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节,姑姑一家三口回到了双溪。
小表弟何俊华4岁了,已经上了机械厂的职工幼儿园,他极爱笑,眼睛一笑起来就弯弯的,露出有点稀疏的牙齿,头发有点自带卷曲,跟个洋娃娃似的。冬天冷,小家伙穿得跟个棉球似的,鹅黄的毛线帽儿衬得小表弟简直要把小芬的心都萌化了,她牵着小表弟的手,带他去双溪镇上玩儿。妈妈就给小芬一块五毛钱零花钱,嘱咐她带着弟弟在马路上走时小心一点。
走在路上,桔子一树一树的,基本已经摘完了,偶尔留几个小的不起眼的在树上。但经了冬霜,小橘子却更加甜蜜。小俊华想要,小芬就摘了几个个给他玩。小俊华丢了一个在地上,一路踢着走,觉得好有趣。小芬一边要牵着他,一边还要小心桔子不要滚到公路中间去,十分费力。
“小芬!”
小芬回头,原来是陈家院子的陈远明。他已经考上市一中了,是个中学生了,比起暑假,明显长高了一截,是个少年的样子了。
小芬脆脆地喊了一声远明哥哥。
远明摆了摆手:“就叫我哥哥好了。我没有亲妹妹,看你就像妹妹了。”
小芬又改口叫哥哥,问起他初中的课程来。远明就告诉她,初中的课程比小学可多多了。小学就语文、数学、自然。初中有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初一的时候生物是《植物》,初二是《动物》、初三是《生理》,初二要学《物理》,初三还有《化学》。政治、历史、生物、物理、化学都是小学没有的课程,初学起来挺难的。
“我最初学英语,学得头都大了!”远明抱怨说,看那些弯弯曲曲的字母就头痛,念起来舌头都转不动,他们班好多同学就用汉字标读音。
“你知道吗?我们班同学把英语早上好goodmorning,标成鼓倒摸你,howareyo标成好啊油。有个男生给女生打招呼,说鼓倒摸你,那女生气得骂他死流氓!”江城土话,鼓捣的意思是强行要。
小芬笑得前仰后合,这事儿当初她们上初一时都干过,但被骂流氓,太好笑了,这得是多么生硬的发音呀!
远明也笑了。
“我们老师倒是很不错的,据说教学水平特别高。她不准我们用汉语和汉语拼音来标读音,要大家习惯,花了好长时间才纠正过来。老师平时也经常给我们听磁带。就是学校的磁带听了不知道好多次,声音雾起雾起的听不清楚。我们班条件好的,就买了小收音机听外国广播,老师悄悄告诉我们的,说听不懂也听个耳熟。就像奶娃娃学说话,听个一年就能学说很多话了。”
小芬觉得这老师真是有意思。
远明又给小芬说了些学习上的事,欲速则不达呀,自学怎么学呀,两个人聊着聊着,就到了镇上。小芬在场口包子铺买了两个肉包子,一个糖包子。两个男娃娃都吃了肉包子,小芬就啃糖包子。白糖馅儿里搀着花生碎和芝麻粒,还有剁得细细的蜜制陈皮,吃起来满口香甜。小芬小口小口咬完了包子,还意犹未尽。
看着小芬嘴角残留的糖汁,远明拿出手帕给她擦了擦,然后牵着她和小俊华往供销社走。“走!哥哥给你们买糖!要吃水晶糖还是酥心糖?”
供销社柜台上,有一排玻璃罐子是全镇小孩子们都眼馋的,里面装着五香瓜子、盐瓜子、炒花生、油酥花生、怪味胡豆、水果硬糖、酥心糖、水晶软糖、薄荷糖等。水果硬糖一分钱就能买一颗,一角钱可以买一两,酥心糖要2分钱一颗,2毛钱一两。
这个年头,糖是小孩子最喜欢的零食。孩子们平时吃糖果少,最高兴的就是看人家娶新娘子,因为喜宴上就有喜糖吃。条件差点的家庭办喜事用水果糖,一张八仙桌上盘子装着一碟瓜子,16颗糖,每人自觉拿两颗糖。条件好的装酥心糖,用水晶糖就极少见了。
这个远明哥哥,一来就要请吃水晶糖和酥心糖,还真是大方!
小俊华马上屁颠屁颠地:“哥哥,我要吃水晶糖,姐姐要吃酥心糖!”
小家伙可真会编方儿,这是两种糖都要啊!小芬连忙说,每种买一颗哄哄俊华就是了。她不好让这个小少年没面子。
远明笑呵呵地:“没事儿!今天我请弟弟妹妹吃。”他每种称了一两,自己剥了一颗水晶糖塞给小芬,剩下的都给了俊华拿着。他知道给小芬小芬不会要,给俊华了,小芬拿也拿不回来。
果然俊华捂着糖就不放。
供销社的张阿姨认识小芬爸妈,也认识颜家凤一家,觉得这小娃娃真是机灵得很。笑嘻嘻地和小芬说:“小芬,你家俊华弟弟可不简单哦。我就不懂了,怎么聪明娃儿都是你们家的?我们家那龟儿子怎么就憨戳戳的呢?”
小芬一时语塞,远明却大大点头。
“就是就是,小芬妹妹最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