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至尊之位,就要接受别人对至尊之位的追逐,不可避免。
康熙无奈,“就你敢说这些话,不过说的对,朕忽然不那么生气了,朕的儿子并非庸碌之人,只是做法欠妥,是朕没教好他们。”
终于应付过这个话题了,茉雅奇也松了口气。
这种时候怎么说都不容易。
……
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西北准噶尔部的策旺阿拉布坦作乱,攻占了拉萨,杀了拉藏汗,朝廷震惊。
自从噶尔丹死了,策旺阿拉布坦成了准噶尔部的大汗,多年来与朝廷交好,即便偶有摩擦,也未发生战争,没想到今日公然杀了拉藏汗,实乃挑衅,与当初的噶尔丹走了同一条路。
康熙立刻派兵镇压,却败于对方手下。
如今康熙虽已年迈,仍欲亲征,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
朝廷因派谁出征陷入了争论。
朝廷上争论不休,康熙回到后宫眉头紧锁,如今皇子们都已年长,多的是能出征之人,但除了遭圈禁的大阿哥经验丰富,其他皇子都无统兵之能。
如今并无太子,皇帝若要亲征必要先立太子。
这就只能从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中选一有资格统兵之人,但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已逝,只有皇帝的皇子有这个资格。
大臣们有提议派大阿哥出征,也有借机提议由废太子出征,都遭到康熙本人的反对。
康熙怒气冲冲,“除了此二人,朕就无可用的皇子不成?”
倒是有,但是提议这二人的最多,无人比这二人更有资格了,只是一个被圈禁,一个遭废弃。
其他皇子有年长的,都无统兵经验。
倘若此次败了,朝廷的脸面也就没了,必须选一个身份尊贵,又有用兵经验的人,而且能够代表皇帝本人的。
康熙在皇子中挑挑拣拣。
最后有大臣提议派诚亲王或雍亲王前往。
这二人身为亲王,最能够代表皇帝,早年又在战场立过功的。
但若派此二人其中之一,此番立了功,那必是将来的储君,是以此言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仍旧以废太子和大阿哥为主。
康熙深知这些人仍想为大阿哥或废太子说话,要他放这二人出来,但康熙不会答应。
他在承乾宫头疼不已,“老三太文弱,老四倒是可以,但朕仍不放心,其他皇子又年轻,威信不足,若有个信得过的武将在旁辅助,朕可派一年轻些的皇子,你说朕哪个皇子合适?”
茉雅奇哪能说得出所以然?
她知道选的是谁,但如今不一样了,十四贝勒并未受到康熙太多的宠信。
她也知一旦哪个皇子去了,并非离皇位更近一步,而是更远了。
毕竟这一仗要打许多年,留在京里的反而更有优势。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章加入书签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