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不欢而散,叶云最后还是没见张松,只是看了张松带来的书信,两封书信意思大抵相同,首先是祝贺叶云大胜,接着是说一说自己所处环境非常恶劣,最后期望能够早日回归祖国,继续为龙国效力。
不过虽然最后没有见上张松一面,实际上的态度已经表明,而这位自回归以后便左右走访,在汉唐文臣以及其他派系之间走访,甚至嚎啕大哭自己被俘后环境的恶劣,身处逆境依然为国尽忠的气节。
但是自从朝会一出,张松直接躲在家里闭门谢客,不然还能怎么办?继续跳来跳去?真不怕魏忠贤带着锦衣卫抓去北镇抚司秘密做掉?
又过了几天,便有人专门拜访,并如实禀告了张松外面发生的所有事情。
“哪个只会揣摩圣意的小人盯上了我?!”
“长孙无忌,唐系领袖。”邓艾恭恭敬敬地回复。
说实话,长孙无忌个性虽然比较孤傲,但是此人的道德水平比诸葛亮低。
简单来说,诸葛亮虽然也会揣摩叶云想干什么,不过他就算知道了叶云的想法,也会去衡量一下是否符合自己的底线,如果符合就允许,不符合就出言阻止。
长孙无忌不同,他的底线很低,叶云有什么想法他哪里会去支持的。
甚至在长孙无忌的牵头下,房玄龄、杜如晦二人的辅助,形成了一个专门对被俘虏的二位考生的秘密组织。
乃是要重新上演一遍宣武门。
也正是因为如此,长孙无忌依然能够坐在首相的位置上不变,有些事情诸葛亮不会去做,需要长孙无忌专门出手。
同时也是因为这样,叶云对长孙无忌的感情十分复杂,一方面长孙无忌确实有用,一方面长孙无忌太傲了,数次阴阳怪气叶云。
“怕是我以后无缘全球高考了...”张松苦笑一声。“这哪里是长孙无忌盯上了我,分明是小叶将军对我心有间隙,若是长孙无忌还好,可叶云是考生,又这么年轻,等他退了,哪里还有仗打?”
邓艾没有接话,他来这里本来就是带着政治任务的,他可是禁军统领,叶云身边最为亲近的人之一。