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府内,猜错字谜的众人纷纷开始在纸上写下自己之前就在脑海中想好的诗词文章。
而此刻的宋明也很是激动。
因为他为了准备这场雅集文会可是做了不少的准备,就是为了能让自己的才华引来赵玉溪的赏识,从而拉近彼此的关系。
为此宋明是处心积虑,终于让他在韩先生那里求来一首诗。
这位韩先生是父亲的幕僚,在大良文坛中也是小有名气的人物,极其擅长吟诗作赋,写出过不少名动一时的诗词。
这次他是软磨硬泡才让韩先生为他作了首诗,主题正是爱国。
这也是为何刚才宋明为何要主动提议定下爱国为题的原因。
心里想着韩先生给自己作的诗,宋明的嘴角就情不自禁的上扬,就连刚才敖天猜对字谜给他带来的不悦都抛之脑后了。
他得意的看了眼坐在一旁的赵玉溪,挥笔就在纸上开始写了起来。
对于自己的这首诗,宋明很有信心,虽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佳作,但也算得上上乘。
在场的除了江陵书院出身的赵玉溪和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永宁公主,其他人估计这辈子也作不出这样的诗来。
而此时下方的永宁公主居然也开始提笔在纸张上写了起来,她是猜对了字谜不需要作诗的。
看样子也是兴致来了想要写上一首,旁边的承平则好奇凑到永宁的身旁。
在她们对面的赵玉溪看到了这一幕,本来不想参与的她不甘示弱的也开始伏案写了起来。
看到赵玉溪也参与进来,永宁公主帷帽下的俏脸露出了英雄相惜的笑容。
二人之间就这样凭空莫名的多了一股火药味。
看到二人碰撞在一起的眼神,敖天心里暗道:
“我去,这两人怎么感觉要干架了呢,感觉谁也不服谁啊?”
心中吐槽的敖天想起前世“你愁啥?瞅你咋地,”的名梗,此时用在这二人身上正合适。
不过想到刚才赵玉溪有帮过自己,敖天便传音给她:
“嘿嘿,赵姑娘,要不要我帮忙啊?”
“啊?你?帮什么忙?”
赵玉溪一脸疑惑的看向敖天,她不明白这位纨绔世子为何传音给自己还说要帮忙。
只见敖天一脸坏笑的看着她,继续向她传音:
“诶,赵姑娘,你可别小看我哦,我呢,小时候梦见过一位诗仙。”
“这位诗仙在我的梦里作了许多诗词,都是上好的佳作,一定能能帮你把那个一脸生人勿近的傲慢公主比下去,”
“得了吧,就你?别开玩笑了敖大世子,再说了,我赵玉溪可做不出这等事情,我只是早有耳闻永宁公主的才华,想和她一起交流诗词之道罢了,什么比不比的,俗气。”
传完这句话,赵玉溪翻了个好看的白眼,旋即便扭过头去继续构思自己的诗。
很快众人就陆陆续续写好了自己的作品。
一位世家子弟率先将自己作的词吟诵出来。
听完他的词,众人纷纷叫好称赞。
虽然不是什么佳作,但也勉强算是一首不错的爱国词。
面对众人的赞扬,那名世家子弟看了眼端坐在那里目不斜视的赵玉溪和两位公主,心里不免涌起失落的情绪。
与众多的文人才子一样,谁不想能引起京城四大才女的赵玉溪和永宁公主的注意呢。
接下来,众人都将自己的作品吟诵出来。
不出意外的没有出现什么引人轰动的佳作,基本上都是一些平平无奇的陈词滥调。
终于,赵玉溪开口吟诵出了自己的诗:
“千秋万代国如铁...”
第一句刚出口,众人便眼前一亮。
等整首诗读完,只要是有点诗词造诣的人都看得出来赵玉溪的这首明显要比之前的那些好得多。
下方众人纷纷拍手称赞,尤其是那些心仪赵玉溪之人,更是不吝赞美,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永宁也是认可的点了点头。
紧接着永宁公主便将自己创作的词拿了出来:
“江山画,壮志更无穷,万里城,风雨几时终...”
等永宁读完,引得全场再次轰动。
永宁的词与赵玉溪的诗可以说是不相伯仲。
下方众人也纷纷感叹,这二位不愧都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大才女。
既然有写的好的那自然就也有一些不堪入目的。
这一类的代表人物就是我们敖大少的好兄弟桂临峰。
当听说要猜字谜作诗词时,桂临峰就预料到了自己是跑不了了,无奈只能即兴写了首符合他人设的诗。
写完后他肯定是不好意思读的,可他一位平时与他不对付的家伙一把就抢过他的纸张。
当着众人的面就读了起来,读罢,引得在场众人哄堂大笑:
“桂临峰啊桂临峰,你怎么连你爹的一根手指头都不不上呢。”
见到有人带头,宋明也是立马跟上:
“哈哈哈哈,是呀,桂首辅好歹是启兴二十年的状元郎,你看看你,我看平日里还是别和一些地主家的傻儿子待在一起吧,免得也变成个傻子。”
“哈哈哈哈...”
宋明的一番话引得众人笑的更大声更肆无忌惮了。
他表面上嘲笑桂临峰,暗地里却是讽刺敖天。
见此,赵玉溪和永宁公主皆是一脸鄙夷的看向宋明,似乎是看不起他这种阴阳怪气的做派。
就连恨不得将敖天生吞活剥的承平也都没有笑。
按道理来说敖天被人笑话她应该高兴才对,不知为何,此时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被宋明赤裸裸羞辱的桂临峰涨红了脸拍案而起,指着宋明的鼻子骂道:
“姓宋的,你笑老子没文化,你又能好到哪里去?有本事你就写一首好诗给我看看!”
“呵呵,有何不可,如今我大良风雨飘摇,西边胡人攻下了西户城,北边匈奴又不断骚扰边境。”
“我这心啊,就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我大良的江山社稷,今日与诸位谈及国事,感慨万千,顿时文思泉涌,便也写了首小诗,宋某就献丑了。”
说完,宋明就装模做样的站了起来,缓缓将他那首从韩先生那里讨要来的诗作正义凛然的读出。
刚读完上阕,下方便传来众人的叫好声。
就连赵玉溪和永宁都齐齐看了过来,二人怎么都没想到宋明竟然还有此等诗才。
等宋明将整首诗读完,下方便响起更加热烈的掌声和赞美声:
“好诗啊,宋公子果然是文采斐然。”
“是啊是啊,这晋王府有晋王和宋世子这这一文一武,实乃我大良幸事。”
“宋公子这首诗让我等振聋发聩啊。”
“哈哈哈哈,诸位过奖了,在下也只是灵光一现才作出此诗。”
下方众人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此时的宋明更是志得意满的开怀大笑。
他满意的看了眼望向自己的赵姑娘,宋明的心中更为得意:
“嘿嘿嘿,敖天,你拿什么和我比,赵姑娘都已经被我的才华惊艳到了。”
宋明的诗虽并非是什么旷古绝今的佳作,但在这次文会中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就连赵玉溪和永宁都觉得宋明这首诗丝毫不比她们所作的逊色半分。
全场唯一没有波澜的估计也只有承平了,因为对于我们的承平小公举来说,诗词鉴赏这种事情可太难了。
她从小就和姐姐永宁相反,最讨厌读书写字了,要不是宫里的太傅逼着她学,她估计一本书也不会看。
而此时的桂临峰,正死死的瞪着宋明,他怎么也不肯相信这首诗是宋明自己所作的。
同为京城的纨绔子弟,宋明有几把刷子他还能不知道吗。
“怎么,你桂临峰自己作不出来好诗也不用瞪着我吧。”
“哦~我知道了,桂临峰你是要向我请教诗词之道吧,这好办,回头等我空闲了,一定‘好好的’教教你。”
“哈哈哈哈哈哈...”
话音方落,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听着宋明这老阴阳人极具嘲讽的话语,桂临峰的拳头攥的嘎吱作响,他猛地跨出一步就想动手教训这家伙。
可就在这时,一双手臂拦在了他的面前,桂临峰转头看去,正是敖天:
“临峰,不要冲动,这里是人家的地盘,你先坐回去,接下来交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