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妈妈吃得很享受,外婆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外公一直再吃饭,没有说话。
突然,外婆开口说道:“兰儿,刚才我给你爹也说了你借钱的事情,我们都商量好了,拿50给你。你看行不。”
妈妈看了一眼外婆,又看了一眼外公,两老都看着自己的女儿,一时不知道用什么形容才好。
“爹,娘,我这也是没办法,才跟你们开口的。”妈妈咽下一口饭,慢慢说道。
“我们知道,我们知道。没事,都会过去的。”外公开导着妈妈。
外婆也跟着附和道:“是啊,都会过去的。”
“嗯,会的。”妈妈低下了头,一颗眼泪吧嗒一下掉到了碗里。
“赶快吃吧,闺女,别想太多了。”外婆关心地说道。
“好,我吃。”妈妈抬起头,夹了一大口饭塞到嘴里。
“娃她娘,你等下吃完饭就把钱拿给她,她肯定还着急回去了。”外公叮嘱着。
“好,知道。”外婆回着。
“兰儿,还有一件事,借钱这事可千万不能跟你哥嫂说啊,要是你嫂子知道了,肯定又要跟我闹了。”外婆不放心地提醒着。
“知道,放心吧。”妈妈小声说着,生怕别人听到了。
“还有你老头子,不要说漏嘴了。”外婆看着外公再说了一次。
“晓得呀,真是啰嗦。”外公抱怨着。
很快,妈妈就吃完了饭,抱过我,换外婆吃饭了,边吃边闲聊了些家常。气氛终于恢复了正常。妈妈的心情也好了很多。
这就是父母,总是不断地原谅不断地包容,不管我们做错什么,他们都不会放心上。
外婆如外公说的,饭后就把钱给了妈妈,妈妈也稍作收拾,又抱着我准备回家了。
外公外婆不舍地把妈妈送到主路上,还不断叮嘱着:“记得,要好好照顾自己啊,别什么事都自己扛。”
“知道了。”妈妈开心地回着。
“记得常回家看看。”外公也说着,他多么希望女儿能常回来。
“好,会的。”
“下次来,带上阳儿和亮儿,我都好久没看到他们了。”
“好。”
“记得跟阿明好好处,不要吵架。”
“好。”
你一句他一句的,好像永远都叮嘱不完,送了一段路,依然依依不舍。
直到快走到山顶上了,还舍不得回去,妈妈实在是不忍他们再送了,便说道:“你们回去吧,都送这么远了,赶快回去吧。”
“好,我们回去了,你赶快走吧。我们看你下坡再走。”外婆嘴上说着不送了,身体却诚实的很。
直到走到山顶,妈妈再次说道:“这下你们该回去了吧。”
好像这片山顶就是分界线一样,分开也要找个界点,这样显得更有仪式感。
“嗯,你快下山吧。我们一会儿就回去。”外婆眼里的不舍很明显。
妈妈知道他们一定是要看到自己下山才会回去的,是看不到她的背影才会回去的。
妈妈快步往前走去,走到快要拐弯的地方,妈妈回头喊道:“快回去。”
“好。”依然是外婆大声地回应。
下坡的路很好走,妈妈走得很轻松,也会走一走检查一下我。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妈妈就走到我们村口,村子的路上有几个人再闲聊,见妈妈走过来,便问道:“小兰,回娘家回来了?”
“嗯。”妈妈放慢了脚步回应着他们。
“这是你刚生的女儿呀,能不能看一眼?”一位堂叔打趣道。
“可以呀。”妈妈说着就拉开了盖着我头上的小毛巾。太阳的光一下子刺激过来,让我有点难受,我“啊啊啊”的哭了起来。
“长得挺秀气嘛,还是像你多一点。哈哈。”堂叔盯着我说道。
“都是这么说的。”妈妈也接着话。
“赶快回去吧,你看这孩子哭得声音还不小了。”堂叔笑呵呵地说道。
“好,有空到家找明哥玩哈。”妈妈笑了笑,回道。
“好。”
农村人是这样的,见到认识的人,总是要礼貌性地打个招呼,要是不打招呼,会被人家背后议论的。
他们打招呼中,说得最多的是“吃了吗?”,这在整个中国都很普遍受用。因为中国人可能都被饿坏了,所以他们最亲切的关怀永远是问吃了吗?
这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而且我们也很乐意接受,如果哪天不问这一句,我们会很尴尬我们见人说什么。反正肯定不会像老外一样,一见面上去就叫一声“亲爱的。”然后再来个大大的拥抱,我们可没那么热情。
妈妈快步走回了家,到家里的时候,见爷爷和爸爸正从里屋扛着玉米往架子车上装。看那码得整整齐齐的袋子,应该是快装完了。
这是辛苦一季的收成,就这样卖了,有点可惜,但可以解决燃眉之急,因为家里也没别的东西可以卖的,给人吃的肯定是不能卖了。
见妈妈走到院坝边,爸爸喊道:“回来了?”
“嗯。”妈妈说着,就抱着我往屋里卧室走去。
我在她快步颠簸之下,再次睡着了,她是想把我放到床上去,看能不能帮爸爸一点忙。
等妈妈出来的时候,爸爸和爷爷已经开始再绑绳子了,看样子是装好了。
妈妈问爸爸道:“要不要帮忙啊?”
“不用。你照顾好娃就行了。”爸爸用力拉了下绳子,把它绑在了车头的把手上,然后再回到车上用力拍了拍那些袋子,像是跟他们做最后的告别。
“哦,好。”妈妈也就没有说什么了,往厨房的位置走去,想去找奶奶,看有没有什么要做的。
“明儿,好了我们就走吧,争取早点赶回来。”爷爷站在车尾说道。
“好,我去洗把脸就走。”爸爸刚才扛了那么久玉米,脸上也有些灰尘和汗渍,洗把脸精神些。
等爸爸洗完脸出来的时候,见爷爷站在了车头的位置,准备把拉绳往自己身上套了。
这种板车就是简单的架子车,用两个轮子支撑了一个木架子,可以多承载一些东西。这种车只能放东西,实际让它运转起来的,只有靠人力。但这么简单的工具,在那个时候,还不是家家都有的。可想当时物资是有多么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