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岚开学升入高三年级,才开学就感受到毕业班老师给同学们不同以往的压力。学校颁布了一系列组建奥林匹克竞赛班的通知,除了以前参加过竞赛小组的同学继续学习以外,学校在周末还开设数理化竞赛辅导班,动员同学们利用竞赛思维进行解题。
而学校的数理化竞赛班,正式进入紧张的学习中,学校的目标是参加年底的省数理化竞赛选拔,争取获得国家集训队的入场名额。
宋如岚自知自己资质平常,不是那些学霸级的人物。说到底,竞赛,是为国家基础学科培养拔尖人才,是“学霸”间的比拼。现在学校把竞赛这条路做大做强,在这个年代这种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创新很是难得。
学校为此给竞赛班配备了强有力的数学竞赛专业教练队伍。这些老师以黄老师牵头,把学校里面几位热爱奥林匹克竞赛事业,专业能力强,肯吃苦能钻研,富于攻坚创新和协作,学校还安排老师暑期到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提升教学能力。以在学校内选拔了有优秀的数理化特长生的同学,采用小班化教学,因材施教。罗校长又亲自找教委领导,刷尽老脸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在竞赛辅导的资金来源上有了保障。
学校将新装修不久的实验大楼作为奥赛师生学习专用场地,并为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学科配备专用实验室。学校还拿出真金白银,对参赛学生的培训费和交通费给予一定补贴,解决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
参加竞赛的孩子都是学习能力强、学习目标明确,并且对该学科有兴趣的共同点。“如果只是为了考学,或者比较功利的想法,才来学习竞赛,不会走得太远。”这是老师对学生迷茫学生语重心长的教诲,让学生明白要想在竞赛这条路上获得成功,首先要对竞赛有兴趣,还要有毅力,学校搭建这个平台,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这些同学在竞赛中无论是否获奖,都能对课内学习有很大促进,同时也能够增强自信心,未来他们会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耐力。
对其他非竞赛班的同学,学校举办学科竞赛辅导的目的,不在于走上赛场夺奖,而在于打牢基础,在于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对成长的深度建设。从学校培养人才这个角度,所有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都应当对学科竞赛有所涉猎,竞赛中的一些题目和解题思路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是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推广了解和学习的。
学校老师坚信思维是能够在很多方面触类旁通的,竞赛的思维可以表现在语言、逻辑、想象力以及多个方面。竞赛的体验也让学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一方面兴趣是巨大的驱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不会轻易放弃;另一方面,老师教学生们把基础概念理解透彻了,遇到复杂的问题才能举一反三,迎刃而解,学习的困难就不大了。
在这样平时和周末的双重学习任务下,一些同学很快适应了学校新的学习作息规律,安排好学习生活锻炼,宋如岚当然适应良好。但有一部分同学学习就比较吃力了,老师不得不让这些同学退出周末的竞赛题辅导课程,用来巩固基础知识的练习。
很快就到了市三中代表西林市前往省城参加竞赛的日子,学校非常重视,安排一名副校长带队,几名老师全程陪同,夸张地让校医跟队出发,被学校老师和同学称为:“市三中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这些同学去省城参加竞赛的那几天全校上下都很紧张,大家都在屏息等待消息,宋如岚听同学们议论说罗校长家都没回就住办公室了。宋如岚明白这次的竞赛结果关系到市三中的发展有没有可持续性,也关系到罗校长一帮校领导的工作业绩评定,市三中这是西林市吃螃蟹的第一人,旁边无数的学校和老师以及家长同学都在观望、等待。说句不好听的话,成功绝对是名利双收,失败则会被讨伐的口水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