。”

“你们现在可以拿出手机,翻到【德道经】第三十八章,那也是【德经】的开篇第一章。我们重点来看下面这一段。【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是不是品出不一样德滋味来了?上面写的是什么呢?失去了【道】才有了【德】,那我们想修道怎么办?那就先修【德】。”

“说到这里,我有2个问题想问问你们几个师兄弟。”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道】?”

这课题起的这么大,居然问这个问题?!我和几位师兄弟连忙摇头摆手。

陈道长说:”你们不要有负担,说说各自的想法。说错了也无所谓,话又说回来,你怎么知道自己说的不对呢?小高,你是大姐大,先说说你的看法。”

高师姐笑嘻嘻的说:“其实我也不知道。实在让我说,我就瞎猜呗,道路道路,那道就跟路差不多吧。”

陈道长接着问:“小刘呢,你怎么看?”

刘师兄为难的说:“不知道,问我也不知道。”

接着陈道长把目光转向我和陆齐齐。

陆齐齐也是摇头说不知道。

当陈道长看向我的时候,我试探着,说了一句:“一阴一阳谓之道。我就在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再有我就不知道了。”

陈道长不置可否,只是沉思了一下,然后开始为我们开始解惑:“其实,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中华民族流传下来无数瑰宝,却也留下了不少糟粕。老子住世之时学富五车即是有大学问的标准。现在呢,五辆火车也拉不完所有的书。哎,扯远了。”

陈道长端起茶杯润了一下喉咙,接着说道:“道,就是规矩!”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它们组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一种无法言喻的~魅力。这五个字犹如一道闪电,劈入了我的脑海中,令我久久不能还魂,我的思绪飘得好远好远,恍惚间间,我感觉到自己小腹下丹田处产生了一股热流,刚开始只在肚子附近停留,接着化成一股犹如一根绳子一样,直冲向我的天灵盖,接着这股子炁跨过我的头顶,沿着我的大椎一路狂奔而下到达我的会阴穴。如此反反复复,也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整天,也许是一瞬间。我沉浸在这种奇妙的体验中不愿醒来。直到我听到一阵轻微的呼喊声:“先生,午饭准备好了,大家可以入席了。”

被人打断我的悟道之旅,使我颇不高兴,但是我更多的是想询问我的师父,刚才我是怎么了?!

当我睁开眼的时候,我看到大家都在笑着看着我,好像我的脸上有花一样。我不禁好奇的问大家:“为什么用那么奇怪的表情看着我?我脸上有花吗?”

师父开口问我:“刚才是什么感觉和状态还记得吗?说说看!”

我闻言赶紧把自己经历的告诉师父,然后忐忑的等待下文。

这时候陈道长欣喜说道:“恭喜李师兄收了个好弟子,这么快就能悟道,可喜可贺啊。”

我闻言按捺住内心狂喜,用期待的眼神望向师父,希望得到师父的肯定以及答案。

师父虽然喜欢的收不住嘴角了,但还是谦虚的回答道:“运气,碰巧而已。每个人的际遇不同,今天看来他是最有收获的。”

师父沉吟一下,继续说道:“以前我也经常听我的师父,也就是你们师祖讲道,他告诉我说,要多在生活中历练,出世避世修不了大道,要多在红尘中练心,经历千磨百难而不气馁,内心要做到如如不动。”

“因为每个人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经历的人和事也不同,就会造成千人千面,同样的,今天你们四个人,虽然都在这里听陈道长讲道,却只有小张一个人突破了。另外你们三个也不要泄气,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来学习,来修炼。”

听完师父的解释,高师姐她们陷入沉思,显然在消化师父的话。而我,心中只有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就是那万里无一的绝世高手。随便听一句话就能进入【悟道】境界。其他什么法术符咒之类,我肯定也是一学就会。殊不知,我正在陷入一个极端之中,并且在不久的将来还差点走火入魔。这是后话,暂且揭过。

陈道长起身招呼大家:“大家都快入座吧。今天中午准备了一点素斋,也不知道合不合大家的口味。”

我们连忙客气道:“客随主便,我们也尝尝青城山这里菜,沾点仙气。”

在觥筹交错之余,高师姐问陈道长:“陈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关于青城山的神话传说或者灵异故事啊?正好用作下饭菜啊…”

“对对对,请陈老师给我们介绍几个故事吧…”

陈老师咂了一口花生米,露出一股向往之色,然后慢悠悠的说道:“青城山的传说中,神仙人物很多,比如青城八仙,白素贞。但是最有名的还是太上老君和张天师的故事。在这座山上,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里地位最高的神仙。无论是诗圣杜甫还是陆游的都有诗词来赞美过这座仙山。然而,真正奠定青城山道教名山地位的是张道陵祖师。东汉顺帝初年,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并奉老子为教主,尊其为“太上老君”,创立了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正一道),置二十四治。

传说,太上老君见张道陵祖师有慧根,特此下凡来点化他。张天师也确实能耐,得到道祖亲传,“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

《汉天师世家》记载,老祖天师张陵临终前,以经箓、印、剑付其子张衡,曰:“吾遇太上亲传至道,此文总领三五步罡,正一枢要,世世一子,绍吾之位,非吾家宗亲子孙不传。”。

张天师得到太上老君亲授之后,使用所传秘法召集三万六千神灵,前往蜀地青城山,大战六大魔王。张天师收八部鬼神,歼六大魔王,群妖乃灭表绝迹,魔王及一众鬼吏皆被张天师降服。

此时太上老君派使者下凡告诉张天师:【你的功德已经符合九真上仙之位,但是由于杀伐过重,需要在凡间继续修行三千六百日,我会在三十三重天之上的上清八景宫里等你成仙。】

“在张天师寿元123岁之际,终于功德圆满,将太上老君所传授的经箓、宝剑及天师印交付其子张衡之后,与弟子王长、赵升白日飞升。”

陈道长说完,大家都露出崇敬向往之色,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过了许久,刘师兄提议道:“师伯,咱们今天聊聊老子和青羊宫的由来。何不趁此闲暇时光,给徒弟们再介绍一下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事呢?!”

只听到我师父呵呵笑道:“看你们都等不及了,罢了,等用晚饭歇息片刻,我给大家聊一下。现在先让我填饱五脏庙吧。”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同时也在心中期待着一个不一样版本的佛教故事。

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最新小说: 瑾宁修真记 我有一个魔神模拟器 教主的退休日常 大梦主 都市仙尊洛尘 我在修仙界开发新技术 人间最得意 无极魔道 绝天武神 极道天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