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宁杰一个人安静的想了一会儿,突然开口说道:“小欧,多亏有你一旁帮忙,这才敲定我的提案,获得公司的一个贡献点。”
宁杰感叹道:“姜还是老的辣,李敬学老奸巨猾,不以考核的项目作为缩减经费的基础,而是以参加积分考核的董事人数为基础,进行资金核算,公司董事新老交替这次人数特别多,2000万金额平摊下去,三年内5个人400万,一年100多万,并不算多,在合理受控的范围内。今后,其他人想依样画葫芦,来获得公司贡献点,难度将大大增加。”
小欧受到表扬,美滋滋的自吹自擂:“李敬学这个老学究,还是蛮有水平,不过嘛,说起理论水平,我说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了。”
宁杰顺势吹捧一下,说道:“我们家小欧最棒了,还是老规矩跟上次一样,把今天晚上的录音剪辑清楚,发到商萍的邮箱,让他根据今晚的讨论结果进行修改。”
小欧心情愉悦,正飘飘然,自动请缨说道:“这点小事就交给我吧,分分钟帮你搞定。”
宁杰委婉说道:“小欧你最棒,但也不能太过于耀眼,会让人妒忌。你把所有的事情都干完,我的手下怎么办,他们无事可干,心里会内疚,会怀疑,是不是我这个领导不相信他们的能力,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小欧委屈说道:“好吧,小欧知道错哪里了,少爷最懂得体谅手下了。”
宁杰心里暗道:“其实另有原因,我不想告诉你,怕你生气。你生成的报告太公式化,措辞生硬,机械死板,我还是喜欢张洪文他们写的报告,理性文字里交织着感性语气,灵动有气氛,虽然有一些小错误,但阅读起来很舒服。”
“最后,有资源不利用才是傻子,把他们写的报告喂给你,扩展你的资料库,对你的成长大有好处,一举两得。”
回到住所,已是深夜,宁杰没来由一阵烦躁,说道:“这一天下来太累了,小欧,我有这么一种感觉,一入豪门深似海,自己像一个木偶,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操控,不由自主。”
“唉,今天连修行的时间都抽不出来,这个局面一定要改变,小欧,你帮我计算一下,用最快的、最省心的、最简单的方式,获得精英考核的300多积分,这项任务完成,我要请假出去散散心。”
小欧没有立刻回答,思考片刻,说道:“好的,少爷,这个工程量比较大,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无法面面俱到兼顾,只能做一个初级的积分攻略。”
宁杰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说道:“好的,辛苦你了,我先睡了,晚安。”
小欧轻声道了一声晚安,沉浸无声。
第二天宁杰起了个早,在别墅小院内,打了一趟五行拳,神清气爽来到公司。
商萍一如既往,早早在办公室等候,泡热茶,递上厚厚资讯,开始汇报工作。
商萍有条不紊说道:“您与监事会魏主席的会谈报告,已经完成初稿,早上九点语句措辞修改完成,张经理审核通过,就会发给魏主席的秘书。”
“早上我和彭董事秘书沟通过后,确定您们的会面时间,后天早上10点。”
“根据您的交代,我与采购部张经理约好时间,早上10点与您会面,不知地点安排……”
宁杰果断说道:“我直接去拜访他。”
“好的”商萍用心记下,继续汇报工作,说道:“我与道德委员姚远的沟通并不顺利,没能确定会面时间。”
等商萍汇报完所有工作,宁杰用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开始布置任务,威严说道:“给你们布置一个重要的任务。”
商萍心中一凛,身体笔挺站立,手里拿着笔记本,积极进取模样。
宁杰说道:“团队做一个详细的计划表,辅助我完成精英考核的积分,半年之内,公司总部可以获取的积分,我要通通拿到手,至少250个积分点,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大家必须挖掘潜力,拓展思维,全力以赴。”
“是!”商萍斩钉截铁应道。
宁杰继续说道:“半年以后,我要向公司请假出游,交结一些政商大佬,顺道完成考核积分,尽量完成今年的份额340个积分。”
宁杰想要继续去浪意愿表露无遗,商萍有些许沮丧,弱弱说道:“宁董,我和团队一定做好计划,争取获得最多的积分,减轻您外出的压力。”
宁杰挥了挥手,淡淡说道:“去做事吧。”
看着商萍走出办公室,关上房门,宁杰偷偷摸摸小声说道:“小欧,快点把采购部经理张皓的信息调出来,咱们研究研究。”
电脑屏幕立刻显示张皓的头像、个人介绍简历以及公司的就职履历等等。
平平无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
张晧的个人信息一目了然,宁杰来回看了两遍,没有研究出特别之处。
宁杰吩咐说道:“小欧,把老爸发给我的那份报告调出来。”
小欧二话没说,一份三页的报告出现在屏幕上。报告内容并不复杂,语言表述简练,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经过说得清清楚楚。
张皓厦门大学毕业后被招进公司,成为采购部一位小职员,工作勤勤恳恳,也可以说是默默无为,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更没有公司的特别嘉奖,就像一只默默耕耘的老黄牛。
这样一个没有高光时刻、没有鲜亮履历的小职员,在公司任劳任怨工作17年,一步一步升职为采购部副经理。
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公司引起轰动,这位采购部副经理张皓先生,突然宣布,自己是监事会的卧底,但为了竞争采购部经理职位,必须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迫不得已公之于众。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公司都沸腾了,黑压压一片,全都是吃瓜群众,小道消息漫天飞舞,遍地传开,每个人都津津乐道。
监事会魏主席为了更好地监察公司运营情况,在各个部门安插了众多眼线,他们会及时向监事会汇报,所在部门每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以及规章制度的缺陷,人事任命纠纷等等。
为此,这些监事会的眼线,或者说是卧底,他们每月会额外获得一份经费,辛勤劳动应得的报酬。
张皓在公司采购部默默无闻工作了17年,身边同事几乎没有怀疑过,没有人认为他会是监事会的卧底。
根据小道消息,张皓当上副经理以后,加上他的卧底津贴,工资已经超过就要退休的采购部经理。
他为什么要揭露自己的卧底身份?是为了钱吗?这不可能,是为了名利成就吗?这也不像。
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的卧底职员不能担任部门的一把手,张皓揭露自己的卧底身份,去竞争经理职位,这门生意到底划不划算
别的卧底千方百计想要隐藏自己的身份,生怕被人察觉,引来同事异样眼光,甚至会被同事孤立、排斥,而他怎么敢自我暴露?难道他喜欢被人议论?被被人讨论吗?
吃瓜群众们乐此不彼,无边无际讨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