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们急匆匆赶来。
宋院使眉头拧成川字,跪在软榻边,抬手搭上永宣帝的脉搏。
诊过后,为确保万无一失,指腹又再次按了按。
身后左右院判和两个太医皆低垂着头,屏息凝神,战战兢兢立在一旁。
宋院使拇指快速掐上永宣帝的人中穴,合谷穴,内关穴。
但永宣帝只是手指微微动弹一下,人并未完全清醒过来。
他又赶忙接过太医递来的银针,扎入百会穴,神庭穴……
不时转动银针,又换换穴位。
过了好一会儿,在看到永宣帝眼皮轻颤时,他才松了一口气。
“宋院使,皇上情况到底如何?为何迟迟不能醒来?”李公公在一旁急切地问。
宋院使拿出帕子,擦了几把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后,缓缓从地上站起身。
他抬手一指,示意左右院判上前再去探脉。
这才看向李公公。
“皇上是气急攻心,按压穴位,开窍醒神,合并施针后效果稍好。兴许要不了多久,皇上便会醒来。”
“那便好,那便好。”李公公双手合十,做了一个祈祷的动作。
“之前叮嘱过,皇上龙体不能再动怒,今日怎么?”
“宋院使,你也知道,老奴只有建议的份儿,哪里管得住皇上呢。”李公公低垂下头,无奈叹了口气。
“唉!本官开个方子。”
宋院使招呼已诊完脉的左右院判近前,几人商议定下一个方子。
身后跟来的太医立即取出纸笔,听令书写着各种药草名和所需钱数。
茯苓,远志,龙骨,磁石,黄连……
落笔,拿给宋院使过目。
确认无误后,两个太医拿着方子忙不迭地奔去了御药房。
约莫一炷香后。
软榻上,永宣帝的头动了动,嘴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咳嗽声。
一行人立刻上前。
李公公俯下身,低声道,“皇上?”
永宣帝无力地掀起眼皮,缓缓睁开眼睛,望着上方注视他的众人。
“皇上,您可把老奴吓坏了。谢天谢地,总算是醒了,皇上现在感觉如何?”
“皇上,微臣诊过脉,皇上方才是怒极攻心,才晕倒的,日后万万不可再动怒了。”宋院使语重心长地说。
永宣帝的视线渐渐清晰,“扶朕起来。”
“皇上您还是躺着,多休息会儿。”李公公谏言。
“扶朕就是。”
永宣帝现在满脑子都是卷宗上的内容。
心里憋闷的那口气上不来,下不去的。
再躺下去,就真是要被气死了!
在李公公的搀扶下,他慢慢坐起身,一条腿撑在软榻上。
正要说话,就听一阵细微的嘈杂声,不悦地问:“什么人在说话?”
“回皇上,是皇子们听说皇上晕倒了,都来了,眼下正跪在御书房外边请安呢。”
“哼!黄鼠狼给鸡拜年。”永宣帝说完,头歪向一侧。
李公公面露难色。
几位太医皆不约而同地低下头,装作没听见的样子。
“都谁在?”
“回皇上,宴王,靖王,瑞王,十四皇子都在。”
闻言。
永宣帝的眉头紧蹙起来。
唯独没有听到离王。
有人愿意扒着他,可也有人根本不屑扒着他。
就如离王。
真是好样的!
李公公看出永宣帝眼里的怒气和失望,好生安慰,“离王殿下新婚燕尔,或许还不知宫里发生的事情。”
“他不知道?”
那些卷宗,不用问,都知道是墨逸尘送来的。
但凡涉及到先太子的事,何时少得了他?
“让他们都进来。”
“这……皇上龙体欠安,还是容后再见吧。”
“朕这次不动怒。”永宣帝面色平静。
李公公深深看了一眼永宣帝的脸色,还是转身走了出去。
几个太医知是皇帝家事,无意旁听,行礼后便退了出去。
皇子们有序进入后,皆跪在地上。
“儿臣听闻父皇龙体欠安,立刻就赶了过来,父皇如今可好?”宴王墨瑾川声音哽咽。
“父皇,保重龙体要紧,日后万万不可再动怒。”靖王墨青临低垂着头,眼珠子乱转。
“父皇,这几日就让儿臣留在身边侍疾吧。”瑞王墨容岩一本正经地说。
“父皇,儿臣平日贪玩,辜负父皇的一片心意,只要父皇身体早日好起来,儿臣一定苦心习读。”墨千屿说。
皇子们信誓旦旦表决心。
但,永宣帝已分不出真真假假,只知都是阳奉阴违。
儿子越多,他这心里就越是慌。
“朕如今没事,宴王留下,其他都回吧。”
几人侧目对视。
稍稍犹豫片刻后,还是听令起身,行了一礼,“父皇保重龙体,儿臣改日再来看望父皇。”
而后,便退了出去。
墨瑾川感受到自己父皇冷锐的目光,伏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永宣帝目不转睛望着他,眼眸微沉,眼球震荡几分。
“宴王,还记得你三皇兄是如何病故的吗?”他平静无波地问,声音里没有一丝波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太医们急匆匆赶来。
宋院使眉头拧成川字,跪在软榻边,抬手搭上永宣帝的脉搏。
诊过后,为确保万无一失,指腹又再次按了按。
身后左右院判和两个太医皆低垂着头,屏息凝神,战战兢兢立在一旁。
宋院使拇指快速掐上永宣帝的人中穴,合谷穴,内关穴。
但永宣帝只是手指微微动弹一下,人并未完全清醒过来。
他又赶忙接过太医递来的银针,扎入百会穴,神庭穴……
不时转动银针,又换换穴位。
过了好一会儿,在看到永宣帝眼皮轻颤时,他才松了一口气。
“宋院使,皇上情况到底如何?为何迟迟不能醒来?”李公公在一旁急切地问。
宋院使拿出帕子,擦了几把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后,缓缓从地上站起身。
他抬手一指,示意左右院判上前再去探脉。
这才看向李公公。
“皇上是气急攻心,按压穴位,开窍醒神,合并施针后效果稍好。兴许要不了多久,皇上便会醒来。”
“那便好,那便好。”李公公双手合十,做了一个祈祷的动作。
“之前叮嘱过,皇上龙体不能再动怒,今日怎么?”
“宋院使,你也知道,老奴只有建议的份儿,哪里管得住皇上呢。”李公公低垂下头,无奈叹了口气。
“唉!本官开个方子。”
宋院使招呼已诊完脉的左右院判近前,几人商议定下一个方子。
身后跟来的太医立即取出纸笔,听令书写着各种药草名和所需钱数。
茯苓,远志,龙骨,磁石,黄连……
落笔,拿给宋院使过目。
确认无误后,两个太医拿着方子忙不迭地奔去了御药房。
约莫一炷香后。
软榻上,永宣帝的头动了动,嘴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咳嗽声。
一行人立刻上前。
李公公俯下身,低声道,“皇上?”
永宣帝无力地掀起眼皮,缓缓睁开眼睛,望着上方注视他的众人。
“皇上,您可把老奴吓坏了。谢天谢地,总算是醒了,皇上现在感觉如何?”
“皇上,微臣诊过脉,皇上方才是怒极攻心,才晕倒的,日后万万不可再动怒了。”宋院使语重心长地说。
永宣帝的视线渐渐清晰,“扶朕起来。”
“皇上您还是躺着,多休息会儿。”李公公谏言。
“扶朕就是。”
永宣帝现在满脑子都是卷宗上的内容。
心里憋闷的那口气上不来,下不去的。
再躺下去,就真是要被气死了!
在李公公的搀扶下,他慢慢坐起身,一条腿撑在软榻上。
正要说话,就听一阵细微的嘈杂声,不悦地问:“什么人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