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q.s(远客)
谨以此文敬给还在日晒雨淋中的钓友!取材源于生活,可能略有雷同。2024.5.15
一.快乐生活
星期六的早上,张文六点钟就醒了,在床上酝酿了半天,还是起床了。刷牙洗脸,把书包里的作业本拿出来规规矩矩做了起来。
爸爸昨天下午回到家的,长期外地工地上班,每月休息二三天,他回来是张文最盼望和高兴的几天,不管注意力在不在,也要在爸爸面前表现一下。
做了半小时数学题,眼皮开始打架了,张文又拿出语文书看了一会,听见外面房间爸妈说话的声音,立马挺直腰板,继续埋头做起了作业。
门轻轻的开了,爸爸探头一看,"哟,小伙子起的早哦,还在学习哦,不错不错,值得表扬。"张文妈探头看了一下,"你回了,他就表现好了,十二了,再不自觉你回来管。"
一家人吃完早餐,妈妈收拾去了,张成华轻声地问儿子:"作业做完没,做完了要不要和爸爸出去耍一下?"张成华外号"华哥",自幼喜爱钓鱼交友,他说的耍一下,就是去钓鱼,也是他每次回家休息的方式之一。张文自然明白,出去耍何不开心,盼的就是这一天,立马跳了起来,被爸按住,:"低调,你妈会发火的。赶快做完作业。"
张文火急火忙的赶完作业,爸爸已做好准备,收拾好了钓具,二人坐上张成华的摩托车,向着龙滩水库出发了。
龙滩水库距张文家小城二十多公里远,风光秀丽,几百亩的水面,资源丰富,有人围养,但大部分水面是开放的,每天都有周围外地的喜爱钓鱼的在这垂钓,也是张成华喜爱的钓点之一。不光有鱼,还有不少认识的老钓友在这可以碰见。每月回来的这几天就是他最开心的。
十点多了,张成华属于来的晚的,水库水边已坐了不少钓鱼的人,远远望去,水库中间滩点上也坐了不少。看见几个熟悉的钓友,张成华打了招呼.递了几只烟,在一处略偏的位置找了个钓点安顿了下来。张文跑前跑后,替老爸搬凳子,钓具,他跟爸来过一二十次,早已轻车熟路了。在向钓鱼窝点撒了点玉米粒后,父子二人一人一支鱼竿开始做钓了。
水面上波光粼粼,四月份的天气,恰好今天出太阳,虽有点凉意但也不冷,张文用爸爸给的一支三米六的钓鱼杆不经意的划着水面,下竿三四十分钟了,浮漂还一动不动。每个月的这几天,出来玩,钓鱼他喜欢,更重要的是待在爸爸身边,他喜欢爸爸大声大气的说话,爽快的笑声和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偶尔和妈妈的拌嘴,也是他躲在房内的偷笑。爸爸总是皮里皮气的,三句二句就把妈哄开心了。
转头看了一下爸爸,他正聚精会神的盯着水面浮漂所在的位置,手指头里夹着一根烧了一半的香烟,烟灰长长的挂着。幸幸的扬起竿,也是没有动静,又挂上一颗新的玉米,抛竿下去。这些玉米粒都是张成华用自制的药酒泡了几个月的,自己还是非常认可的。"爸,我去尿尿哈。",张文把杆子一丢,一下就跑到后面草丛里去了。他是一点耐心没有了,就想到处晃荡一下。"文子,不要到处晃,这儿到处是水,老老实实坐到,不要离开我的视线。"
张文道理还是明白的,没敢水边晃,在几个钓鱼人的边上转了一会,又转回头坐到爸爸身边,百无聊赖和父亲聊起了天。"你娃钓鱼就是没有耐心,光想到上鱼,等待鱼进窝也是一个过程,就像学习一样,也有积累的时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生怕被父亲加长啰嗦,"晓得,晓得",立马回到钓鱼凳上。
下午五点多了,张成华依依不舍地扬起竿,一天钓了几条鲫鱼,一条小草鱼,"文子,收了,回家早点,不然你妈发飙了。"提起鱼护,捡了一条一斤左右的鲫鱼,其余小一点的鱼张成华都轻轻的放到水里了。"要不多留二条,爸,免得妈回去笑话","你吃的完嘛,小的长大了再钓,不要把未成年的鱼都吃了,懂不"。
回去路上,张文紧紧抱到老爸的腰,摩托跑的飞快,张文大声的对他叫到,下次你回我们再来这钓鱼哈,张成华重重的点了点头,"好的,作业先做完,一切都好说,不要让你妈批评我。"
爸爸星期一早上坐火车回单位了,张文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功课生活,心中多的是一份思念和期盼。从他五六岁开始,爸爸就开始了双城生活,尽管不舍,但成年人的世界他还是朦朦胧胧,唯一期盼的是每个月的这几天。小时候父亲带他去的更多的是游乐场,现在是水库,沟渠更多,相比枯燥的教室,张文觉得外边的空气更香,有时候上课时,他也不自然地微笑,在回想中偷偷的回到了水边,看着老爸焦急等到上鱼的苦相。
二.变故
扳着手指头的日子又慢又快,张文这阵子学习表现尚好,虽然课堂上几次走神被老师批评,不过幸好没请家长。算一算日子,老爸应该下星期回。星期五一放学刚进家门,就听到厨房里传来一个男子说话的声音,"少放点盐"。爸爸和老妈正在厨房吵菜哟。张文立马跳了起来,"爸,你今天咋回了?","yes,你爹工作调整了一下,这次提前回了,这次多陪你耍几天。"
张文把书包抛到房顶,激动的大叫起来,"哟哟,哟哟"。
"淡定,淡定",张成华端到二盘菜走到餐桌前,"吃完饭,抓紧时间学习,看你表现如何"。"放心,我立刻,马上做作业"。厨房里传来一声悠长的声音,"马上期中考试了,老老实实学习,明天哪个不准出门。"张成华竖着一根手指在嘴上,小声说,"快,赶快读书,明早我叫你。"
晚饭团聚的兴奋和持续到十一点的学习,都没让张文平静下来,妈妈的硬性要求,又让他内心多了不少惆怅。餐桌上爸爸的挤眉弄眼又让他心怀期望。
早上六点,张文正在朦朦胧胧,门被轻轻的打开了,爸爸轻轻翻开被子,在儿子耳边揪了一下,"起床,儿子,出发".张文一激灵,立马翻身下床,"轻点,不要让你妈听到了"。父子俩蹑手蹑脚的准备好,小心翼翼地出了门。
一路欢声笑语,想到老婆妈妈起床后的场景,二人开怀大笑,哪管回家后的搓衣板和鸡毛掸子。
今天出门早,到龙滩水库边天才蒙蒙亮,依稀可以看到已有几个钓鱼人已到了水边,正在打窝准备。父子二人找了个水深出鱼的一个坡边,吃了点带的东西,打了窝,也开始了一天钓鱼的准备。张成华拿出一支新的红色的鱼竿,套好线,把张文叫过来,"儿子,让你着一下老爸我新买的鱼竿,鱼圣,懂不,费了老爹我半个月工资,台湾的渔杆,不准跟你妈说哈。""哪不行,就要说"。"你小子不讲义气啊,带你出来耍,还要出卖我。"。张文走到父亲身边,看了一眼渔杆,又拿到摸了一下,"除非我也有一根"。张成华一手拿到杆子,一脚轻轻踹了张文屁股一下,"你还晓得勒索你爹了,小心抽你一顿"。
清晨,微风一吹,些许凉意,早春时节,张文坐在钓鱼凳子上,不禁打了个喷嚏,太阳慢慢地在往上爬,张成华已迫不及待地抛出了鱼线,弯弯曲曲白色的渔线和长长的浮漂在清晨的阳光中格外醒目,轻轻的落在水面引出一圈圈的涟漪。
钓到早上八九点,张文用他那三米六的鱼竿已钓了二三条小鲫鱼,张成华用的4米5的新鱼竿开杆顺利,已钓了五六条大鲫鱼,兴奋不已,开心的在那哼起了歌。点着了一根烟,聚精会神地望着前方。张文又有点感到无聊了,毕竟年纪小,对一件专注的事情坚持不长,他开始左顾右盼起来。
远处一辆小车慢慢驶来,停在他俩后面不远处的坡坎上,车上下来一家三口,一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在草坡上跑来,跑了几步又停下来,远远的望着张文,又跑回自家车旁边。不一会那一家人提着钓杆水桶慢慢走到张成华后面打了声招呼。"朋友,钓的咋样",张成华扭头一看,"将就,六七条鱼"。"可以可以,有鱼就行"。那一家人说笑着走到离他们一百米左右的地方也放下了鱼竿。也是出来放松的一家人。
张文又钓了一会儿,正放下竿,感觉到后面有点动静,扭头一看,正是刚刚那位下车的小姑娘蹲在他后面十几米处,一手扯着草,静静的看着他钓鱼。张文正在无聊等鱼,一看有伴了,扭头看老爸正专心看漂,于是轻轻放下鱼竿,走到小姑娘那也蹲下,轻声问了句:"会钓鱼不.。
小姑娘瞟了一眼,低头继续玩草,轻轻回了一句"你都没上鱼,还问我"。张文立马好胜心上来,"走,换个位置让你看一下怎么钓鱼,跟我爸钓,他鱼竿长,都把我鱼抢跑了"。张文轻手轻脚地拿上装备,鱼竿,给小姑娘扬了一下头,二人一前一后跑到了前面一个小山坡上重新找了个位置。钓了半个小时还是没口,张文脸有点挂不住了,"我这鱼竿短了,得离水近点,不然水浅没鱼,你帮我拿一下凳子,我们再换个位置."小女孩帮他拿上凳子,跟到张文后面,找到一处岸边有点草的地方。
张文站到水边,正准备放下鱼竿,身后一阵水声,小姑娘被水草一拌,连人带凳一起滑进了水中。张文虽爱钓鱼,但内心却隐隐有点怕水,急忙站在岸边伸手过去想去拉她。水库边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张文他们来的这个地方恰恰下边有个水坎,深浅不知。小姑娘手脚乱扑,越来越向深水处浮去,张文慌了,大声向张成华处大喊:"爸,爸,快来,快来"。
张成华刚点燃一支烟,专心一致地看着浮漂慢慢下沉,猛听到不远处的呼喊,内心突地一紧。转头一看,旁边张文已不知所踪。立马丢下鱼竿,向呼喊声处跑去。
张成华翻过小坡狂奔过去,看到水里的情况,马上脱掉外套,踩掉鞋子,顺着岸边慢慢下了水。水库里的水很冷,他打了一个激灵,脚下有泥,又好像向下滑,还有不少水草。他顾不了太多,轻轻的用手向小姑娘方向慢慢划过去。"别慌,别慌."下水急,一开口他还呛了一口凉水。划了四五米,他一把抓住了小姑娘的头发从水里提到上面,已是满脸通红。张成华拖着她慢慢向岸边游去,突然脚底板一阵疼痛,脚板弯了起来,腿肚子也伸不直了,又呛了二口水。张文在岸边急的直叫,远处的那家人也从那边跑来。
小姑娘被推到岸边,手紧紧抓住了岸边的草,头浮上了岸边,张成华却一点劲使不上了,一连呛了几口水,从水里上上下下,一点方向也看不见了,反而又飘向了深处,张文急的大哭,也够不着爸爸的手,想起爸爸的鱼竿,立马跑上斜坡,拿上后跑回父亲落水的地方。
早上的太阳微微露头,水面上一阵阵的薄雾,远处不少人跑来,张文趴在岸边,将鱼竿尽力伸出去,想放在水里父亲那晃动的双手上,他放声大哭,大声呼喊着爸爸,鱼竿的竿梢头却总是差那么一点。
三.自立
"水面荡漾着波浪,一条大鱼猛地跃出了水面,又落入水中,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一圈又一圈的光影,"嘭,嘭,门口二声敲门声,"张文,起床出发了。",正在梦中见鱼的张文一下醒了过来,擦了擦嘴角的口水,翻身下了床,简单梳洗后,背上工作包,拎着一袋花花绿绿的玩具出了门。
同寝室的同事小李也是同样装扮,下楼上了公司的小车,几人出发到城郊的公园开始一天的工作,今天星期六,那里人多。
张文专科毕业后,就留在了南京,他不想再回到自己长大的那座小城,虽然那里有自己的母亲和爷爷奶奶,他想一个人在大城市里闯荡闯荡。找了几份工作有助教,营销,换了几份,总是不尽人意。
多年前的遭遇和外地一个人的生活,让他变得沉默寡言,总是静静的一个人,有时同事和他打招呼,他也像是在想什么心事,总是在走神一样。每星期和母亲的通话,也总是了了数语,报个平安,没几句就挂了。
今天的工作是和二个同事一起去离市中心二十多公里外的城郊公园,星期六好多家长带到孩子在那里游玩,他们的工作是教育地推,把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向家长们介绍,然后把身上带着的廉价小玩具送给这些家长和孩子,如果运气好有现场直接签单的加联系方式的,就有机会获得公司奖励。工作简单又很有难度,在别人快乐时推销自己并不容易。
张文话语不多脸皮也薄,总是不好意思,别人说他二句脸就红了,组长总批评他放不开,不出意料,一天忙乎下来,水也没喝上二口,午饭没吃,传单没发几张,自己花几十块钱买的小玩具倒发完了。组长见家长人慢慢走了,就招呼大家也返程了,路上少不了几句批评鼓励的话,张文也只有默不做声。
回到寝室,张文直接倒在床上,半天不想说话。来这家教育培训机构二个月了,原想在办公室做个文员,谁知大部分刚上班的年轻大学生都被分配到地推部门,公司更需要的是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创造不了业绩就是每月二千多的基本工资,这个月马上见底了,交了房租,张文身上没钱了。
咬咬牙,给妈妈打去了电话,沉默半天没好意思说,电话那头母亲轻轻问了句:"差钱用吧"。"是"。
"妈一会转你手机上,省点用"
放下电话,张文紧紧抓住自己的头发,半晌没有松开。
父亲走后,母亲一人孤身一人带着张文,还照顾着爷爷奶奶,在药店里当一个销售员,过的并不容易。
同事小李推开门喊他出去吃完饭去网吧打游戏,张文没有去,这个钱他花不下去。
下楼吃了碗面,张文坐在小区外长凳上,望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心里五味杂陈。天大地大,我到底要干啥。心里无限的茫然。
半个月后,张文彻底改行了,当了一名外卖骑手。没有了组长的絮絮叨叨,虽然辛苦,每天在吵闹的餐馆中和办公楼里穿行,不过多了几个自由和更多的收入,心情比原来好了很多,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他就像一条鱼一样游戈在河流中,更多的是快步行走和更少的话语交流,让他乐在其中。这个月不用再向母亲开口,而是多了几句关心的话语。他搬离原来的住所,一个人租了一个小单间,生活慢慢走上正规,工作时间也比较自由,睡觉也比原来香多了。偶尔梦里还是会见到一条跳出水面的大鱼。
'
窗外,陆陆续续的蛙鸣声,有一种宁静的味道,湖边映射着远处的灯光,树叶飘动
六月份的天气说变就变了,大街上人们已都是短衣短裤,天气热了起来,心情也开始躁了起来。张文坐在电动车上等单,妈妈刚刚打了电话,想他了,想让张文抽空回家一趟,顺便聊一下今后工作的事情,女朋友的事情,张文的工作始终未让母亲安心,每天走街串巷、骑电动车穿行人流,一个女人始终放心不下,她总想儿子不再漂泊在外,回到自己身边,一辈子的相望。张文不是不想,却总是心有不甘,他想自己在年轻时多挣点钱,以后好好地照顾母亲,对于回去小城,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份畏惧和胆怯甚至内疚的负罪感,他害怕那片故土上的思念和回忆。只有在深夜一个人睡不着的时候,才敢偷偷的打开那部份的回忆。他越来越沉默寡言,只有默默地做事,工作才让他能放松下来。
手机上派单了二个,都二点了,辛苦工作的人才想起了午饭。张文启动了电车,向二公里外城东边跑去。一个是公司里的外卖米粉,一份是相隔不远的城东天龙钓场的回锅肉炒饭。送完公司的那份,顺着二点五环路按着导航拐进了城东府河边的一条小路,走了几百米泥地,转到头,面前一片开阔地,一个院子耸立在边上,门上四个大字,铁字招牌:天龙钓场。
骑进院子,里面还不小,几亩地的光景,有花有草有几十棵大树,院子空地处停了十几辆车,还有不少电动车,四个长方形的池塘被水泥分割的整整齐齐,一般大小,倒也干干净净,一个水池边有不少大树,阴凉处坐着不少年龄较大的老人,有男有女,有几个在闲聊天,还有几个手持鱼杆,静静的伸向水池,几只不大的小狗静静地趴在后面,一动不动。进门口的一个水池正中间坐着七八个人,一字排开,间隔二米,每个人坐着个箱子,有白有红的,穿着长袖防晒服,戴着帽子,手持鱼杆,正在专心钓鱼。
"哪个点的炒饭.",张文把外卖盒举的高高的,站在水池边,声音不大,还有一丝的胆怯,在寂静的水池边显得有点突兀。又喊了一声,从那七八个坐箱子的人中传来一个声音,"这儿这儿,我的,拿过来"。
张文快步跑了过去,坐在中间的一个蒙着脸的人转过头来,带个帽子,只看到眼睛,周边皮肤黑亮黑亮的,看样子四十多岁,穿着运动裤,不胖不瘦的。"小兄弟,我的,放我这后面地上."。转过头又专心看水面上的浮漂去了。
自从和父亲水库那次钓鱼以后,张文就再也没去钓过鱼,摸过鱼杆,去过水边,一种久违的感觉从他内心处一闪而过,微风中,一滴汗珠从他额头上静静的流下来滴在地上。他抹了一下脸,将外卖盒轻轻的放下。那个点外卖的叫了一声,"还有最后十分钟哈,饿惨了。"
"你又拣了,我们请你吃的外卖"人群中一个人不服气的声音传来。张文没再多说什么,转身离开了钓场,身后是一片喧闹嘻笑声。
四.偶遇
七月份了,雨季也来了,一场接一场,从早上下到晚上,人的心情也像这连绵不断的雨水忽大忽小一般忽好忽坏。早上又接了母亲的电话,还是放心不下孤独的孩子,最近问侯电话越来越多了。中午外卖的单子一如既往的多,街上密密麻麻的雨伞,穿流不息的人群,为了生活在红绿灯处涌动。张文焦急地等待着灯的变换,雨季是忙,不过相反送的慢了,这几天经常中午没时间吃饭。等待中手机又响了一下,雨衣中拿起手机一看,是往天龙钓场送几份炒饭。
到钓场时已是四十分钟后了,二点多了,延迟了十分钟,下雨点餐外卖人太多了。张文心有点忐忑,他一般很准时的,超时客户的不开心从他开始从事这份工作也只有一次。
雨基本停了,今天钓场没有更多人,只有五六个人依然一样的姿势坐在水池中间,不过今天换了一个中间的水池,杆子也长了不少,每人座位后方一把把大伞。张文抱起几份饭盒走过去,小心翼翼地问道:"哪几位点的外卖?。
"小兄弟,咋才来,饿饭饿痛了。"依旧是上次点餐那位大哥。
"不好意思,雨下的大,耽误了时间,对不住,对不住。"
"没事,饭来了就行"这位大哥边说边放下鱼竿接过了饭盒。"我低血糖,饿不得,先吃了哈,反正没口,让你们几杆。"边说边撕开了包装袋,拿起了筷子大口吃了起来。
张文很好奇,刚才下那么大的雨,这几个人怎么还在钓鱼,饭也不吃,而且这几个人的钓鱼方式是他从接触钓鱼都未见过的奇怪。"大哥,你们这是什么钓鱼?"他上次就有这个疑问,小时候他只有河流,水库边的随遇而安。
"小兄弟,感兴趣不,这叫台钓,我们几个在竞技,打水麻将。"这位大哥吞下一口米饭,笑眯咪地看着他。""台钓,没听说过,我只钓过水库。"张文怯生生的回答道。
"钓过鱼,那行,我吃饭,正好帮我钓两杆。""大哥,不行不行,我好久没摸过了,还要上班。"
"下雨了,正好休息一下,来,帮钓一下,不然投诉你。"大哥有点严肃又不怀好意的看着张文。
张文内心突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味道,酸酸的,又有点苦苦的,他没有反驳,又有点迟疑地坐上了大哥的位置。用手轻轻抬起了红色的鱼竿,手柄上方几个小字,鲜艳的绿色字体:4.5米,战将鲤。九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他又一次摸到了鱼杆。
笨手笨脚的捏上大哥饵盘的饵料,回头看了一下他,大哥正在埋头大吃,张文长吁了一口,用左手将饵料抛了出去,饵料捏的又大又不规整,歪歪斜斜地丢在箱子前方,在水面上激起一个水花。旁边一位正襟而坐的大爷斜了一眼,笑了起来。"王老板,你娃遭痛了,请来了个造窝子的高手哇。"
鱼漂被饵料带着缓缓下沉,过了一会,水面上只剩下三四目的漂尾了,不动了,又过了几秒,轻轻的往下阴了一二目,然后突然所有的漂目不见了,张文本能的把杆子往上一抬,一股沉重的手感从杆子前端传到了手柄处,鱼杆瞬间被拉弯成了弓形,他急忙用二只手慌乱的一起死死地抓住手柄处,死劲地往后拽,鱼杆传来的力量越来越大,鱼线被水底的鱼扯到发出了呜呜的声音,一会窜到前面,一会窜到旁边,旁边刚才那位大爷赶忙撩起自己的鱼竿,大笑起来。"王老板,你娃杆子要断了。"
身后的大哥正在远处和人说话,见状连忙跑回来,气喘吁吁地接过张文手里的鱼杆,自己小心翼翼地溜起了鱼。不一会,一条四五斤的鲤鱼被抄出了水面,大哥开怀大笑,"如何如何,我这又上岸了。谢了,小兄弟,你厉害厉害。"张文搓着手站在一边,腼腆地看着那条鱼被丢进鱼护,心里一阵不可言状的欣喜,不知说什么才好了。大哥笑嘻嘻地着着其他钓鱼的,转头对张文说:"可以哦,小伙子,有二刷子。"
雨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张文骑着车出了钓场,嘴角不知觉地弯了上去,这是他几个月以来第一次笑了。
夜晚,窗外微风拂过,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没有了乌云,它们又亮了起来。他把手捏的紧紧的睡了,从鱼竿那传过来的沉重力量的感觉让他久久无法忘记的回味。
七月的南京早早进入了夏天,不下雨了,七点多太阳就开始光茫万丈,热浪从上午的地面开始积存,中午已熏的人昏昏欲睡,群立的高楼反映的强光晃的人眼睛都睁不开。张文从十一点跑到一点半,人身上已全部汗湿,口里发干,大口喝完一瓶水后,又接了个东郊的二个单子跑了出去。
回程时正好路过府河边,张文突地一个念头,在路边买了个卷饼开车转了过去,他想去看一下,钓鱼一台钓,十几天内心的好奇和手腕尚存的那股力量感让他实在控制不住自己。
水池边廖廖几人,天气太热了,老头老太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树下二三个人在那里甩着杆子,一下一下的,不知道怎么钓的,偶尔抽上一条不大不小的鱼。二三个坐箱子的钓鱼人打着伞也在池子边有一下没一下的扬着鱼竿,估计天太热了,今天钓场的顾客不太多。
张文拿着饼,边吃边蹲到一个坐箱子的钓鱼人后面。只见那位钓鱼的用手捏住一团白白的饵料,将二个鱼钩搭在饵盘上,用饵料压上去,右手一拉,二条渔线下已挂上二团不大不小圆圆的饵团,左手抓住饵团放在身侧,右手抓住鱼杆往外一抛,一道白色的孤线从水面划过,轻轻落在水面上,浮漂翻身立在水面上,缓缓地下沉,一个轻点,钓鱼人快速一抖手,扬竿,一条半斤多的鲫鱼迅速被从水里拎了出来,没有丝毫停顿,飞到箱子边的鱼护里,被人用手往下一磕,鱼就落入护中。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张文在后面嘴张的老大,目不转睛,太帅了,这那是钓鱼,这好比是挂鱼。
屁股被人轻轻踢了一下,扭头一看,竟是点了几次外卖的大哥。
"咦,小兄弟,今天又来了。"我路过进来看一会。"张文有点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身上还穿着外卖小哥的工作服。
"我开门做生意的,就欢迎你们这样没事就过来玩的,上次帮我赢了水麻将还没好好谢你呢,来,小兄弟,抽支烟。""谢谢,谢谢大哥,我不抽。"张文双手赶忙推辞。
"这么热的天还在外面跑,小小年纪不容易啊,坐下休息一会,我倒杯茶你。"。不容推辞,王老板拉过一张椅子泡了杯花茶放到张文身边。张文一边看钓鱼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和这位王老板聊上了天。王大哥话语不少,风趣幽默,那几个坐箱子的一看也是王老板的常客,插科打诨的边钓边聊,鱼也是钓的飞快,一个多小时估摸每个人钓了有三十多条鱼,把张文看的也是兴奋不已。一晃五点了,钓鱼的七八个人也开始陆陆续续收拾了,又把钓到的鱼放回了池中,把鱼杆,箱子抹干净装车道别离开了。王老板也起身开始收拾,张文这才注意到他腿有点一拐一拐的,赶忙帮他归整了桌椅,用扫把把垃圾大概扫了一下,在王老板的道谢声中告别。回去的路上,他还在想那坨饵料,为什么鱼那么爱吃。路上已是华灯初上,没心事继续上班,赶忙回到小屋。
洗完澡躺在床上,玩着手机,一点睡意没有。搜了"台钓"二个字,百度出了一堆视频,有比赛的,有教学的,也有大师讲解。看了一个多小时,张文大概有了了解,手里拿着手机昏沉沉地睡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坐在箱子上钓鱼,钓的自己都笑出了声。
这段时间送完外卖后,张文没事就坐在路边看手机,看钓鱼的视频,他仿佛进入到一个新的世界,钓鱼视频成了他排解单独苦闷外卖生活的唯一方式。送外卖的工作也轻快了起来,有时候在送货时手还突然往上一扬,那是他在回味钓鱼的过程。张文同大多数同龄人不大一样,他不喜欢抽烟喝酒,也很少上网吧打游戏,有时候躲在房里做一下健身,孤独是他多年的习惯和朋友。他内心也渴望被人重视和关注,也渴望了解新的世界和新的人。
推开窗,楼下依旧热闹非凡,宵夜的,跳舞的,有摆摊做生意的,人世繁华,岁月静好。
张文有点纠结,他腼腆又有点内向,不过几次天龙钓场的场景,又好像总有一根线在扯着他的双腿。星期天的下午,他决定休息半天,去钓场看一下,见一下那个让他感觉曾经有点熟悉的王大哥,那种感觉是他多年未有的,是油然而生的一种亲切感。在他生活的这座孤单的城市中,他内心有着一种渴望和向往。
下午的钓场,依旧热闹非凡,除去十几个年纪大的钓鱼的,正中的池子坐了有二十多个坐箱子的钓鱼人,个个严肃认真,手持鱼杆,目不转睛盯着自己的正前方的浮漂,又是一场钓鱼人的水麻将,后面站着不少人正在围观每个人的钓获。王老板今天没钓,人多了,他跑前跑后地在忙事,收钱,今天渔塘生意不错。
张文搬了个板凳,静静的坐在钓手对面池子边上。王老板提着水壶路过时看到了他,有点惊奇,"咦,小兄弟,今天没上班啊?"。"今天休息,来看一下。"張文脸红了一下,还有点不好意思。
"来了就钓会鱼撒,光看有啥意思"。"张文抬起头,"我不会钓,也没得鱼杆,就看一会。"
"说那些,用我的,难得休息。"说完不由分说扯到张文来到门口的工具房,从他自己杆包里拿出一支钓杆,把线组和浮漂挂上鱼杆,转身又从旁边一个钓鱼人饵盆里抓了一坨黄乎乎的饵料。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安顿好张文,他又忙着招呼钓鱼人去了。
又一次捏住了鱼竿,张文内心一阵莫名的欣喜,一下子手脚都不知如何安放了。鱼钩是两个,一长一短,和小时候钓鱼时单钩不一样,上次帮钓他就只捏了一个饵,这一次他多少知道了,在二个钩上捏了半天,然后想像着视频里看的那样,有模有样的把线和饵抛了出去。下午的太阳有点毒,一点风也没有,光线反射着水面,照的眼睛都睁不开,张文一点热都没感觉到,只有浮漂在他前方平静的一动不动,他无比渴望那平静中的一下闪动。
不知道是饵料还是天气问题,下午就只钓到一条二两多的小鲫鱼,钓到六点左右,天色渐渐沉了下来,张文提着鱼竿,找到了正在收拾的王老板。他话不多,不过眼里有活,手脚麻利的帮王老板收拾好了场地。还有二个收拾完的钓鱼人也围了过来坐下闲聊。
"小兄弟,辛苦辛苦啦,你贵姓啊。""姓张,张文。"。"小张兄弟,今天耍开心没有?"张文有点不好意思,手伸出一根手指头,"就一条小的。"
"正常正常,我这是老渔场,鱼都是钓了又放回去,来回钓,鱼都滑头了,一般不轻易开口吃钓饵,钓到就可以了。"张文很好奇,那怎么钓。
"钓鱼技巧很多,办法也很多,人总是比鱼聪明。"王老板和其他二个钓友都笑了起来。对张文说,"小兄弟,你还年轻,钓鱼实际就是在钓人。"
张文一听愈发好奇,心里这些天一直弊着一个念头,忍不住脱口而出,"王大哥,你教教我。"
正在喝茶的王老板水都没咽下去,惊奇地看着他,半晌说了一句:"好啊"
回过神的王老板扯了一个板凳坐下,上下看了一下张文,点起一支烟,笑眯眯地望着站着的张文,"小张,你想学钓鱼?学哪种"。"就你们那种,台钓。"。张文声音大了一点,在笑眯眯的王大哥面前,他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和自然流露。这种感觉在他所认识的人身上没有感受到的,是很久没有也是他极度渴望的质朴。王老板抽了一口烟,黑亮的皮肤下眼睛亮了一下,"钓鱼很花时间哦,会影响你耍女朋友的,会影响你工作的哦。"
"我还小,没谈女朋友,工作上时间我可以自己安排"。张文倔强的回了一句。"行,有时间你就过来耍,我教你。"王老板丢掉烟头,"早点回去,我去喝酒了"。
回去的路上,张文兴奋已常,电动车在他手下已灵动起来,连妈妈打来的电话都没听见。晚上回过电话,母亲仍是对他放心不下,他敷衍几句挂了,内心还是那清澈的水边。
五.拜师
盼着一个星期,星期天一大早,张文给组长请了假,七点多早早来到了天龙钓场,万万没想到,二个水池边已密密麻麻坐上了人,都是背着箱子,穿着防晒衣,戴着帽子的钓鱼人,三五一堆正在聊天抽烟,渔场场内一片喧哗。车子也把院子塞的满满当当。张文找到正在忙事的王老板,一问才知道今天钓场有一场小型钓鱼比赛,王大哥成了今天比赛的裁判,看样子没时间和自己聊什么了,内心不禁有点失落。王老板抽空把他拉到一边,指着地上的一个箱子和一个杆包,"来,小张,用我的装备自己找个偏的地方耍去。"。张文心中一阵窃喜,上次帮钓,屁股只挨到箱子一会,还没啥感觉,这一次应该可以坐久一点了。
找了个不打比赛的池子,几个大爷坐在不远处也在垂钓,背着的箱子也怪沉的,放下钓箱,从王老板杆包里随手抽出一支轻巧不长的钓鱼杆,拉下杆套,一支红白相间的鱼杆现在眼前,杆柄上方几个小字,刚劲有力,"千川鲫,3.6"。看了不少视频,张文对台钓知识也有了一定了解,从王大哥箱子里一翻,找到了一幅主线,上面还有一幅钩,又从竿包里拿出漂盒,选了一支不大不小的漂,按照视频里教的有模有样的调起了漂。
感觉漂也调对了,突然想起自己还没有饵料,视频上教的好像都是一袋袋子花花绿绿的饵料,用水去和,用手去搅拌,王大哥箱子里啥饵没有,尽是些小瓶小罐的,也不知装的什么。抬起头四顾茫然,不知饵料在哪去找。一看那两个池子选手已进入钓位,各各正在忙乎,王大哥还在一跛一跛的拿个本子忙着交待什么。张文不好意思打搅,一个人踱到比赛池附近,地上丢着几坨饵料,不知道是开好忘拿了还是开不好的,他不顾那么多,低头四处看了一下,没人看拿起一坨就跑回去了。
那边比赛池哨音响了,百多只渔杆整齐划着落入池中,喧闹的声音顿时消失,只有低头和抬头,扬竿的刷刷声不绝于耳,在清晨的微风和鸟语声中格外清晰。
捏了二坨饵料上了钩,一抛,没入水全都丢了下来,又挂了二个,这次入了水,不一会浮漂又高高立了起来,等了半天也没了动静。张文纳闷地扬起鱼杆,感觉应该是饵料没挂住。起身把饵料丢入了盆中,学起了视频里的样子,用手抓揉了一下,感觉手感硬了一些,又重新挂上,抛竿入水。这一次浮漂听话的慢慢沉了下去,不一会就有了动静,漂目一个下沉,张文手一提,一个半斤多的鲫鱼瞬地飞出了水面,他兴奋异常,恨不得想大叫一声。用鱼抄抄起了这条鱼,他小心地把鱼放进鱼护,又小心捏上饵料,轻轻抛出。一上午,对面鱼池一会热闹,一会安静,搬钓具的,称鱼的,笑骂声此起彼伏。中午时份,好像有车送了大批盒饭过来给比赛选手吃,张文没有点饭,也没心思,一人在池边静静地守着浮漂。一上午钓了有七八条鲫鱼,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身后传来不规则的脚步声,"来,吃点饭。",回来一看,王老板,也是王大哥拎着一盒饭,一瓶水放在身后。"王哥,我不饿,不吃,谢谢你"。张文脸一下红了。
"听招呼,赶紧吃,我没时间管你,你自己先招呼自己。",王大哥放下后又匆匆回到了比赛场地那边。
吃完盒饭,张文抹了一下脸,才感觉到自己脸晒的有些发烫,用水冲了一下,凉爽了不少。对面那些比赛的钓鱼人正在准备下一场的比赛,喧闹中三五有堆,也有人埋头在盆里和饵,有人坐在钓箱上抽着烟,感觉胸有成竹。张文把王哥的钓箱和鱼竿收拾了起来,他想转过去看一下这百把号人在忙什么,怎么比赛的,烈日下的炙烤不能挡住这些人的热情更增加了他对台钓的好奇。
下午第一场比赛的哨音又响了,王大哥宏亮的声音在宣讲着比赛规则,不准活饵上钓,不能串鱼串护,不能超长线越位钓鱼,张文听到似懂非懂。他找个树荫下,在旁边安静的看了起来。
他对面的是一个坐在最旁边的钓手,手边饵盘里放着一块红色亮晶晶的饵料,他用手不停地转动,手脚很快,不停地搓饵,扬杆,提杆,不一会杆筲一弯,一条一斤多的鱼浮出了水面,快速抄鱼入护,又快速地抛竿入水,浮漂下沉停在三四目时,一个快速下顿,再次扬竿又中一条,短短几分钟内连上四五条大鱼。张文不知不觉张大了嘴,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钓过鱼,有快的时候,但更多的时间是等待,也沒??这么快,下水就基本中鱼,这已经让他不觉中有了羡慕,一场比赛下来,张文眼看着他钓了几十条大鱼,基本没有空杆。中途有人在中间遛鱼,杆子突然断了,场上传来了清脆的炸杆声,一阵哄笑和咒骂声在喧哗中夹杂着此起彼伏。到了称鱼环节,张文跑到场内,那位选手顺利拿到好成绩,大声回应着朋友的问询,"一分了,应该一分"。忙不迭的给旁边钓手发烟,兴奋不已。
第二场比赛又开始了,张文眼睛一直盯着刚才那位钓手,这次他坐到了水池的中间,依旧在频繁上鱼,只不过没有刚才那么快了,这次需要等待一二分钟,还要用杆子挑动一下才有动作和上鱼,很多次是空杆,但他依旧精神抖擞,快速扬杆,下杆,眼睛紧紧盯着前方的浮漂,手伸的老长,汗珠一粒粒地从他额头上落下,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
比赛顺利结束了,王老板倒数五声,吹响了哨音。赛场上有的钓手兴高采烈走来走去,有的掏出香烟闷闷抽了起来,不一会打闹嘻笑的声音又形成了喧哗的热闹场景。
那位钓手正兴高采烈地和其他人交流着,手舞足蹈,看样子今天成绩应该不错。
热闹非凡的一天在颁奖仪式后结束了,取得成绩的钓手在领取证书奖金后一个个开车离开了,张文帮王老板收拾了半天,归整了场地,桌椅,垃圾,一直忙到七点过,整个钓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院子里路灯下一群群的蚊子飞舞着。王老板递给张文一瓶水,自己也开了一瓶,有点疲惫。笑着说道:"好耍不"。
"这些人精神真好,不过这样钓鱼还是好玩,不像我原来的钓鱼。"张文擦了一下头上的汗,低头一看身上已经湿透了。
"今天把你也搞辛苦了,走,大哥带你吃饭,你陪我喝二杯解解乏。"不由分说,王大哥扯起张文到门口上了他的老越野车,一路开到了钓场不远的鲢鱼庄。
张文开始有点局促,来这座城市后他基本没和什么人同座共谈,原来做地推时和同事一起吃过饭,但也简短几句,埋头干饭后继续上街递资料,这一次和王哥坐一起开始还是很不自然的。不过顾虑一点点就放下了。王大哥和餐馆女老板很熟,不停开着玩笑,点完菜后又开始在手机上和今天比赛的钓友在聊天,一会放声大笑,一会严肃指教钓法。张文把王哥和自己的餐具清洗后整齐地摆放好,双手放在腿上静静的等待王大哥的笑声结束。
菜摆上了桌,一条四斤多的红烧鲢鱼,几个凉菜,一盘花生米,一瓶喝了一半的白酒,还有一瓶开了盖的冰啤酒,王老板收起电话,看了一下餐具,取了二个杯子。"来,小张,陪哥整点白的。"。张文十岁多点的时候,爸爸让他抿过一小口白酒,辣的他直叫,爸爸在旁边笑的跳,还被他妈踢了一脚,父亲去世后,他再也没有喝过白酒了。
"王哥,我从来不喝酒,我喝点水就行了."。王老板给自己先倒了一杯白酒,又倒了一杯啤酒。"行,自便,我不劝你,来,吃点鱼。"他用筷子夹了鱼背上一大块肉放到了张文碗里。
二人边吃边聊,基本上是王老板说的多,张文一边回答是或不是。这个侃侃而谈的四十多岁的男人身上的成熟和略带轻佻的玩笑口吻,像兄长又像长辈一样让他备感轻松。酒被王老板喝到第二杯快见底时,王老板略带严肃的语气问了张文一句。"你咋想钓鱼的呢?你这种年纪的年轻人一般都喜欢泡网吧的吧。"。
"我小时候经常钓"说了这一句后,张文低头没说话了。王老板看了他一眼,把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又倒上了一杯。"我看你那天钓鱼,还有模有样的,想学台钓哇。"张文眼睛一亮,抬头腼腆笑了,"是,我觉得钓完挺高兴的,人心情也好多了。"。"钓鱼好,是一项健康运动,对现在的年轻人眼睛也好,我不喜欢那些染着头发天天在网吧里大呼小叫的那些年轻娃儿。"王老板又抿了一口酒,"不过呢,钓鱼费精力又费钱,还容易被人说成不务正业,浪费青春哦,还耽误耍女朋友的时间。"王老板自已笑了起来。前几天才说了这些话的。
"我工作时间可以自己调节。我想跟你学习怎么台钓。"鼓足勇气,张文把弊了好几天的话一下说了出来。今天就只有他们两个,他态度无比端正。"认认真真地学。"王老板端着酒杯又看了张文半天,思索了一下。"钓鱼这个圈子有点复杂,不是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你还年轻,小张,你人善良,不错,我可以偶尔教一下你,你就随便玩一下就行了。"从和王老板,也就是王哥接触了这么几次,张文从内心已对这位年长的朋友产生了一种信赖,他把他做为在这座城市里一个可信任的人。每次和他一起,心情也变好了,包括钓鱼,他想在王哥面前更加努力地证明自己。他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王哥,我真的想学台钓。"
半响,王老板端起啤酒一饮而尽,悠悠然地点了一支烟。"钓鱼圈里很复杂,不过也更讲规矩,要学复杂的,要讲拜师学艺,你愿意吗?"
这段时间看了不少视频和钓鱼故事,张文多少知道一点,小伙子人也聪明,马上把面前的水杯双手举起来,"师傅在上。"。说完站起身来,准备给王老板下跪磕头。王老板一把抓住,把张文摁到椅子上,"唉,唉,没必要,不用那么多礼节,我这人没那多规矩,叫声师傅就行了。"。
清了一下喉咙,王老板笑着对张文说,"小张,你人年轻,人也不错,每次在我这,埋头帮忙,我都看到在,收你为徒,也是我俩的缘份。我可以教你好好钓鱼,不过我有几条规矩你要记清楚。一,人要善良守规矩,二,钓鱼要专心,不要三心二意,三,多做善事少做恶行,不与别人逞勇斗气。你记住了吗?"。张文从小家教就严,在学校里就规规矩矩,这些要求对他而言很简单,他重重点了一下头。
"哦,师傅忘记告诉你了,我叫王铁峰"。
五.
七月份一晃眼过去了,八月的天气更热,张文继续自己的外卖员工作,他跑的更勤了,天天脚不沾地,每个客户都对他微笑,劲头越来越足,晚上九点下班后都给母亲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再给王师傅问个好,急切地盼望着每个星期天的到来。
星期天的天龙钓场,依旧热闹非凡,老的小的,还有越来越多的一家三口跑来休闲钓鱼,小孩和狗在池边跑来跑去,整的王老板每天神情紧张,不断地大声叫喊注意安全,注意小孩。生意兴隆也不影响他钓鱼的兴致,忙完后依旧和那九,十个长来的钓友一起切磋,安排好人盯到小孩宠物以后,依旧摆起钓箱,吆三喝四地招呼七八个钓友摆好阵式,认认真真地打上几场钓鱼的水麻将。台钓选手更多喜爱竞技,在池边经常互拚鱼获,每人交个拾元,贰拾元的,以人数取前几名,成绩好的几个按鱼获多少分钱,带点小彩头,个个更愿意在平时的切磋里获得赞许,另外也可以试试自己在家里偷偷新琢磨出的新饵料,以后在竞技大型比赛中依此取得更好成绩,所以不少钓友一有闲时就跑来高呼水麻水麻,应者云云。钓鱼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乃至天气的变化,更增加了水麻将的乐趣和参与者发挥的稳定性难度。
张文一早上来了就站在师傅身后看了半天,他动作麻利,手很快,就是腿有时有点不便。一场水麻将下来,师傅打了个第二,十个人,分了六十块,其他人又在大叫不服,要再干一场。王师傅叫了一声,"今天忙事,你们先耍。"不管那些钓友的鼓噪,拾起钓杆,示意张文搬上钓箱,来到了最里面一个周围没树的鱼池,找了个边位让他坐了下来。
"今天学钓鱼,先从最基础的一步开始,用我的钓具,先练习抛杆。"张文一楞,抛鱼竿谁不会啊,右手一抬不就出去了吗。
王师傅清了一下口,"来,先把握杆姿势摆好。右手捏住杆柄,用手的虎口顶住杆柄末端,左手两指夹住子线末端,放在身体左侧,放在腰部处,摆好了,微抬起右手前臂,和手腕一起微微用力向前一挑,同时松开左手手指将子线放出去。"。张文笨手笨脚的试了几次,还是略微慌张。王师傅站在后边又指导了一下,让他自己按着他说的步骤来,先琢磨一下。
六.基本功
甩了几次,张文还是没有找到感觉,总是别手别脚的,左手总是和右手一样的节奏往前送线,他一向内秀,脸有点胀红了,汗也下来了。王铁峰让他起来自己坐在了钓箱上。
"台钓又称为悬坠钓,过去就是离底钓法。历史以后再和你讲,讲究的是杆,线,漂,用法就是精细。杆要抛的准,线组搭配要精细,漂要用的对,调的准,今天练的是台钓中最基础的入门功夫,抛竿姿势一定要对,人杆合一,人要挺胸拔背,抛的准,直,才能保证每杆的饵料准确的落点,才能聚鱼,钓上鱼。另外你练习时,一定要注意抛出竿后线组的鱼钩要先落水,然后才是铅坠,浮漂入水,这个习惯是必须的,要多练习。"。王铁峰起身让张文坐上,用手把他左右手动作又纠正了几遍。"你自己再回味一下,我去忙一会。"
师傅走后,张文又抛了几次,慢慢有了点感觉,想想师傅的话,不自觉的挺直了腰板。
甩了一上午几乎没停,汗也浸湿了胸背,手也酸了,基本也算抛准了,心想师傅过来看一下咋样。旁边一位乘凉的老师傅摇着扇子慢慢踱了过来。"小兄弟,练钓鱼呢?"。张文连忙起身答是。"王师年轻时不简单哦,拿下好几次冠军,唉,如果不是腿的事,早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喽。"张文有点好奇,刚想张口问上几句,看到师傅远远走了过来,又把话咽了回去。"你师傅人不错,跟他学沒问题。"。老师傅晃晃悠悠的走了。
王铁峰过来看了看张文的手势和抛杆,点了下头,"行,将就,固定姿势,多练,左手拈线千万别往后荡,顺右手势线组自然荡出,基本功千万练扎实,这是拙功。""师傅,这个要练多久啊。"张文挠挠头,问的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先练二个月,每次甩二小时!走,吃饭。"
中午师傅叫了几个菜,七八个钓友围着一起,基本上在这吃饭大家AA制,张文第一次跟这些钓鱼高手一起还很不好意思,师傅替他交了伙食钱,他低着头拣着最近的一份菜小心地扒着饭吃。王铁峰笑着开了几瓶啤酒,"唉,啤酒我请哈,随便喝。"
"你王老板大气点,一起都安排了""对头,天天拣票子,请客"。几个钓友一起起哄。
"小单子算了,改天改天"王铁峰招呼大家拣菜,看到张文斯文,给大家介绍了起来。
"兄弟伙几个,这个小张是我新收的徒弟,人很本份,以后在这在外碰到了,不管是钓鱼还是其他的兄弟伙们关照一下。"。
"拜师宴摆了没有,我们咋不晓得呢,不得算数哦。"几个钓友又在起哄。
王铁峰赶紧打圆场,"唉唉,张文人老实,大家少调戏人,改天再请再请。"他顺带给张文介绍了这几位长期来这儿钓鱼的。"小张,这位是周大哥,水平一流,自制饵料我们这第一高手。"张文一看,正是那天笑他造窝子的老师傅,赶紧点了下头,周大哥狡黠的朝他笑了一下。"这位是王大哥,徐哥,周总,高哥,刘哥,李师傅…."介绍过众人,张文都站起身一一点头,坐下又紧张的手足无措的。"张文,这些都是多年的好朋友,钓鱼都是前辈,各有所长,有时间多向他们请教哈。",张文又是不迭的点头。
中午王老板喝开心了,躲到树荫下打瞌睡去了,交待张文继续练抛杆,那几个钓鱼佬顶着烈日继续水麻去了。
下午顶着日头又抛了一个多小时,有点顶不住了,没有树荫,全身晒的发烫。收拾了钓具转到水麻将人群后看了一下,发现每个人钓法,饵料各不一样,有的钓的近,有的伸长手臂趴到钓,饵料盘中各人也是有红有白有黄,心想钓鱼真是不简单。转到师傅那,他已经睡醒了在喝茶。
"咋样,累了。"
"有点,人晒晕了。"
"我是故意让你在那晒的,钓鱼首先不能怕苦,不能怕日晒雨淋,你想学钓鱼,这些都是基本的。"
"师傅,我顶的住,送外卖都习惯了。"
"抛杆要继续坚持练,先不要想钓鱼,把杆甩清楚了,再学其他的。"王铁峰说完转身从屋里拿出一盘子线和线板,"来,绑钩也得学一下。"他拿起剪刀放了一段线出来。"台钓线组有主线和子线,主线咋放,放多大点号以后慢慢教你。子线都是双钩,一钩落底,一钩悬钓,所以二根子线长短不一,打快鱼时子线放短点,慢的鱼情时子线要细且放长,这样鱼吃时好入口不挡口,浮目出的动作才清晰。"。王铁峰拿起二幅钩,慢慢地绕圈,跟张文仔细地讲解绑钩的要领。小伙子年纪,手脚也麻利,张文一会就领会了。王铁峰让他带了几幅钩和线让他自己回去练习。临走时王师傅又转身从房内抽屉翻了半天,从里面翻出一个盒子,拿出来一看,一块橡皮泥,扯了一半交给张文。
"这块橡皮泥你收好,每天没事时练习一下磋饵。"张文一楞,不知什么意思。王铁峰把剩下的一小块捏成一团,用左手三个手指灵活的一搓变成了一个小圆球,用大拇指一分成了二个规则的小块,大拇指上沾住一个,另一个用手指一转,成了一个小圆球。
"每天没事时手指不要停,就这样练习,动作越快转好,搓的要圆,以后钓鱼时上饵的动作才能更快。"。张文恍然大悟,连忙点头。
回去的路上,左手还不自觉的摸了一下橡皮泥,搓了二下找了一下感觉。心里对台钓愈发好奇,一种迫不及待的想法一直延续着,一个新奇的领域和情感的加深让张文探索的欲望更加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