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子四人与刘欣菲约好的是五点半,在‘芙蓉小区8弄6#’见。
五人还没说话,就听见‘咣当’一声。
“爷爷,你怎么了?”
接着是小女孩的哭声。
“坏了,出事了”
当五人推门而入,看到的是一小女孩在用自己的仅有的力气扶着摔倒在地的老人。
“怎么了,小茹?”
“菲姐,爷爷他摔下来了”
哭着,又看着陌生多于熟悉的石一子四人,一阵的害怕与茫然。
“120”
石一子急忙的拨打了急救电话。
在朦朦胧胧中,老人喊着“那个··包”
老人指着墙角的一处,石一子赶忙去翻找,找到了一个很破旧的布包。
里面是一些零碎的钱币,有一毛,两毛,一元,五元,最大的不过五十,还有一个带着有点血迹的裹布。
上面有一个纸条上,写着小女孩的名字及生辰八字。
‘赵小茹,1996/07/08’
再无其他的信息。
急救车上,只上了刘欣菲与石一子,赵小茹眼泪一直都没停过,一直抓着爷爷的手。
贺长江,刘慧霞,龙小舞三人坐出租跟着。
当看到老人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小茹的左手交给了刘欣菲,右手交给了石一子,一行清晰的眼泪流出,撒手而去。
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蒙爷爷放心好了,小茹就是我的妹妹”
刘欣菲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流着泪,一直抓着小茹与蒙爷爷的手不放。
“蒙爷爷放心好了,你太累了,走好,小茹也是我的妹妹”
石一子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或许心中有那个帮助的念头起,也想过老人会因为时间的问题会离去,没想到会这么快。
“蒙爷爷,遗憾的是咱们的交谈还没超过五句话”
接下来石一子办了几件事情。
一是与8弄6#真正的主人交涉,办了一个简单的灵堂。
二是在房主人的介绍下,找到了区主任,在附近的墓地的山上,石一子买了一处墓地。
火化是急救车直接拉着去的,因为石一子与刘欣菲撒来小茹手的时候,在其两手掌心,分别的写着两个大大的‘火’字。
“菲姐姐··这是昨晚··临睡觉前,爷爷··写上去的”
小茹也懂得了,为啥爷爷非要在自己的掌心写这两个字了。
在其收拾遗物时,怎么翻也找不到身份证。
“小茹,你告诉哥哥,平常爷爷有拿出过这个东西吗”
石一子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对还在抽泣的小茹问着。
“没··有··哥哥··我是·不是··再也见不到·爷爷了”
“爷爷只是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小茹你看看天上,就会知道爷爷其实一直看着你呢,你要乖乖的哟”
“哥哥··我会的··”
没有身份证,墓碑上怎么填写呢。
石一子又与8弄6#真正的主人又是另一番的交涉,才勉强同意了用8弄6#偏房的名义为地址。
墓碑上是这样写的。
蒙爷爷之墓。
建墓者是孙女,赵小茹。
日期是2004年5月7日。
8弄6#偏房。
没有出现小区的名字,也算是对房主人的尊重。
照房主,是一对五十左右的夫妻,是好心看着爷俩可怜,相当于收留的,没有要过一分钱的房租。
第三件事情是,小茹上学及住处的问题,经过小区主任的介绍就在附近的小学上,给开的证明信。
这样刘欣菲也要时常的去看望小茹。
尤其当五个室友见到,刘欣菲家教的小茹时候,都是很喜欢,因为赵小茹很聪明,很听话。
第四件事情,刘欣菲已经答应了做国科大的‘白玉令’的代理及实际的执行者。
在刘欣菲找校有点的领导申请与诉说,再加上石一子香烟的进攻,8号说了接近三个小时,才总算答应拿下了五个食堂的窗口。
其他的七个,看‘白玉令’的效果如何,再给予大力支持。
9号的开业,并不算顺利,因为下起了磅礴大雨。
可是国科大纪律就是不一样,按照用餐时间,五个食堂窗口人满为患,都想想尝尝这在各个群里,各个校内BBC上宣传的‘白玉令’到底是如何好吃的,是吹牛呢,还是真的?
所以也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个半小时,石一子负责的1#食堂完成任务。
其他四个分别是刘慧霞,贺长江,龙小舞,刘欣菲每人负责一个。
四人完成都很好。
“石领导,慧霞,小舞,贺董事我手还是有点生,要不你们再待一天吧”
刘欣菲带着小茹给四人送行。
‘哗哗’的雨声没停。
“不了,相信自己,按照我教给你的技术做下去没问题的,刘欣菲再见了,小茹再见了”
“哥哥,姐姐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
“假期吧,我们会来的,小茹要乖乖的听欣菲姐姐的话”
四人坐上了出租,直接来到了机场。
“一子,这雨我看是为蒙爷爷下的”
“是啊,老天爷也在叹息老爷子的故去吧,希望一切以后都很美好”
“一子,我们会记住这个8弄6#的地方的,有遗憾,也有回忆”
过往的三天时间里,四人经历了许多,人的生死,人的亲情与友情。
8弄6#的房主人。
“哎,老伴这地方我们好好留着吧,也算是对爷孙俩的一段回忆”
“是啊,老伴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过往”
“再也见不到,那微弱的灯光了”
“是啊,再也听不到,小女孩背诗的声音了”
两夫妻记得,他们起来的时候,见到一个女生背着背包,一老一小,头前带路回到8弄6#的小偏房。
记得,两人做了好吃的,总是分给爷孙俩个。
记得,狂风下雨时,总是观望一下小偏房的情况。
记得,冬天的时候,总是给爷孙俩个加床棉被。
记得,夏天的时候,总是再多买一台落地扇送到房间,吹风。
记得,清晨,买早点的时候总是多带两份。
记得,傍晚,总爱多烧两份粥。
记得,小茹爱画画,总是把自己孩子的画笔,画纸送过去的
记得,自己孩子没玩三天的玩具,总是送给小茹玩,平常骑的小车也总是停在院内,让小茹随时可以拿来骑。
记得,爷俩刚来时,靠在房角的被风处,睡着了,早起时发现了,才有了自己偏房8弄6#的人气。
一般都是放些杂物的,从未想过出租或者借人用。
这才有了小偏房的温暖,这才有了小杂物间的欢声笑语,使得小偏房有了生机。
“哎,也许这间偏房又要一直放杂物了”
每每祭祀节日,蒙爷爷的墓碑前总是会多一束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