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小周村变得热闹不已,村民奔走相告,同时自发张灯结彩,以此来迎接唐软一家归来!
大家都憋着一股气,究竟是为何,这话说来话长。
唐软一家当初离开小周村,村民十分舍不得,但奈何这是别人家决定好了的,作为外人不好阻拦。
本来大伙也没有什么的,直到后来,村民失去了和唐软一家人都联系,外界越传越。说是他们一家早已经遭遇了不测,或者是趁机逃离了这穷乡僻壤,不想让人找到,所以才会断了联系。
村民曾经反驳过,最后都是无疾而终,毕竟确实是断了联系。
更过分的是,那些小人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趁机落井下石。甚是是扬言唐软一家是惹上了不得了的势力,才会落荒而逃。
外人一句没有经过脑子的话,否认了他人曾经所有的付出,抹去了事实的真相。
那时候的村民既心疼又无能为力,毕竟嘴长在别人身上,阻止不了。只不过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唐软做过的善事抹去了,这是不能够接受的。
村民一直惦记着,总想找机会教训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
或许是上天看不过去,有好心人把那些散布谣言的小人套进了麻袋里面,狠狠的揍了一顿!
没人知道是谁套的麻袋,村民知道了也是高呼“打的好!打的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些人不甘忍下,就去报官了。也不看看县令是谁,站哪一方的。
不过,县令也不会包庇就是了。只是那么巧,那些小人挨打没人瞧着,也就是说没有人证,也只好自认倒霉。
毕竟凡事都需要讲究证据,单凭你一个人几句话,那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定罪的。要不然黑白颠倒的乱说一通,一点证据都没有,那不就成了冤案。
村民知道小人没占到便宜,纷纷投去鄙视的眼神,谁让他们诬陷唐大善人,真是活该!
那些小人见占不到便宜,还要遭受村民异样的目光,浑身难受,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不再出现在村民面前。
村民绝不允许有人诋毁唐软一家,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事情都不能够出现第二次!
不论是村民还是杜县令,都不希望有人发出对唐软不好的言论。
想当初,杜县令在唐软的帮助下,在京城的名声可谓是越来越高,威望超过了当年的同僚。
他却没有任何激动,毕竟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一点点称赞不足以让自己蒙蔽双眼,丢失内心的想法。
杜县令只想做的便是守着这一份差事,心甘情愿的当一名小小的地方官,造福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毕竟当时自己可是答应过唐软,替她守护好这里,既然受过她的恩惠,自然也要信守承诺。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