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太尉的婚礼,朱缅可真是开了眼界。在苏州,朱家作为富冠全城的人家,朱缅没少出席过当地达官贵人富豪名流的婚礼,没少吃过最高档次的婚宴。可是,就算最富最贵人家的婚礼婚宴,要跟高太尉家的相比,那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不能类比。且不说出席婚宴的、前来贺喜者的官品,礼金的多少,单说这席面上的酒菜,那就是苏州人家无论多么高贵,也是无法相比的。
吃过太尉的大婚宴席,更让朱缅赚足了面子。婚宴上,他被安排在第一排。而第一排仅三桌,全是从二品以上的官员,蔡京在最中间一桌,自然居C位。婚礼的大总管、户部尚书杨震在招呼他入席的时候告诉他,是杨光华特意交代把它安排在这个位置的。事后,朱缅听说,出席这场婚宴的宾客,五品以上的高官就达一百六十多人。婚宴大厅里,除了第一排仅三桌,从第二排起,每排都是五桌。如果单纯按照他从四品的级别,他只能坐在第三排,并且还不能居中。杨震在向其他客人介绍朱缅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朱缅大人,朝廷驻苏州应奉局常务副总管,主持应奉局日常工作,同时协理杭州金明局工作,是朝廷外派机构的代表。”
刚坐下的时候,同桌的官员,对他都不是多么的热情,明显感觉冷冷的,但是在杨震专门向高官们介绍过之后,他感觉高官们对他的态度就有了明显的转变。再加上他在回应这些大人问话的时候,给大人们敬酒的时候,特别的热情,特别的谦逊,甚至可以说是谦卑,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低。这些大官们跟他互动的时候,不但脸上有喜色,而且说话也明显要热乎多了。在大家喝完了酒、吃好了饭,准备散席的时候,杨震又专门过来,当着众人的面,声音虽然不大,但足以能让前后左右的人都能听到,跟他说:“杨光华大人呢,因为要伺候皇上,没有时间来喝喜酒,特别要我关照你。您喝足了,吃好了吗?还有没有什么事?”
朱缅觉得心里很热,他清楚,这不是酒的作用,他是真的非常感动。他明白了,那些大官们,之所以后来对他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杨光华通过杨震对他的关照起了作用。于是他就回答杨震说:“都好,都好,一切都好,谢谢杨大人,谢谢杨大人!”
他第二遍说的杨大人,实际上是指杨光华。他对杨光华的好感又上升了一重,并且特别感动。他原本想着,高俅婚礼的次日,用一整天时间,到珠宝市场去给杨光华再挑选一些更高档次的金银珠宝或首饰什么的。但他已经等不到次日了,他等不及了。他要尽快去向杨光华表示心意,表明态度。为此,他喝完了喜酒,也不回礼宾院,找了个茶馆,喝了一壶热茶,稍事休息,就坐上马车,直奔皇城东南角下樊楼街南的界身巷。
界身巷,是京城最大的金银珠宝和古董市场,汇聚了大宋朝全国最有名的金银珠宝和古董商铺,还有来自契丹、西夏、楼兰,甚至远达波斯、希腊的外邦和西洋珠宝商。朱缅想,要送给公主中意并且喜欢的东西,不仅要舍得花大价钱,还要款式新颖、外观漂亮、品相夺目。也许是上天对他格外眷顾,跑了一个下午,看遍了最有名的店铺,终于买到了他满意的珠宝饰品。买这些东西,他花了十多万贯钱,这是他有生以来一次性送礼花的最大价钱。当然这些钱他回去以后可以在应奉局的账上报销。
他原本想的是,高俅大婚的次日,也就是腊月十八晚上再去杨光华家,一则从容一些;二则用一天多的时间,可以考虑得更细一些,安排得周到一些,尽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可婚宴上杨震传达的信息,使得他已经按捺不住自己激动和感激的心情,因此改变主意,当天晚上,就把礼物分装在两个精致的锦袋中,来到了公主府。
下了马车,先站在车前张望了一下。高高的门楼下面,两只硕大的灯笼,通明通明,照得门前如同白昼。从敞开的大门往里一看,院子很是开阔。正往里看着,从大门的一旁走出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问道:“敢问先生,可是朱大人?”
朱缅忙笑着答道:“晚上登门,搅扰了。我是朱缅,请问杨大人可在?”
那人回道,“在,在。大人叮嘱过,说您这两天要来。我是管家,请跟我来。”
朱缅这才回转身,从车上拿下那两只锦袋,让车夫把马车赶到门前右边空地儿等着,就跟着管家往里走。借着明亮的灯光,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座公主府。他看出,这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并且管家告诉他,院子后面,还有一座人工湖。只是这冬天结了冰,没有生气了,要是夏季荷花盛开的时候,荷香飘荡,满院清芳。
迎着大门,是座二层小楼,正是上房。迎客厅就在一楼。杨光华正站在门口等着。一见二人走进大门,杨光华就说道:“朱大人,欢迎您的光临啊,快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出席太尉的婚礼,朱缅可真是开了眼界。在苏州,朱家作为富冠全城的人家,朱缅没少出席过当地达官贵人富豪名流的婚礼,没少吃过最高档次的婚宴。可是,就算最富最贵人家的婚礼婚宴,要跟高太尉家的相比,那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不能类比。且不说出席婚宴的、前来贺喜者的官品,礼金的多少,单说这席面上的酒菜,那就是苏州人家无论多么高贵,也是无法相比的。
吃过太尉的大婚宴席,更让朱缅赚足了面子。婚宴上,他被安排在第一排。而第一排仅三桌,全是从二品以上的官员,蔡京在最中间一桌,自然居C位。婚礼的大总管、户部尚书杨震在招呼他入席的时候告诉他,是杨光华特意交代把它安排在这个位置的。事后,朱缅听说,出席这场婚宴的宾客,五品以上的高官就达一百六十多人。婚宴大厅里,除了第一排仅三桌,从第二排起,每排都是五桌。如果单纯按照他从四品的级别,他只能坐在第三排,并且还不能居中。杨震在向其他客人介绍朱缅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朱缅大人,朝廷驻苏州应奉局常务副总管,主持应奉局日常工作,同时协理杭州金明局工作,是朝廷外派机构的代表。”
刚坐下的时候,同桌的官员,对他都不是多么的热情,明显感觉冷冷的,但是在杨震专门向高官们介绍过之后,他感觉高官们对他的态度就有了明显的转变。再加上他在回应这些大人问话的时候,给大人们敬酒的时候,特别的热情,特别的谦逊,甚至可以说是谦卑,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很低。这些大官们跟他互动的时候,不但脸上有喜色,而且说话也明显要热乎多了。在大家喝完了酒、吃好了饭,准备散席的时候,杨震又专门过来,当着众人的面,声音虽然不大,但足以能让前后左右的人都能听到,跟他说:“杨光华大人呢,因为要伺候皇上,没有时间来喝喜酒,特别要我关照你。您喝足了,吃好了吗?还有没有什么事?”
朱缅觉得心里很热,他清楚,这不是酒的作用,他是真的非常感动。他明白了,那些大官们,之所以后来对他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杨光华通过杨震对他的关照起了作用。于是他就回答杨震说:“都好,都好,一切都好,谢谢杨大人,谢谢杨大人!”
他第二遍说的杨大人,实际上是指杨光华。他对杨光华的好感又上升了一重,并且特别感动。他原本想着,高俅婚礼的次日,用一整天时间,到珠宝市场去给杨光华再挑选一些更高档次的金银珠宝或首饰什么的。但他已经等不到次日了,他等不及了。他要尽快去向杨光华表示心意,表明态度。为此,他喝完了喜酒,也不回礼宾院,找了个茶馆,喝了一壶热茶,稍事休息,就坐上马车,直奔皇城东南角下樊楼街南的界身巷。
界身巷,是京城最大的金银珠宝和古董市场,汇聚了大宋朝全国最有名的金银珠宝和古董商铺,还有来自契丹、西夏、楼兰,甚至远达波斯、希腊的外邦和西洋珠宝商。朱缅想,要送给公主中意并且喜欢的东西,不仅要舍得花大价钱,还要款式新颖、外观漂亮、品相夺目。也许是上天对他格外眷顾,跑了一个下午,看遍了最有名的店铺,终于买到了他满意的珠宝饰品。买这些东西,他花了十多万贯钱,这是他有生以来一次性送礼花的最大价钱。当然这些钱他回去以后可以在应奉局的账上报销。
他原本想的是,高俅大婚的次日,也就是腊月十八晚上再去杨光华家,一则从容一些;二则用一天多的时间,可以考虑得更细一些,安排得周到一些,尽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可婚宴上杨震传达的信息,使得他已经按捺不住自己激动和感激的心情,因此改变主意,当天晚上,就把礼物分装在两个精致的锦袋中,来到了公主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