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霭缓缓起身,放出金色宝光,“这片凡圣同居土,众生蒙佛力加持,只需修善行,伏住烦恼、一心称名就可以往生,却没有真正地断烦恼、明心见性。到这儿修行的第一级,还是要断除烦恼,其关键是勘破我执,烦恼都是因为执着于有个自己。”
黄希言点点头,道:“要如何才能放下我执?”
瑞霭轻松地从莲华跳到他的肩膀上,道:“你从娑婆世界来,要说怎么能忘了这个身子确实犯难,且不说享受,再清贫的人,饮食疾病也不能忽视。到了这极乐世界,一切自然化生,没有了疾病困苦,时时体舒心安,且无人情世故、攀比高下,这都是修行的增上缘。又有法师、名师、高僧指导,速成道者实在多如恒河沙。”
黄希言当下默记心中,又问:“看破我执以后,下一步去哪?”
“你这话似藏着机锋。”小瑞霭手托着下巴,“此刻你是一名善男子、行者、居士,看破我执、断除一切烦恼你就成为圣者、贤者、阿罗汉,再修行就是那觉者、菩提萨埵,此时蒙佛授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方为佛陀、世尊、天人师、如来,可随愿应化十方法界,受诸天瞻仰,度脱无量有情众生。这事细说不尽,个中修行法味,全靠自己品。”
希言居士道:“修行之路漫漫,我必精进道心,誓不退转。”
次日清晨,黄希言以鲜花供养阿弥陀佛,佛身放出种种光明。沐浴在佛光里,他感到无比温暖舒适,便俯身礼拜,待起身来忽地想:昔日我于娑婆世界行医、修行之时,因惧疾病常拜药师佛,相传药师佛于东方净琉璃世界化导众生,却不知真假。
供养毕黄希言问瑞霭:“我曾经听闻有药师琉璃光如来在东方世界,不知道相距多远?”
瑞霭飞至空中,以手指其心道:“你想去,思惟间便可去哩!”
黄希言就忆念起药师如来,须臾间果然到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身如琉璃手持药壶端坐于莲华上,日光、月光两菩萨胁侍左右,广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黄希言俯身再拜,自此道心更加坚固。
忽听得瑞霭笑道:“佛陀这光明里法味很浓!”
黄希言惊道:“只觉得通体舒泰,却没听到法音。”
“这就是了,你们只知道语言、文字能传法,不知这光明里藏着甚深菩提般若!”
双手环抱着苦苦思索,却无丝毫头绪,黄希言长叹一口气,“我天机浅薄,资质驽钝,实在不得要领,妙法当前不能听闻,这可如何是好?”
瑞霭飞到他低垂的双眼前,道:“那就去找有无碍辩才之人,给你说个清楚!你不用垂头丧气,想想在娑婆世界,小学生如何听得懂大学生的课程?修行自有次第。”
黄希言心中喜悦,感激道:“记得你说过有名师说法,他们在哪里?”
瑞霭仰头思考道:“有来自上方净光世界旃檀法师、宝云法师,南方清凉世界游戏神通法师、龙上大师,下方娑婆世界惠能大师、善导大师,东方……”
“惠能大师!”听到熟悉的名字,黄希言当即决定,“就去和惠能大师修学,他与我来自同一世界同一国土,我仰慕他久矣!”
这回答并不出乎瑞霭的意料,它在黄希言的肩膀上跳了跳,“惠能大师出身平凡,历经苦难而圆成佛道,他辩才无碍,以直承当下、顿悟成佛的法门度脱娑婆世界无数众生,他与娑婆世界众生甚是有缘,你想找他修学再好不过啦!咱们现在就去找他!”
瑞霭飞在前面,黄希言跟在后面,途中遇见修行人就合掌颔首。到了一棵七宝树下,瑞霭扭过头道:“跟上咯!惠能大师就在这树上道场说法!”
好大树,树高千由旬,枝叶覆盖百由旬,宝网彩华覆盖其上,真珠宝石嵌于其中,流光煜煜,辉煌夺目。
赞叹着宏伟广大,心中自疑惑起来,“这么高的树,你是一下就飞上去,我却不知道要攀爬多久。”
瑞霭绕着他打量一圈,笑着摇头道:“看样子你还是没适应这里的生活,随心所变,你想怎么上去,便怎么上去。”
蓦地想起小说中那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黄希言脚下果生出一朵云来。这筋斗云载着他扶摇直上,到树枝上的六祖道场。
灵山会上,释迦牟尼佛拈花微笑,传甚深微妙般若法门,众中摩诃迦叶尊者心领神会,佛陀说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摩诃迦叶为禅宗始祖,其后传承至菩提达摩,共计二十八代,自达摩开始东传,因此达摩被尊为汉传禅宗初祖。达摩传衣钵与二祖慧可,二祖传法僧璨,为禅宗三祖,道信得三祖法衣为四祖,又传至五祖弘忍,惠能于五祖处修学,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子得到五祖的默许,为其说法《金刚经》,后密付法衣,为禅宗六祖。为了避免遭人迫害,惠能禅师在猎人队伍中躲避长达十五年,因缘成熟方现身传法,又立下“传法不传衣”的规矩,禅宗自六祖惠能在中华发扬广大,时至今日他的故事与那首著名的传法偈依然被广为传诵。
黄希言于娑婆修行时为在家居士,不曾皈依、剃度,所学经典、法门有限,只是修得五戒十善,一心念佛而已。万万想不到这位距他出生已逾千年,声名远扬的禅宗祖师,竟然被阿弥陀佛请到这里教学,心中的喜悦期盼自是不胜言说。
惠能大师的道场,前来闻法学习的修行人不可计数,这中间多是娑婆世界修行者慕名而来。大家端坐在莲华之上,修行人大都身穿海青,却有一人头戴宝珠凤冠、身穿宽袖龙袍,让黄希言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而后眼观鼻鼻观心,低声念弥陀打断了妄想。
惠能祖师登台说法,马祖道一为助教。时惠能禅师结跏趺坐,端严庄重,姿色巍然,眉间放光普照与会众生,诸修行人觉心中清净,合掌称名。
惠能大师发出般若法音:“修行的第一步,乃是认识自己,慈悲、善良、清净的是你,迷悟、烦恼、执着的也是你,看清当下的自己,就会看到自心与佛心无异。”
“修行的第二步,是常以慈悲心待人,常思惟衣服、饮食、宝物种种好处先赠予他人,自己统统不要了!愿他人先成就、先做佛菩萨。”
“这修行第三,切不可贪恋种种境界、不可沉迷于神通,只明心见性一条方是正道。”
诸行者皆默然反省、铭记于心。
六祖传法毕,众居士交流修行领悟,随喜修行功德,并回向十方法界一切众生,愿共成大道。
旁边一男子问道:“师兄可是从那下方娑婆世界而来?”
希言居士合掌恭敬,道:“正是,我们现在称为地球,我来自中华。”
那男子亦恭敬合掌,道:“我名白水,来自上方净光世界,久闻娑婆世界至今仍有现僧相者,中国更是历史悠久,具最上乘学识,只是我心中倒有一个疑问。”
“师兄但说无妨。”
白水道:“我看娑婆世界修善行往生的日渐稀少,僧道更是少见,不知是何原因?”
希言叹惋道:“现下都是利字当头,僧道中也不少争名逐利者,寻常人做善事怕反被讹,因此都退了善心,实在可惜。”
白水道:“出家人却贪那在家事,可是要下地狱的。我自做我的善事,他要讹我便任他讹来,他去堕恶道,倒消了我的业障!师兄何必叹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希言点点头,心想道理是这般道理,但事情何止此般简单?真到了娑婆世界就知道实是困难重重,当下却不和他直言。
白水又道:“师兄,我见你适才留意了那身穿龙袍的居士两眼,他也是娑婆世界来人,你可和他交谈问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